議論文,顧名思義,是一種表達自己主張,並且與他人辯論,試圖說服他人的一種文體。
要帶領五年級的孩子書寫議論文,最難的一點就是要讓他們有「主見」。
現在的孩子太習慣「被安排」,在家裡,他們的時間、可以做的事情,都是聽從父母的安排;在學校,什麼時間該上什麼課,什麼時間下課、吃飯,都是聽從學校老師的指示,甚至於課程中,也是明明白白的告訴孩子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聽長輩的話就是對的......這些觀念被注入孩子幼小的心靈,使他們在學會順從的同時,也失去了「思考」的勇氣。
所以,在面對議論文,很多學生就會陷入困境——到底該寫什麼?能寫什麼?
為了打破這個僵局,有一個很重要的訣竅,就是要給予學生質疑的「權利」,才能從他心中的渴望引導他去思考、去探索,從而打破僵化的「規矩」,才能夠寫出真正有想法的議論文。
談不公平 陳○羲
不公平是什麼?不公平就是──偏心,無法平等的對待同樣身分的人,就是「偏心」。
今年的2月28日,因為放假,所以我們全家一起去百貨公司買東西,爸爸媽媽說,我和妹妹可以各選一個玩具,所以我就選了史萊姆,而妹妹選了一本漫畫書。回到家時,妹妹已經看完書了,因為她在車上的時候就在看漫畫書,而我到了家裡才把我的玩具拆開來。才一拆開我的玩具,妹妹就一直吵著要玩,但我覺得這是我的玩具,我要先玩一下子。結果,妹妹就去和爸爸媽媽告狀,更令我不開心的是,爸爸媽媽居然說:「你先借妹妹玩又不會怎麼樣,我們買的玩具是給你們兩個玩的,那又不是你自己的。」我聽完話之後很生氣,我生氣的原因不是因為被爸爸媽媽罵,而是因為我先拿到的玩具為什麼我不能先玩?而且在車上的時候,她也沒有借我書;我在車上想和她一起看書,也被爸爸媽媽罵說:「那是她的,為什麼你可以先看?」我覺得爸爸媽媽根本就是偏心,這個偏心使我和妹妹的關係越來越不好,我想,也會使得我們長大後不了解對方,就算不是勢如水火,也會形同陌路。這一切都是偏心所造成的。
偏心可能只是一件件單純的小事,但日積月累下,一定會造成傷害。雖然我們人的心本來就是偏左邊的,但父母還是要以公平來愛自己的孩子,使他們在愛中成長,讓他們學著愛對方。
談成績 陳○曄
成績對現代大部分人來說很重要,但是我覺得成績不一定都是最重要的,有的時候品性、健康、家人都會比成績更值得重視。
現代人普遍認為成績的好壞會影響到整個人生的未來成就,也有很多人認為只要成績不好、不認真讀書的人,長大後會過得很辛苦,甚至會一事無成。但是我不這麼認為,因為成績這件事其實有很多主觀因素的影響,有些人已經很努力讀書,但是依舊無法獲得最頂尖的成績,這並不是他沒有努力,而是他盡力的結果。所以在這樣的狀況下,當孩子在沒有表現得很好的時候,爸爸媽媽應該以鼓勵的方式來引導孩子,而不是在考後責罵,那並不會起到好作用,只會使不想讀書的心雪上加霜。有些小朋友有更多不同的天賦,不應該逼迫他讀書,應該要耐心的支持他們的做法,像是運動、演講等方法,不要一直把他們往一個有很多坑洞的路走,而是要轉個彎。
像是有名的足球法國明星在學校非常反抗寫字,還很調皮,也很常被校長罵。校長曾對他說:「你不可能會出息的。」不久後,他忽然喜歡上足球,而且也花了很多時間在練習足球,他媽媽一開始就不支持他的想法,但最後還是給他報名了足球課,他在足球課上展現了他驚人的天賦,再加上自己的努力不懈,技術快速的變強,最後他成功了,當上法國職業球員。誰能說,這樣的他是失敗的呢?
我覺得成績並不是最重要的人生目標,而是要家長們耐心的支持和培養孩子的天賦,如此才能讓孩子們應有的才能。
談友情 許○安
友情在求學的過程當中非常重要,友情有可能會讓一個人改變原本的人格,友情也可能會帶給你歡樂或者悲傷。在學校,每個同學的個性都各有特色,有些人適合和你當朋友,有些可能就是話不投機半句多。
朋友在我的校園生活中擔任很重要的角色,下課後,陪我玩、陪我看書;考試時,我們在心中互相和對方加油,鼓勵;我們還會在上學當中分享假日做了什麼事,有了朋友,就會讓我不無聊,生活有了更多色彩。
但是如果它的想法和你不同,或是他做了讓讓你很生氣的事,就會讓朋友之間的友誼有了很大的轉變,朋友越多就越容易吵架,而且有些友人還有可能會一直叫你幫忙他做很多不應該是你要做的事,但你也不敢說不;有的人可能會讓你覺得很麻痹,所以不想和他做朋友,但大部分的人會委屈自己,不要和朋友計較。如果是我的話,我會跟他說:「你這樣會讓我覺得很麻煩。」如果我們不適合,那只好去找下一個適合自己的同學來做朋友。
雖然我知道,如果直接告訴他的缺點,可能會失去這個朋友,但是我認為還是必需告訴他,讓他有時間可以改進,如果意見不合,就要互相體諒,有時可能還是會吵架,但是我可以多尊重對方避免吵架,如果最後真的無法彼此理解,那麼「道不同,不相為謀」,我們好聚好散。
談搶購 林○丞
買東西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很稀鬆平常的事,而如果有特價,剛開幕、或者是有很多人推薦等原因,就會出現搶購的人潮。
我記得有一次,在看新聞時突然看到一則報導,有一家賣場的東西大特價,出現了許多搶購的人潮,當我看到圖片中那些為了搶購而猙獰的面孔時,我不禁納悶:為什麼人們都只是因為東西便宜了一點點,然後就去搶購?而且搶購的過程中也可能會因為想要別的搶一樣的東西而爭吵,最後甚至因為那一樣的東西而大打出手,結果搶到的東西也不是自己需要的,反而讓我覺得搶購是一件不好的事。
但是我再仔細的思考一下子之後,卻又覺得搶購不一定全都是不好的,有也有好的,就像是搶購可以提高店家的人氣,讓更多人去他們的店裡購買東西,讓這一家店變的更有錢;營業額高了,這一家店就要那更多的稅,這樣政府會有比較多的錢去興建公共的設施,讓人民的生活水平變得更高。這樣想想,我覺得搶購也許沒有麼的不好,反而可以讓我們的生活水平更高呢。
雖然這樣聽起來,搶購好的地方比壞的地方還要多,但是搶購的時候,大家都只想要和其他人搶,而不是去買自己需要的,造成各種爭吵推擠,甚至受傷,那可就得不償失了,還是不要因小失大的好。
2024/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