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讀完了《奇蹟淚水管理局》這本書,讓我真切地從書中故事體會到-裡面的每個人都因為各種原因,像是被社會規範制約、怕被認為是弱者,而將淚腺關閉起來,發誓不再哭泣,彷彿這樣生活才能繼續往前行。

哭泣,像是一種釋放
哭泣,似乎成了阻礙一個人勇敢前進的象徵。
小時候與眼淚無緣的我
我小時候似乎不太愛哭,跟同齡人相比大概是格格不入的那種。
爸爸媽媽常常提及,有一次我被門夾到手,因為我沒有哭,所以他們都沒有發現,等回過頭才發現,我的手怎麼被門夾住了?
他們很緊張,深怕一個不小心手指頭會不會骨折之類?
但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小學一年級的時候。那時候不知道為什麼必須接種預防針,同學們排隊去打針,而每個人打完後回到教室都在哭,大概只有我,打完後沒有什麼反應,因此當我看到這些人怎麼在哭的時候,我感到很錯愕,我心想:
我是不是要跟著他們一起哭,才能跟大家一樣?畢竟當那個異類也是很辛苦的!
這就是與眼淚無緣的故事,這時期我稱作是:我不知道為什麼要哭,需要哭嗎?為什麼大家都哭哭呢?
長大後是想哭也要忍住,因為不能讓別人覺得自己好欺負
隨著年齡增長,到了國、高中階段,我開始遭受到同學的排擠。那時候,覺得被排擠真是天大的災難,好像要世界末日了,在班上孤立無援,就好像被丟到一個孤島一樣的難受,於是,我忍不住哭了,那樣的淚水是怎麼壓抑都無法壓抑的,不過,隨即就會有一股力量來壓制我。
那個人,就是我爸媽。他們認為,哭就是弱者的表現,他們認為是不是因為是女生的關係,所以用淚水來搏取同情?如果哭了,那就是讓別人更有理由欺負自己,必須不能哭,才可以證明-無論你用什麼樣的手段用我,我可是不會被打倒的唷,你就一直用吧!我就像打不死的蟑螂一樣使你煩躁。
而這樣的觀念,也深植我心。我開始認為,那些動不動就哭的人,非常情緒化與玻璃心,總覺得-哭是能解決什麼事?重要的應該是趕快去解決事情吧!哭有什麼用?
說是這樣,其實有好幾次,我都忍不住哭泣,但哭泣後又開始責備自己:又因為這樣的事情哭是怎樣,哭了能變好嗎?
印象裡開始很容易哭,都是在工作的時候,那時候我定義是:我被氣哭,因為我很氣自己做不好,所以我哭,但哭了之後真的什麼都沒有改變,只是無止盡的哭,然後隔天繼續過一樣的生活。
曾經,我躲在茶水間哭過,當時沒有人看到,而我還會限制自己哭泣時間,畢竟哭泣是一件相當沒有產值的事情,所以必須限制,然後盡快回到工作崗位,把工作做完,然後回家。
而說也奇怪,我越是想要武裝自己,我內心那股委屈感就越強烈,於是那陣子我開始用酒精麻痺自己,有一次喝到酒精中毒送急診後,便意識到不能再這樣了。
但是,委屈感依舊強烈,所以我只能不斷的傷害自己,也許可以趕走那份委屈感,繼續保持一如既往的理性外表。
直到某一天,我發現,這其實不是真正的我,只是為了生存所以成為這樣的樣貌。
擁抱內在的小孩,我討厭的自己才是真正的我
在去年五月,因為蜜月旅行,第一次踏上峇里島的土地,行程中去住的第二間飯店,是非常高級的五星級飯店,飯店裏面有自己的海灘、餐廳、教堂,整個飯店的領土大到可以撥打分機,然後就會有高爾夫球車來載。
記得那一天,我們去了飯店的沙灘,什麼事情都沒有做,就這樣度過一個早晨,那是我第一次體驗到:什麼叫做活在當下,以及我突然感受到,我好害怕失誤。
那樣的早晨,我躺在沙灘的椅子上,靜靜的看著海浪,我想著,我們所遇到的每件事,所做的每件事,可能都形同海浪吧,但海浪過了,我依然還是我,就算我因為迷糊忘記事情,但也不是我整個人都很糟糕,突然意識到這點,第一次感受到長年下來的武裝,就這樣稍微軟化了。
不過,開始擁抱內在,是我在看蘇予昕的《心理能量使用說明書》的關於限制型信念章節,我才開始去盤點,那些曾經發生的事件,以及產生的想法及信念,而這些信念又是怎麼支撐我走到現在的。
我發現,我身上具備好多種特質,我同時可以是勤奮、穩定,但另一面的我是喜歡表演、喜歡生活過的有趣,我第一次發現,其實我身上擁有好多種特質,那些別人評論我的話語,其實也是一部分的我。
原來,我所討厭的自己:溫柔、討厭當領頭羊、被照顧的、不強勢的、活潑...等,都是我的一部分,過去因為這樣的特質而被厭惡,讓我認為是這些特質的錯,但其實正是因為身上有不同的光譜,而有了多樣化的自己。
於是第一次,我久違的落淚了,原來我這麼努力的刻意展現勤奮的一面,是源自於我對家人的崇拜,我的家人正是因為勤奮,所以得以擺脫貧窮,我從他們身上看到了不向命運低頭的堅韌,因此在這麼多年以來,我一直以他們當標竿,卻忘記了我也是一個獨特的人。
漸漸的,我開始面對內心每一塊自己,當情緒來臨時,我想像它就像海浪,來了就好好跟它共處,後來它就會漸漸消退,並且給了我一些我所忽略的訊息。
真真切切的面對到離別
第二次的哭泣,是家中的狗狗過世。
家中的狗狗,在我們心中,一直佔據重要的位置,從2009年的聖誕節進入我的生活,我也一路從她膽小害怕,到後來在家中當女王的歷程;也看著她一路從有腰身,到後來已經分不出哪裡是腰,哪裡是脖子的身材轉變過程。
終究,她還是比我們早離開,在離開的前一個月,她開始以怪異的姿勢呼吸,並且已經無法站起來去上廁所,時常躺在尿裡,於是後來開始給她穿尿布,她依舊呈現無力的姿態,每天都在睡覺,我們靠近她的時候,她已經聽不到我們來了,每次我都要拍她一下,她才會發現我在她旁邊。
在離開的前幾天,她突然跑不見了,後來是姐姐在樓梯間發現她,據說動物在知道自己即將離世的時刻,就會選擇一個地方躲起來,或許是為了不想要讓我們看她死去吧?
後來,她在睡夢中就這樣離世了。一開始,一直不想要相信這件事,總覺得她應該只是睡著了,會不會是我們誤判,等等就醒來了。
但隨著她已經沒了呼吸,並且身體漸漸呈現僵硬的狀態,是時候接受她離世的現實了。
把她送去殯儀館,等待隔天火化之後,她正式的登出地球了,而那時的我,只要想到她,就會難過的吃不下飯,總覺得15年的時光很短暫,就算知道她已經16歲,已經屬於高齡的狗狗,但還是很希望她可以活到17、18、19,甚至20歲,那是我第一次知道:沒有所謂時間到了,就該走了,就算知道她已屆高齡,但對我來說,或許我就是很自私的希望,她可以一直活著吧。
我哭了一個多月後,慢慢接受她已遠去的事實,也許在另一個世界,她又成為那隻活蹦亂跳的狗狗,不再需要受到行動不便的困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