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書》太甲中

雷冥-avatar-img
發佈於尚書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五、


1. 原文


惟三祀十有二月朔,伊尹以冕服奉嗣王歸于亳,作書曰:「民非后,罔克胥匡以生;后非民,罔以辟四方。皇天眷佑有商,俾嗣王克終厥德,實萬世無疆之休。」


2. 注釋


1. 三祀:三年,古人以一年為一祀。

2. 十有二月朔:十二月初一。

3. 冕服:古代帝王、諸侯朝服之制,象徵正式、莊重。

4. 嗣王:繼位的國君,指太甲。

5. 亳:商朝都城。

6. 民非后,罔克胥匡以生:百姓沒有君主,無法互助而生存。

7. 后非民,罔以辟四方:君主沒有百姓,無法治理天下。

8. 皇天眷佑:上天眷顧保佑。

9. 克終厥德:能夠完成並堅守其德行。

10. 萬世無疆之休:永無窮盡的美好福祉。


3. 白話文


到了第三年的十二月初一,伊尹穿著正式朝服,迎接太甲王返回都城亳,並寫下勸勉的文字說:「百姓如果沒有君主,就無法彼此扶助而生存;君主如果沒有百姓,也無法治理四方。皇天眷顧商朝,使太甲王能堅守德行,實現萬世無窮的太平與幸福。」


4. 總結


此文記錄太甲悔改歸政後,伊尹迎其復位,並強調君民互依、德政可致長治久安。


啟示


君民互為依靠,缺一不可


上天之命與人之德相輔相成


從政者當重視德行,方可得天命與民心


輔臣應正道扶君,引領國家復興





六、


1. 原文


王拜手稽首曰:「予小子不明于德,自厎不類。欲敗度,縱敗禮,以速戾于厥躬。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逭。既往背師保之訓,弗克于厥初,尚賴匡救之德,圖惟厥終。」


2. 注釋


1. 拜手稽首:古代表示臣服與悔過的禮節,雙手下拜、額頭叩地。

2. 予小子:我這個年幼無知的小子(自謙之詞,指太甲)。

3. 自厎不類:「自厎」意為從根本或本性起,「不類」即不正、不合於法理。整句意指我從本性上就不符合德的要求。

4. 欲敗度:想要破壞法度。

5. 縱敗禮:任意放縱,破壞禮制。

6. 速戾于厥躬:「速」為招致,「戾」為罪咎,「厥躬」指自己的身體。整句意為自取其禍。

7. 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逭:出自古諺,意指天災尚可避免,自作的罪過則難以逃避。

8. 背師保之訓:違背老師和輔臣的教誨。

9. 弗克于厥初:當初無法克制自己、做到端正行為。

10. 匡救之德:指輔佐與挽救的功德。

11. 圖惟厥終:希望還能在未來做得正確善終。


3. 白話文


太甲王叩拜自責說:「我這個愚昧的小子,不懂得德行,從根本上就不合道理。我曾想破壞法度,放縱毀壞禮儀,以致自取其禍。天降的災難還可以避過,自招的罪孽卻無法逃避。過去我違背了師傅和輔佐大臣的教訓,未能從一開始就做好,現在只希望能依賴你們匡正補救的德行,使我能走好未來的道路,善終其事。」


4. 總結


太甲悔過自責,深感自身失德,願從錯誤中改過,依賴賢臣扶助,以圖中興。


啟示


自省與懺悔是領導者的重要品格


自作的過錯比天災更難逃避,應慎行


接受忠諫、矯正錯誤,方能善終其德


治國者須以德為本,法禮不可廢





七、


1. 原文


伊尹拜手稽首曰:「修厥身,允德協于下,惟明后。先王子惠困窮,民服厥命,罔有不悅。並其有邦厥鄰,乃曰:『徯我后,后來無罰。』王懋乃德,視乃厥祖,無時豫怠。奉先思孝,接下思恭。視遠惟明;聽德惟聰。朕承王之休無斁。」


2. 注釋


1. 拜手稽首:古代行禮方式,表示恭敬臣服。

2. 修厥身:修養自身德行。

3. 允德協于下:「允德」為真正的德行,「協于下」指能與下民和諧相處。

4. 明后:賢明的君王。

5. 子惠困窮:「子」指先王,「惠困窮」指仁愛救濟困苦百姓。

6. 民服厥命:百姓順從他的命令。

7. 並其有邦厥鄰:包括所有諸侯與鄰國。

8. 徯我后:期盼我朝君主的到來。

9. 后來無罰:王來則不再遭受懲罰,指期待賢君治理。

10. 懋乃德:努力修養德行。

11. 無時豫怠:任何時候都不放鬆懈怠。

12. 奉先思孝:奉事先祖要存孝心。

13. 接下思恭:對待百姓要心存謙恭。

14. 視遠惟明:看得遠才算明智。

15. 聽德惟聰:聽得入德理才算聰慧。

16. 承王之休無斁:「休」為福祉,「無斁」為不衰。意指繼承王的福德而不衰退。


3. 白話文


伊尹拜手稽首說:「能修養自身、以真正的德行與百姓和諧共處的,才稱得上是賢明的君王。先王仁愛困苦之人,百姓皆順從他的命令,無人不歡欣。鄰國與諸侯都說:『我們盼望這樣的君王來臨,若來則不再受罰。』如今大王應當努力修養德行,效法祖先,不可有絲毫懈怠。奉養祖先應懷有孝心,對待百姓應懷有恭敬之心。目光遠大才算聰明,能聽進有德之言才算智慧。我將承繼大王的福德,永不止息。」


4. 總結


伊尹勸勉君主應修身立德、敬祖愛民,以廣施德化、永續國祚。


啟示


君主之德根於修身,展於愛民


不忘祖訓,恭敬謙遜,乃治國之基


賢相輔君,承繼福德,需持之以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雷冥的沙龍
16會員
630內容數
雷冥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5
1. 原文 太甲既立,不明,伊尹放諸桐。三年復歸于亳,思庸,伊尹作《太甲》三篇。 2. 注釋 1. 太甲:成湯之孫,商朝第三任君主。 2. 不明:指太甲剛即位時不英明,行事昏暗。 3. 伊尹:商初名臣,為成湯重臣、太甲的輔政者。 4. 放諸桐:「放」為放逐,桐是地名,即今河南
2025/05/05
1. 原文 太甲既立,不明,伊尹放諸桐。三年復歸于亳,思庸,伊尹作《太甲》三篇。 2. 注釋 1. 太甲:成湯之孫,商朝第三任君主。 2. 不明:指太甲剛即位時不英明,行事昏暗。 3. 伊尹:商初名臣,為成湯重臣、太甲的輔政者。 4. 放諸桐:「放」為放逐,桐是地名,即今河南
2025/05/05
1. 原文 成湯既沒,太甲元年,伊尹作《伊訓》、《肆命》、《徂后》。 2. 注釋 1. 成湯:商朝開國君主,即湯王。 2. 太甲:成湯之孫,商朝第三任君王。 3. 元年:君王即位的第一年。 4. 伊尹:商代賢相,輔佐成湯與太甲,政績卓著。 5. 《伊訓》:伊尹對太甲進行訓誡
2025/05/05
1. 原文 成湯既沒,太甲元年,伊尹作《伊訓》、《肆命》、《徂后》。 2. 注釋 1. 成湯:商朝開國君主,即湯王。 2. 太甲:成湯之孫,商朝第三任君王。 3. 元年:君王即位的第一年。 4. 伊尹:商代賢相,輔佐成湯與太甲,政績卓著。 5. 《伊訓》:伊尹對太甲進行訓誡
2025/05/05
1. 原文 湯既黜夏命,復歸于亳,作《湯誥》。 2. 注釋 1. 黜:貶斥,去除。 2. 亳:指亳地,即商朝的都城。 3. 湯誥:湯對百官和百姓的訓誡,表達其施政理念。 3. 白話文 湯王既經過推翻夏朝的命運,返回了商朝的都城亳地,並作出《湯誥》來告誡百官和百姓。
2025/05/05
1. 原文 湯既黜夏命,復歸于亳,作《湯誥》。 2. 注釋 1. 黜:貶斥,去除。 2. 亳:指亳地,即商朝的都城。 3. 湯誥:湯對百官和百姓的訓誡,表達其施政理念。 3. 白話文 湯王既經過推翻夏朝的命運,返回了商朝的都城亳地,並作出《湯誥》來告誡百官和百姓。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3 之乎者也 —  也 (矣﹑焉) 2.3.1 也 一﹕初探之六 讀者可能不太習慣這種觀點,但只要耐心讀下去,自會明白這類句式中各成份之間的邏輯關係。 「百里奚」明顯是個名詞,因此可以指派語構型 n。 再者,如果 Ya3 是一個句子的話,「虞人也」
Thumbnail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3 之乎者也 —  也 (矣﹑焉) 2.3.1 也 一﹕初探之六 讀者可能不太習慣這種觀點,但只要耐心讀下去,自會明白這類句式中各成份之間的邏輯關係。 「百里奚」明顯是個名詞,因此可以指派語構型 n。 再者,如果 Ya3 是一個句子的話,「虞人也」
Thumbnail
《甲骨文學校》立基於歷史上架築了中華式奇幻浪漫,創建了一個有別於市面上常見西式魔法精靈的奇幻世界,孩童的視角更凸顯天真的孩童面對獻祭等儀式的不忍和千年觀念的巨大差異。
Thumbnail
《甲骨文學校》立基於歷史上架築了中華式奇幻浪漫,創建了一個有別於市面上常見西式魔法精靈的奇幻世界,孩童的視角更凸顯天真的孩童面對獻祭等儀式的不忍和千年觀念的巨大差異。
Thumbnail
陸西星《封神演義》全書有四百多個人物,以下把有名有姓的人物儘量羅列。
Thumbnail
陸西星《封神演義》全書有四百多個人物,以下把有名有姓的人物儘量羅列。
Thumbnail
法律與易經-從唐律名例律出發(台語演講) 時間-2024/05/28 地點-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講者-李玉璽教授 唐律疏議名例律 【疏】議曰:夫三才肇位,萬象斯分。禀氣含靈,人爲稱首。莫不憑黎元而樹司宰,因政教而施刑法。其有情恣庸愚,識沈愆戾,大則亂其區宇,小則睽其品式,不立制度,則未之前聞。
Thumbnail
法律與易經-從唐律名例律出發(台語演講) 時間-2024/05/28 地點-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講者-李玉璽教授 唐律疏議名例律 【疏】議曰:夫三才肇位,萬象斯分。禀氣含靈,人爲稱首。莫不憑黎元而樹司宰,因政教而施刑法。其有情恣庸愚,識沈愆戾,大則亂其區宇,小則睽其品式,不立制度,則未之前聞。
Thumbnail
韓同年新居餞韓西迎家室戲贈(837年) 唐 · 李商隱 七言律詩引用典故:四愁 籍籍征西萬戶侯,新緣貴婿起朱樓。 一名我漫居先甲,千騎君翻在上頭。 雲路招邀迴綵鳳,天河迢遰笑牽牛。 南朝禁臠無人近,瘦盡瓊枝詠四愁。 白話講解: 李商隱與同年兼好友韓瞻間的佳話,李商隱祝賀好友新婚,借此
Thumbnail
韓同年新居餞韓西迎家室戲贈(837年) 唐 · 李商隱 七言律詩引用典故:四愁 籍籍征西萬戶侯,新緣貴婿起朱樓。 一名我漫居先甲,千騎君翻在上頭。 雲路招邀迴綵鳳,天河迢遰笑牽牛。 南朝禁臠無人近,瘦盡瓊枝詠四愁。 白話講解: 李商隱與同年兼好友韓瞻間的佳話,李商隱祝賀好友新婚,借此
Thumbnail
武王伐紂辛,東周都鎬京。
Thumbnail
武王伐紂辛,東周都鎬京。
Thumbnail
過去的人說,時跟事是併記的,功與名是搭配的。然而名與事,是過去的賢者刻不容緩必須達成的。他們所制定的規範,因為在那個時代而有價值。留下來的名號,也是因為他們的功勞才千古不朽。 如果只是跟隨時代的潮流,揚名一時身死名滅,那倒是讓君子們感到羞恥的事情。 所以達人鑽研大道,探索細微的事物,觀察天道的運
Thumbnail
過去的人說,時跟事是併記的,功與名是搭配的。然而名與事,是過去的賢者刻不容緩必須達成的。他們所制定的規範,因為在那個時代而有價值。留下來的名號,也是因為他們的功勞才千古不朽。 如果只是跟隨時代的潮流,揚名一時身死名滅,那倒是讓君子們感到羞恥的事情。 所以達人鑽研大道,探索細微的事物,觀察天道的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