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喜歡的環境下學習,學習變得是一件讓人喜歡的事。)
本週看了一本工作可能需要的書、半本哲學書、零碎時間聽書,結果最有感想的居然是聽來的書——《天才的學習方法》(說書人:樊登)
坊間一直有很多關於如何學習的書,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家長們特別愛入手這些書。我不是家長,但我也很需要知道高效的學習方式:畢竟成人的世界有那麼多的繁瑣雜事,要提升自己最好能仰賴一些技能。
這本書裡的多個觀念,都和《大腦喜歡這樣學》(芭芭拉.歐克莉著)的內容類似,不過,樊登的解釋很淺顯易懂。我有感的內容是:
#間隔學習比較好、還是一段時間內重複學習比較好?
取決於學習目的。若明天就要考試了,今天當然要重複讀;若要讓知識長期存在,則間隔學習比較好,且以達到學習目的日期的10%~20%作為間隔時間尤佳。例如,10天後要考試,那麼間隔時間應該是1天。
#解釋給別人聽
能用簡單的說明,讓不同領域的人也能聽懂,就代表你已經融會貫通。
#學習的動機是自己想學
源自內在的驅動力才能長久堅持。同理,寫文的動機是自己想寫。
#堅持
為什麼自己沒學會別人已經會的?要認識自己,相信別人能做到的,自己也能做到。多學幾次、堅持下去,有一天就學會了。
#對穩定的追求是人生最大的風險
這是整個影片中我最有共鳴的話了。人生總是會有無法掌握的起起落落,若一昧追求穩定,那出事的時候可能會沒有彈性因應,因此,人不要追求穩定、而是應該追求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