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雜想】落淚,是一種重生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前陣子,讀完了《奇蹟淚水管理局》這本書,讓我真切地從書中故事體會到-裡面的每個人都因為各種原因,像是被社會規範制約、怕被認為是弱者,而將淚腺關閉起來,發誓不再哭泣,彷彿這樣生活才能繼續往前行。

哭泣,像是一種釋放

哭泣,像是一種釋放


哭泣,似乎成了阻礙一個人勇敢前進的象徵。

小時候與眼淚無緣的我

我小時候似乎不太愛哭,跟同齡人相比大概是格格不入的那種。

爸爸媽媽常常提及,有一次我被門夾到手,因為我沒有哭,所以他們都沒有發現,等回過頭才發現,我的手怎麼被門夾住了?

他們很緊張,深怕一個不小心手指頭會不會骨折之類?

但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小學一年級的時候。那時候不知道為什麼必須接種預防針,同學們排隊去打針,而每個人打完後回到教室都在哭,大概只有我,打完後沒有什麼反應,因此當我看到這些人怎麼在哭的時候,我感到很錯愕,我心想:

我是不是要跟著他們一起哭,才能跟大家一樣?畢竟當那個異類也是很辛苦的!

這就是與眼淚無緣的故事,這時期我稱作是:我不知道為什麼要哭,需要哭嗎?為什麼大家都哭哭呢?

長大後是想哭也要忍住,因為不能讓別人覺得自己好欺負

隨著年齡增長,到了國、高中階段,我開始遭受到同學的排擠。那時候,覺得被排擠真是天大的災難,好像要世界末日了,在班上孤立無援,就好像被丟到一個孤島一樣的難受,於是,我忍不住哭了,那樣的淚水是怎麼壓抑都無法壓抑的,不過,隨即就會有一股力量來壓制我。

那個人,就是我爸媽。他們認為,哭就是弱者的表現,他們認為是不是因為是女生的關係,所以用淚水來搏取同情?如果哭了,那就是讓別人更有理由欺負自己,必須不能哭,才可以證明-無論你用什麼樣的手段用我,我可是不會被打倒的唷,你就一直用吧!我就像打不死的蟑螂一樣使你煩躁。

而這樣的觀念,也深植我心。我開始認為,那些動不動就哭的人,非常情緒化與玻璃心,總覺得-哭是能解決什麼事?重要的應該是趕快去解決事情吧!哭有什麼用?

說是這樣,其實有好幾次,我都忍不住哭泣,但哭泣後又開始責備自己:又因為這樣的事情哭是怎樣,哭了能變好嗎?

印象裡開始很容易哭,都是在工作的時候,那時候我定義是:我被氣哭,因為我很氣自己做不好,所以我哭,但哭了之後真的什麼都沒有改變,只是無止盡的哭,然後隔天繼續過一樣的生活。

曾經,我躲在茶水間哭過,當時沒有人看到,而我還會限制自己哭泣時間,畢竟哭泣是一件相當沒有產值的事情,所以必須限制,然後盡快回到工作崗位,把工作做完,然後回家。

而說也奇怪,我越是想要武裝自己,我內心那股委屈感就越強烈,於是那陣子我開始用酒精麻痺自己,有一次喝到酒精中毒送急診後,便意識到不能再這樣了。

但是,委屈感依舊強烈,所以我只能不斷的傷害自己,也許可以趕走那份委屈感,繼續保持一如既往的理性外表。

直到某一天,我發現,這其實不是真正的我,只是為了生存所以成為這樣的樣貌。

擁抱內在的小孩,我討厭的自己才是真正的我

在去年五月,因為蜜月旅行,第一次踏上峇里島的土地,行程中去住的第二間飯店,是非常高級的五星級飯店,飯店裏面有自己的海灘、餐廳、教堂,整個飯店的領土大到可以撥打分機,然後就會有高爾夫球車來載。

記得那一天,我們去了飯店的沙灘,什麼事情都沒有做,就這樣度過一個早晨,那是我第一次體驗到:什麼叫做活在當下,以及我突然感受到,我好害怕失誤。

那樣的早晨,我躺在沙灘的椅子上,靜靜的看著海浪,我想著,我們所遇到的每件事,所做的每件事,可能都形同海浪吧,但海浪過了,我依然還是我,就算我因為迷糊忘記事情,但也不是我整個人都很糟糕,突然意識到這點,第一次感受到長年下來的武裝,就這樣稍微軟化了。

不過,開始擁抱內在,是我在看蘇予昕的《心理能量使用說明書》的關於限制型信念章節,我才開始去盤點,那些曾經發生的事件,以及產生的想法及信念,而這些信念又是怎麼支撐我走到現在的。

我發現,我身上具備好多種特質,我同時可以是勤奮、穩定,但另一面的我是喜歡表演、喜歡生活過的有趣,我第一次發現,其實我身上擁有好多種特質,那些別人評論我的話語,其實也是一部分的我。

原來,我所討厭的自己:溫柔、討厭當領頭羊、被照顧的、不強勢的、活潑...等,都是我的一部分,過去因為這樣的特質而被厭惡,讓我認為是這些特質的錯,但其實正是因為身上有不同的光譜,而有了多樣化的自己。

於是第一次,我久違的落淚了,原來我這麼努力的刻意展現勤奮的一面,是源自於我對家人的崇拜,我的家人正是因為勤奮,所以得以擺脫貧窮,我從他們身上看到了不向命運低頭的堅韌,因此在這麼多年以來,我一直以他們當標竿,卻忘記了我也是一個獨特的人。

漸漸的,我開始面對內心每一塊自己,當情緒來臨時,我想像它就像海浪,來了就好好跟它共處,後來它就會漸漸消退,並且給了我一些我所忽略的訊息。

真真切切的面對到離別

第二次的哭泣,是家中的狗狗過世。

家中的狗狗,在我們心中,一直佔據重要的位置,從2009年的聖誕節進入我的生活,我也一路從她膽小害怕,到後來在家中當女王的歷程;也看著她一路從有腰身,到後來已經分不出哪裡是腰,哪裡是脖子的身材轉變過程。

終究,她還是比我們早離開,在離開的前一個月,她開始以怪異的姿勢呼吸,並且已經無法站起來去上廁所,時常躺在尿裡,於是後來開始給她穿尿布,她依舊呈現無力的姿態,每天都在睡覺,我們靠近她的時候,她已經聽不到我們來了,每次我都要拍她一下,她才會發現我在她旁邊。

在離開的前幾天,她突然跑不見了,後來是姐姐在樓梯間發現她,據說動物在知道自己即將離世的時刻,就會選擇一個地方躲起來,或許是為了不想要讓我們看她死去吧?

後來,她在睡夢中就這樣離世了。一開始,一直不想要相信這件事,總覺得她應該只是睡著了,會不會是我們誤判,等等就醒來了。

但隨著她已經沒了呼吸,並且身體漸漸呈現僵硬的狀態,是時候接受她離世的現實了。

把她送去殯儀館,等待隔天火化之後,她正式的登出地球了,而那時的我,只要想到她,就會難過的吃不下飯,總覺得15年的時光很短暫,就算知道她已經16歲,已經屬於高齡的狗狗,但還是很希望她可以活到17、18、19,甚至20歲,那是我第一次知道:沒有所謂時間到了,就該走了,就算知道她已屆高齡,但對我來說,或許我就是很自私的希望,她可以一直活著吧。

我哭了一個多月後,慢慢接受她已遠去的事實,也許在另一個世界,她又成為那隻活蹦亂跳的狗狗,不再需要受到行動不便的困擾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Tina看書&生活體驗日記
2會員
5內容數
平時喜歡閱讀,喜歡分享閱讀後的所思所想,偶爾帶點生活的小日記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尤其「有限度的社交」「思考和談話方式不同」「羞恥感」超級有感😭看到第三點差點掉淚...
Thumbnail
——尤其「有限度的社交」「思考和談話方式不同」「羞恥感」超級有感😭看到第三點差點掉淚...
Thumbnail
哭泣,在傳統的觀念中是一種負面的情緒,不該展現給外人看,對男性來說,這樣的禁錮更是嚴格。然而,對某些孩子來說,眼淚是他們的最後一道防線,當他們落淚之時,請讓他們盡情的哭,就讓眼淚幫他們訴說過去的辛苦吧。
Thumbnail
哭泣,在傳統的觀念中是一種負面的情緒,不該展現給外人看,對男性來說,這樣的禁錮更是嚴格。然而,對某些孩子來說,眼淚是他們的最後一道防線,當他們落淚之時,請讓他們盡情的哭,就讓眼淚幫他們訴說過去的辛苦吧。
Thumbnail
每道傷口,都像上了一道心裡枷鎖。 長大後的我們,沒有小時候無所畏懼的勇敢, 每一步都走得謹慎小心,為了不再重蹈覆徹。 我們害怕傷害、害怕失去、害怕重新經歷痛...
Thumbnail
每道傷口,都像上了一道心裡枷鎖。 長大後的我們,沒有小時候無所畏懼的勇敢, 每一步都走得謹慎小心,為了不再重蹈覆徹。 我們害怕傷害、害怕失去、害怕重新經歷痛...
Thumbnail
思念有很多種樣貌悲傷的、難過的、平和的、有力量的…… 因當下的感受和經歷的事物 喚起的回憶而有所不同當情緒湧現 有些人會大哭一場 也有人選擇防禦 迴避或轉移 每種方法都是自己的選擇 沒有對或錯 好與壞 只要能讓自己好過一點 在那個當下就是適合自己的方式 於是 隨著時間 悲傷會被縮小 或被
Thumbnail
思念有很多種樣貌悲傷的、難過的、平和的、有力量的…… 因當下的感受和經歷的事物 喚起的回憶而有所不同當情緒湧現 有些人會大哭一場 也有人選擇防禦 迴避或轉移 每種方法都是自己的選擇 沒有對或錯 好與壞 只要能讓自己好過一點 在那個當下就是適合自己的方式 於是 隨著時間 悲傷會被縮小 或被
Thumbnail
上週靜下來讀了點書,沒想到這周接案就巧妙的用上,好像總是有些奇妙地共時性,但這也提醒我得再進修進步,所以趕快來寫下學習的紀錄,好理理思緒。 當生活變得難以忍受,遭受無可承受的痛苦或焦慮,內在的部分又經歷了甚麼災難性的經驗呢?這些經驗又提供給人甚麼意義,讓一個人他完整的、對於自己關於我的概
Thumbnail
上週靜下來讀了點書,沒想到這周接案就巧妙的用上,好像總是有些奇妙地共時性,但這也提醒我得再進修進步,所以趕快來寫下學習的紀錄,好理理思緒。 當生活變得難以忍受,遭受無可承受的痛苦或焦慮,內在的部分又經歷了甚麼災難性的經驗呢?這些經驗又提供給人甚麼意義,讓一個人他完整的、對於自己關於我的概
Thumbnail
2023年的10月透過朋友的推薦和網路資訊,於是打開了這本我觀望已久的哲學心理書。初品此書當下的心境是對於人際、社會、自我感到無力和絕望,不再相信人與人之間有純粹的信任,也不再相信社會是單純的,更不再相信自己有勇氣和能力可以面對困境,但當我翻開第一個章節,簡單明瞭的一句話:生命中所遇到的困境都和人際
Thumbnail
2023年的10月透過朋友的推薦和網路資訊,於是打開了這本我觀望已久的哲學心理書。初品此書當下的心境是對於人際、社會、自我感到無力和絕望,不再相信人與人之間有純粹的信任,也不再相信社會是單純的,更不再相信自己有勇氣和能力可以面對困境,但當我翻開第一個章節,簡單明瞭的一句話:生命中所遇到的困境都和人際
Thumbnail
悲傷 悲傷,思索 你的根源區說出哪些悲傷的情緒? 悲傷之自我對話 被控制和被排斥悲傷,不知自己做了什麼而被他人排斥的悲傷,現在看來只是他們個人感受而做出的行為,他人亦活在個人的思想內,感覺這好、這不好,如同我們自己相同、二元分化狀態,轉而同理它們,亦悲憫他們。 緊握不放的情緒,思索
Thumbnail
悲傷 悲傷,思索 你的根源區說出哪些悲傷的情緒? 悲傷之自我對話 被控制和被排斥悲傷,不知自己做了什麼而被他人排斥的悲傷,現在看來只是他們個人感受而做出的行為,他人亦活在個人的思想內,感覺這好、這不好,如同我們自己相同、二元分化狀態,轉而同理它們,亦悲憫他們。 緊握不放的情緒,思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