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舉內容
檢舉內容

【社會心理發展】Erikson談第九階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zoomable
raw-image
zoomable

Erikson本人活到92歲,1994年才離世,期間他還繼續做研究,為理論新增了一個「第九階段」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原本從65歲~死亡為第八階段,但他自己本身的例子,從經驗中寫出了85歲~死亡的第九階段。對85歲以上的人而言,那八個任務又有著不同的涵義,因為生理機能衰退,而有一些絕望。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因為,身體容器都老成這樣了,還有思考的可能嗎?

當身體容器逐漸失去能力時--視覺聽覺不太管用、記憶不太可靠時

每天光是好好活著,過日常生活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萬一眼鏡放錯位置,要找到它更是很大的挑戰

到了90歲,不得不接受生理衰退所帶來的極大限制

我奶奶99歲,最後幾個月裡,她不太能說話,最後一個多月時,眼睛打不開

奶奶雖然也有退化,但還不到失智,她仍堅持自己上廁所不麻煩他人(或者不上廁所一樣也不會麻煩別人...但就會無自覺尿在褲子)

奶奶清醒時候可以說話、指認、問近況,但慢慢的清醒時間越來越短

我想到Erikson《生命週期完成式》所寫的第九階段

設想奶奶心智再健康,恐怕體力也只剩下10/100,最上限就是10,能做得太有限,而且損耗快、恢復慢,只能一直睡、躺,連坐都會腰骨神經痛

過農曆年時團聚,那些活動更損耗體力,我猜是「負分」了

因此年假結束她開始昏睡,醒著時間短,也不太進食。直到一個多月後,醒來坐著看著家人、講幾句話,體力用完,然後又再度昏睡。整個人只剩燭火般的反射本能,也許聽覺還在吧,家人還是盡量跟她說話。

最後在睡夢中熄滅。

生物都會知道自己的死亡時刻,並選擇安靜、獨處的等待熄滅,我想一部分是來自生理/身體的關機宣告,因為清楚所以有所預備,那麼所謂「人最終是孤獨的」就是指這個時刻。如果該說的都說了,信仰也帶她回到天家,那並不會是懼怕的時刻,而是準備好了的時刻。

114/2/27 外婆(民13)離世

114/3/12 祖母(民15)離世

兩位大家長壽終正寢相繼遠行,儘管是預期中的事,但對家族而言仍要經歷失落,悲傷某個連結的逝去

聖經詩篇九十:10:「我們一生的年日是70 歲;若是強壯可到80歲;但其中所矜誇的,不過是 勞苦愁煩;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

生命總有終點,基督徒相信生命最後會在天家團聚

只是需要一點時間調適

紀餘-avatar-img
紀餘和其他 4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328會員
233內容數
亞斯伯格(AS)、過動特質(ADHD)及邊緣性人格(BP)整理專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或許厭食症者要復原所需要的一句話,是期待聽到「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你把自己活得又美又健康就很好了。」 新聞故事: 現年18歲,居住在日本愛知縣的渡邊優杏,自小學6年級就罹患厭食症,她回想當時的自己是完美主義者。 「我是那種看起來要最好,否則就會不滿意的那種個性,看到那些『瘦瘦人』的照片,讓我想
暴食的重點不是吃,功能有二:一是掩蓋情緒、逃避情緒,二是吃食帶來的愉悅感。 新聞故事: 一名38歲男子讀國中至今20多年,幾乎每天狂吃,可一次吃下近10包泡麵,吃到食物堆上食道、撐不住時再吐出來,尤其家人碎碎唸後心情更糟,習慣吃東西發洩,吃到很不舒服時,他一蹲下來就將食物吐出來,接著又焦慮、後悔
【人際溝通】溝通/對話的要點,有三個部分 1.內容是否能「聽懂/理解」 2.是否「認同」其內容 3.是否會去做執行 「聽懂/理解」、「認同」、「去做/行動」三部分是各自獨立的
父母若還健在,我們是有爸媽的孩子,父母若過世了,我們會有孤兒的感覺 我們先簡單把長輩分為兩個族群:在經濟及生活上可自主的,以及不能自主的,兩組方式不同。
「酗酒」是一種失控行為,而在行為的背後藏著什麼樣的心理秘密呢?讓我們來聽聽心理師是怎麼解密的。
特質是有優勢及劣勢的,不過一般來說,要跨越劣勢發揮優勢都需要一定程度的理解和熟練 HSP(高敏感特質)也是,因此HSP書籍一般都在談困擾,較少正面形容,最終鼓勵人們往正向發展 我將HSP的四個定義重新撰寫(有的過於文謅謅不容易懂):
或許厭食症者要復原所需要的一句話,是期待聽到「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你把自己活得又美又健康就很好了。」 新聞故事: 現年18歲,居住在日本愛知縣的渡邊優杏,自小學6年級就罹患厭食症,她回想當時的自己是完美主義者。 「我是那種看起來要最好,否則就會不滿意的那種個性,看到那些『瘦瘦人』的照片,讓我想
暴食的重點不是吃,功能有二:一是掩蓋情緒、逃避情緒,二是吃食帶來的愉悅感。 新聞故事: 一名38歲男子讀國中至今20多年,幾乎每天狂吃,可一次吃下近10包泡麵,吃到食物堆上食道、撐不住時再吐出來,尤其家人碎碎唸後心情更糟,習慣吃東西發洩,吃到很不舒服時,他一蹲下來就將食物吐出來,接著又焦慮、後悔
【人際溝通】溝通/對話的要點,有三個部分 1.內容是否能「聽懂/理解」 2.是否「認同」其內容 3.是否會去做執行 「聽懂/理解」、「認同」、「去做/行動」三部分是各自獨立的
父母若還健在,我們是有爸媽的孩子,父母若過世了,我們會有孤兒的感覺 我們先簡單把長輩分為兩個族群:在經濟及生活上可自主的,以及不能自主的,兩組方式不同。
「酗酒」是一種失控行為,而在行為的背後藏著什麼樣的心理秘密呢?讓我們來聽聽心理師是怎麼解密的。
特質是有優勢及劣勢的,不過一般來說,要跨越劣勢發揮優勢都需要一定程度的理解和熟練 HSP(高敏感特質)也是,因此HSP書籍一般都在談困擾,較少正面形容,最終鼓勵人們往正向發展 我將HSP的四個定義重新撰寫(有的過於文謅謅不容易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重啟人生》一開始就點出一個讓我當頭棒喝的真相,當然這個真相理論上每個人都知道,只是我們大多在逃避,而這本書就是要當面告訴你,每一個人的衰退都來得比你預期的早。 「不論從事哪一種高技能職業,幾乎都會在快40 歲到50 歲出頭時,開始走向衰退。」 好啦,誰都知道人老了就會開始衰退,只是我一直以為衰
Thumbnail
 「人類圖」中,六爻的人生角色,分為三個階段,出生到三十歲左右嘗試冒險,三十歲到五十歲左右,觀察探索,五十歲以後,重新投入。當三個階段能順利整合時,並依循自己的內在權威和人生策略選擇時,將會成為精彩的人生典範。
Thumbnail
你已經步入中年了嗎?《重啟人生》作者亞瑟布魯克斯雖然身為讓人敬佩欽羨的哈佛教授,在48歲時也不免有感到自己人生走下坡的失望與擔憂。因而展開對於人生下半場的探索之旅。經過他長達九年的研究、訪談與親身嘗試,本書要告訴人到中年的讀者:如何順應與轉化逐漸衰老的現實,藉由轉換想法與心態走出一條全新的人生路。
Thumbnail
「人生下半場」這一詞大概在2000年左右盛行,因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人們對健康和生活品質的重視程度提高,當時許多書籍和媒體報導聚焦於「人生下半場」一些人物故事,中年以後繼續追求健康、幸福和個人成長。這個風潮促使「人生下半場」這一概念逐漸深入人心。   大概在8年前左右,我打算離開待了12年多的公司
Thumbnail
一個人怎麼長大成熟?發展路徑認為,人們經過家庭/家族、學校、社區及相關教育,逐步長成「能適應社會、工作及人際交流的熟練度」。「成人期」是成熟的中點,代表心理成熟度,年齡並非重點,有的早熟有的晚熟。
Thumbnail
70歲是老年健康決勝點!作者為日本精神科權威高齡醫學專家,根據30年以上臨床經驗,分享如何透過改變生活型態、人際關係和醫療態度等,來維持活力、預防老化,迎接快樂的幸齡生活。內容涵蓋預防大腦老化的方法、降低跌倒風險、聰明選擇醫師、面對癌症的態度、克服退休後的失落感、避免照護家人成為人生唯一價值等面向。
Thumbnail
大部分各國政府,都以 65 歲以上, 也就是大約退休之後的年齡,視之為老年階段的分水嶺。 基於個人在心中的想法以及親身經歷的印證,我可以說,進入 70歲以後的階段才是真正人生的精華的價值所在。 不過,在這個同時,各項身心潛在的問題才逐漸明顯地在增大 “衝擊的可能性”與 “影響的程度”
每個人都有的10年平均餘命 意思是,10年之後就會過著另外一種新的狀態、新的人生。 別說你不懂,我知道你可能現在在回憶... Who you are ? 是這樣拼嗎,無所謂,是的,我重生了。那種滿足感真的會謝天謝地的 得來不易的安靜,此生足矣 我愛自己的時間都不夠,你就要開始
Thumbnail
00:03👉1.老年的心智與精神成長 02:01👉2.光明與黑暗:社會觀念與內在統合 03:46👉3.醒睡節奏與意識觀念 05:56👉4. 夢境、睡眠模式和意識的關聯性:賽斯對心靈能量和信念的詮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9LE9_M8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重啟人生》一開始就點出一個讓我當頭棒喝的真相,當然這個真相理論上每個人都知道,只是我們大多在逃避,而這本書就是要當面告訴你,每一個人的衰退都來得比你預期的早。 「不論從事哪一種高技能職業,幾乎都會在快40 歲到50 歲出頭時,開始走向衰退。」 好啦,誰都知道人老了就會開始衰退,只是我一直以為衰
Thumbnail
 「人類圖」中,六爻的人生角色,分為三個階段,出生到三十歲左右嘗試冒險,三十歲到五十歲左右,觀察探索,五十歲以後,重新投入。當三個階段能順利整合時,並依循自己的內在權威和人生策略選擇時,將會成為精彩的人生典範。
Thumbnail
你已經步入中年了嗎?《重啟人生》作者亞瑟布魯克斯雖然身為讓人敬佩欽羨的哈佛教授,在48歲時也不免有感到自己人生走下坡的失望與擔憂。因而展開對於人生下半場的探索之旅。經過他長達九年的研究、訪談與親身嘗試,本書要告訴人到中年的讀者:如何順應與轉化逐漸衰老的現實,藉由轉換想法與心態走出一條全新的人生路。
Thumbnail
「人生下半場」這一詞大概在2000年左右盛行,因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人們對健康和生活品質的重視程度提高,當時許多書籍和媒體報導聚焦於「人生下半場」一些人物故事,中年以後繼續追求健康、幸福和個人成長。這個風潮促使「人生下半場」這一概念逐漸深入人心。   大概在8年前左右,我打算離開待了12年多的公司
Thumbnail
一個人怎麼長大成熟?發展路徑認為,人們經過家庭/家族、學校、社區及相關教育,逐步長成「能適應社會、工作及人際交流的熟練度」。「成人期」是成熟的中點,代表心理成熟度,年齡並非重點,有的早熟有的晚熟。
Thumbnail
70歲是老年健康決勝點!作者為日本精神科權威高齡醫學專家,根據30年以上臨床經驗,分享如何透過改變生活型態、人際關係和醫療態度等,來維持活力、預防老化,迎接快樂的幸齡生活。內容涵蓋預防大腦老化的方法、降低跌倒風險、聰明選擇醫師、面對癌症的態度、克服退休後的失落感、避免照護家人成為人生唯一價值等面向。
Thumbnail
大部分各國政府,都以 65 歲以上, 也就是大約退休之後的年齡,視之為老年階段的分水嶺。 基於個人在心中的想法以及親身經歷的印證,我可以說,進入 70歲以後的階段才是真正人生的精華的價值所在。 不過,在這個同時,各項身心潛在的問題才逐漸明顯地在增大 “衝擊的可能性”與 “影響的程度”
每個人都有的10年平均餘命 意思是,10年之後就會過著另外一種新的狀態、新的人生。 別說你不懂,我知道你可能現在在回憶... Who you are ? 是這樣拼嗎,無所謂,是的,我重生了。那種滿足感真的會謝天謝地的 得來不易的安靜,此生足矣 我愛自己的時間都不夠,你就要開始
Thumbnail
00:03👉1.老年的心智與精神成長 02:01👉2.光明與黑暗:社會觀念與內在統合 03:46👉3.醒睡節奏與意識觀念 05:56👉4. 夢境、睡眠模式和意識的關聯性:賽斯對心靈能量和信念的詮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9LE9_M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