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快樂密碼》系列|開篇-EP01-為什麼你自由了,卻還是不快樂?

林思齊-avatar-img
發佈於點亮💡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自由不等於幸福,主控感才是真正的快樂燃料

📢 重要聲明

本篇內容為原創作品,嚴禁抄襲,亦不接受媒體報導,更不允許以任何形式轉載、截圖或分享至其他平台,如需引用,請先取得原作者正式授權。

尊重創作,是對內容最基本的尊重。感謝理解,也感謝每一位願意守護這份文字價值的朋友。

連載專區|點亮 × 極光專文


本文依據:

  • 自我決定理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Deci & Ryan, 1985)
  • 情緒調節理論(Gross, 1998)
  • 主控感研究(Bandura, 1977;Rotter, 1966)



01|自由,為什麼反而讓人更焦慮?

那天,一位讀者私訊我:「我終於離職,沒老闆管,也能自己安排時間了。可是,每天醒來,只有焦慮。」


另一個女孩留言:「脫離六年的消耗感情,朋友都說我該鬆口氣,可我晚上還是空虛到哭。」


自由,不是她們沒有。她們自由了,卻發現——當沒人再規定怎麼活,反而不知道怎麼活。

我聽過太多人這樣說。包括,我自己。



02|自由的代價,是學會「自己決定」

去年退伍,我第一次擁有完整的自由。沒有命令,沒有行事曆,也沒有人告訴我下一步該做什麼。

  • 說實話,家人擔心:「離開體制,你的未來會不會很不穩定?」
  • 朋友問:「沒有軍人的身分,你怎麼重新定位自己?」


我自己也懷疑過。每天醒來的第一件事,不是期待,而是焦慮:「接下來,我該怎麼辦?」

我曾以為,自由等於快樂。但現實是:自由讓人不再受限,也讓人失去依靠。



03|自由≠快樂|三個你以為對,卻讓你更不安的迷思

誤區1|自由會自動帶來幸福

(事實:高自由度的工作者,快樂指數甚至低於有明確目標的人。)


誤區2|擺脫痛苦=獲得快樂

(事實:離婚後的快感通常短暫,半年後快樂感常回到原始基線。)


誤區3|正向思考就能變快樂

(研究顯示,沒有行動支持的樂觀,反而會增加心理落差。)


有個女孩留言過:「離婚後,前夫不吵不罵了,我以為該開心,但夜裡反而更怕安靜。」

自由只是「拿掉限制」,不是「創造幸福」。

04|今天,問問自己:

寫下你最近做的三個自由選擇,然後問:這些選擇,帶來了滿足,還是焦慮?如果答案偏向焦慮,不代表你做錯,而是該開始設計屬於自己的幸福模式。



剛退伍那時,我每天都問自己:「是不是我不夠積極?是不是別人自由得很開心,只有我這麼焦慮?」


後來我明白,問題不在自由,而在自由後的「失控」。以前,有體制安排、有他人期待、有規則限制,即使辛苦,至少知道下一步該做什麼。

自由,讓我第一次必須自己決定方向。但——我從來沒學過怎麼做選擇,更別說承擔後果。

那時,我才真正理解:我缺少的不是自由,而是主控感。



【這篇你能獲得什麼?】

如果你也正處在「自由卻焦慮」的狀態,你不只是會聽到理論,而是可以獲得:


  • 了解自由後焦慮的心理結構(為什麼會發生,不是你的錯)
  • 拆解主控感缺口(找出在哪些選擇上失去控制)
  • 心理學支持的行動方案(如何重建主控感,不靠意志力)
  • 真實案例(你不是孤單的特例)
  • 啟動快樂六大密碼的第一步行動練習(讓快樂變得可累積)


👉 下一段,我會從我的親身經歷出發,帶你進入:「快樂不是自由給的,是主控感創造的。」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499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極光🪢、點亮💡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思›語室
505會員
740內容數
全網累積超過20萬人追蹤、破億次觀看,這些數字背後,是無數的共鳴與思考。從軍旅生涯到全職創作,我書寫職場、愛情、人心,每一篇文章,都是對現實的觀察與體悟。如果你也在尋找深度內容,文章訂閱制已開放,更多長文與解析,寫給願意思考的你。尊重創作,嚴禁未註明出處之轉載。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蓄積能量,找回由谷底反彈的快樂,走出上揚的幸福曲線
Thumbnail
蓄積能量,找回由谷底反彈的快樂,走出上揚的幸福曲線
Thumbnail
在這個世界上,自由不僅僅是一種概念,更是一種渴望和追求。精神上的自由是指擺脫思想的桎梏,擁有自主意識和獨立思考的能力,能夠自由地選擇信仰、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生理上的自由則是指擺脫身體的束縛,能夠自由地行動和表達自己的身體,不受外界限制或約束。 想像一下,在一個方形水泥建築裡,住著一群人,他們的生活
Thumbnail
在這個世界上,自由不僅僅是一種概念,更是一種渴望和追求。精神上的自由是指擺脫思想的桎梏,擁有自主意識和獨立思考的能力,能夠自由地選擇信仰、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生理上的自由則是指擺脫身體的束縛,能夠自由地行動和表達自己的身體,不受外界限制或約束。 想像一下,在一個方形水泥建築裡,住著一群人,他們的生活
Thumbnail
★當你改變看待事物的方式,你看著的事物就會發生改變。
Thumbnail
★當你改變看待事物的方式,你看著的事物就會發生改變。
Thumbnail
生活就是把快樂裝在心中,一路向前,心裡煩時,沉澱一下,靜下心來,聽自己心裡的聲音。 幸福 由心不由境。健康的活著,擁有一顆正面的思考,心裡健康自然散發出燦爛的笑。 真正快樂的力量 是來自心靈與精神上的富足,亦來自於一種教養,來自於對理想的憧憬,及與良朋益友的切磋與交流。 人生 總有路可走,只
Thumbnail
生活就是把快樂裝在心中,一路向前,心裡煩時,沉澱一下,靜下心來,聽自己心裡的聲音。 幸福 由心不由境。健康的活著,擁有一顆正面的思考,心裡健康自然散發出燦爛的笑。 真正快樂的力量 是來自心靈與精神上的富足,亦來自於一種教養,來自於對理想的憧憬,及與良朋益友的切磋與交流。 人生 總有路可走,只
Thumbnail
一個錢字讓我們追逐忙碌一生,身體疲倦;一個情字讓我們困惑迷茫一世,心累腹傷。到頭來,沒有多少東西真正屬於自己,沒有哪種感情永恆不變。看輕,是活著的必須,看開,是做人的智慧。有些事弄不懂,就不去懂;有些人猜不透,就不去猜;有些理想不通,就不去想。把不愉快的過往,在無人的腳落,摺疊收藏。告訴自己:我可以
Thumbnail
一個錢字讓我們追逐忙碌一生,身體疲倦;一個情字讓我們困惑迷茫一世,心累腹傷。到頭來,沒有多少東西真正屬於自己,沒有哪種感情永恆不變。看輕,是活著的必須,看開,是做人的智慧。有些事弄不懂,就不去懂;有些人猜不透,就不去猜;有些理想不通,就不去想。把不愉快的過往,在無人的腳落,摺疊收藏。告訴自己:我可以
Thumbnail
生活很無聊,世界很有趣,看你用什麼樣的心態過日子。 分解情緒,拿回心情自主權
Thumbnail
生活很無聊,世界很有趣,看你用什麼樣的心態過日子。 分解情緒,拿回心情自主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