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和合本聖經,在舊約聖經的但以理書第三章,出現「即或不然」這個詞。
當時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在國內豎立一尊巨大的金像,命令全國人民一旦聽見奏樂聲,就要俯伏拜這金像。若不聽從,就會被扔進烈火窯中燒死。
然而,從以色列被擄去的三個猶太人(但以理的朋友),他們是敬拜上帝的人,絕不可能俯伏拜這金像。因為這個緣故,他們三人就被那些想陷害他們的奸臣抓住把柄,告到尼布甲尼撒王面前。
「當時,尼布甲尼撒沖沖大怒,吩咐人把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帶過來,他們就把那些人帶到王面前。尼布甲尼撒問他們說:『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你們不事奉我的神,也不敬拜我所立的金像,是故意的嗎?你們再聽見角、笛、琵琶、琴、瑟、笙,和各樣樂器的聲音,若俯伏敬拜我所造的像,卻還可以;若不敬拜,必立時扔在烈火的窯中,有何神能救你們脫離我手呢?』
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對王說:『尼布甲尼撒啊,這件事我們不必回答你,即便如此,我們所事奉的神能將我們從烈火的窯中救出來。王啊,祂也必救我們脫離你的手;即或不然,王啊,你當知道我們決不事奉你的神,也不敬拜你所立的金像。』」
但以理這三個朋友對上帝所展現出來的信心,令人難以想像。他們相信上帝必能救他們脫離火窯,可是,「即或不然」,就算上帝沒救他們脫離火窯,他們也絕對不會去拜那金像,去拜別神。
他們誓死敬拜這位獨一的真神,就算上帝沒有救他們脫離死亡的威脅,他們也不會放棄對祂的信心。
每次讀到這段經文,我都非常震撼,都會感動落淚。到底要對上帝認識到什麼程度,才能夠有這樣的信心,才能夠說,即使上帝沒有救我脫離苦難,我仍要信靠祂。
上網查詢「即或不然的信心」,有很多人會說這種信心就是,即便事情結果不如期待,但是相信神的旨意是最美好。或是說,即便不如意,仍然堅守信心,使上帝得榮耀。
但是對我來說,「即或不然」的信心是一條救命索,讓我在絕境中能夠不至於滅亡。當處境困難到無法再繼續下去的地步,唯有抓住「即或不然」這條救命索,我才不會被恐慌所勝。大不了一死,反正死在主裡是好的無比的,不是嗎?
在舊約聖經「列王紀上」十七章,上帝吩咐祂的先知以利亞去一個寡婦家裡,在那裡吃住一段時間。以利亞到了城門,見到那位寡婦,就跟她要水喝,又跟她要餅吃。
寡婦對他發誓說:「我沒有餅,罈內只有一把麵粉,瓶裡只有一點油;我現在找兩根柴,回家要為我和我兒子做餅;我們吃了,死就死吧!」
她只剩最後一頓飯可吃,吃完之後,死就死吧。
我羨慕這樣的豁達,是啊,何須懼怕死亡,如果你已經知道跨過死亡,就是生命河了。
我在原生家庭中學習到的,就是遇事一律要害怕、驚慌、憂慮。我一生為這負面的思想和恐懼憂慮所捆綁,難以自拔,十分痛苦。
我想,唯有對上帝「即或不然」的信心,才能助我戰勝一切的恐懼。
* * *
農產品表單
https://forms.gle/kYHmkEJdxWmGDAL37
務農基金贊助
郵局帳號:(代碼700) 000-1449-0588839
戶名:許惠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