賭博般的人生:在不確定中追尋確定,是不是自欺?
人類是一種執著於掌控未來的生物。
我們買保險、投資理財、存退休金、規劃生涯藍圖,似乎只要按部就班,就能換來所謂「穩定幸福的一生」。但真的是這樣嗎?在這個充滿變數與突變的時代裡,還有誰能拍胸脯說:未來,是可以被保證的?
未來,其實從來沒有被掌握過。想想看──2008年的金融海嘯,有多少退休計畫一夜歸零?2020年的疫情,有多少人的工作、婚姻、旅程、健康完全走樣?再回頭看歷史,那些擁有「萬全策略」的人,未必能安然度過變局;而那些從未規劃、反而隨遇而安者,反倒憑藉機運與彈性生存得更好。
永恆,是一場文化幻覺
宗教講來世、企業講願景、婚禮講「永浴愛河」、學者講「不朽的理論」──人類一切文化,似乎都在尋找「永恆」的庇護。但永恆真的存在嗎?或者說,它根本就是一種精神麻醉,讓我們在混亂中有個心理依靠?
宇宙會膨脹、星球會熄滅、語言會演變、宗教會凋零、文明會崩壞──我們以為可以流傳百代的經典,在數千年後可能再沒人能讀懂。所謂「永恆」,不過是人類拒絕面對「所有事物都會消逝」這殘酷事實的美化說辭。
投資與規劃,是文明社會的高級賭局
我們稱之為「資產配置」、「風險控管」、「時間管理」,但本質上都像是一場賭博,只是下注方式更文雅。
- 投資股市的人在賭未來趨勢;
- 學歷規劃的人在賭產業需求;
- 結婚生子的人在賭未來的陪伴與歸屬;
- 就連買房這件事,也是在賭「以後這裡會增值」。
人類以為只要理性、專業、有計劃,就能降低風險。卻往往忘了,最大的風險不是計劃做得不夠,而是世界本身會變──而我們無法預測它怎麼變。
那麼,我們該怎麼生活?
難道我們就什麼都不做,等著命運翻牌?
並不是。認清人生的本質像賭博,不代表我們要放棄理性,而是要接受一個事實:所有的規劃,都是暫時的假象;而真正的力量,是面對變動時的柔韌與應變。
不是要你放棄投資、放棄學習、放棄關係,而是:不要指望任何事物能「保證」你的未來。
因為人生不是存檔式的角色扮演遊戲,而是沒有退路、也沒有劇本的現場直播。
結語:在變幻中活出真實
你不需要相信永恆,也不需要害怕失去保障。
你需要的,是在當下的真實中活得完整。
把今天活好,不是老掉牙的勵志語,而是唯一的答案。你永遠無法預測下一次的天翻地覆,但你可以訓練自己成為一個,即使在世界劇烈變動時,也能保持寧靜與創造力的人。
這不是消極的宿命論,而是積極的存在主義。因為唯有承認「無可掌握」,我們才能真正掌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