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的一場小考,
讓我第一次深刻感受到:「社會地位」和「被尊重」是綁在一起的。

那天,老師要我們把書包立在桌子中間,防止作弊。
隔壁的同學沒帶尺,跟我借了。
當我也需要用的時候,想拿回來,老師卻突然大聲喝斥我:「你在幹嘛?作弊嗎?」
我嚇了一跳,也瞬間感到羞辱與憤怒。
我只是想拿回自己的尺,卻被當眾指責。
最讓我難過的是,老師根本沒問清楚事情的前因後果。
後來我才知道,那位借我尺的同學,他的導師是學校的主任。
當下我不懂,但內心記住了這個畫面。
原來,在這麼小的年紀,「身份」就能改變一個人被對待的方式。
也許就是從這一刻起,
我開始變得敏感、公平、正義。
只要看到別人被欺負,我都會感到不舒服。
我記得大學時期,有次去學生餐廳吃飯,
因為室友先到,把包包放在椅子上佔位。
但等我們買完餐回來,發現位置被別人移了,
只因為對方人多,想坐在一起。
那一瞬間,我氣得想上前理論,
室友攔住我:「沒關係啦,不要衝動。」
還有一次,在回家的路上,
我看到一位年輕男子大聲對著年邁的阿嬤說話,
語氣非常不耐煩,幾乎是吼出來的。
我忍不住想走過去說:「你有必要這樣講話嗎?」
但又被身邊的朋友拉住了:「太咪,不要啦…」
長大後,我的「正義魂」也沒少發作。
我們家開公司行號,曾經請一位會計師處理帳務,
結果他不只沒有盡責,還試圖向我們借錢。
我當機立斷,主動出面談判,停止合作,
重新找了事務所接手。
這些故事,可能只是別人眼裡的小事,
但我知道,它們慢慢地,一點一滴,
塑造了現在的我——一個對「公平」特別在意的人。
那些年,我不明白為什麼。
現在,我感謝那個願意站出來的自己。
你也是嗎?從小就看見不公平,卻選擇勇敢的人。
留言和我分享你的故事吧,
我們一起翻轉,從曾經不被理解的孩子,
成為溫柔有力的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