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可以被重寫:尋找歸屬感的旅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有時候我們想回家。其實只是想找一個可以安心的地方

——————-

你對家的定義是什麼?

是你小時候住過的地方嗎?還是有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

是自己買的房子開始家嗎?還是有老公小孩的地方就是家?

今天我們一起打開這個話題,家的定義。

————音樂

我離過婚,有一個小孩現在住在男方家。

那段日子裡,其實我常常懷疑自己——

一個女人,這樣搬來搬去,到底算什麼?

是不是早就把自己變成了一件「可搬動的家具」?

卻從來沒有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家。



而對我女兒來說,

「家」反而是一種把她綁住的地方。

她說,有媽媽在的地方,才叫做家。


在我這裡,她可以哭、可以鬧,

媽媽會抱抱她、秀秀她。

不是說原來的家不好,那裡是她出生、長大的地方,

她在那裡讀書、生活,一切都很正常。


只是……那裡的氣氛,讓她不敢放鬆,

不敢真實,不敢掉眼淚。

而且,最重要的是——

那裡,沒有媽媽。


家,其實不一定是一個地點。

它是一種情緒的容納權。

如果你在一個地方,總是壓抑自己、假裝自己,

那裡也許只能被稱作「原生地」,卻給不了你家的歸屬感——對吧?



常常有的女孩子說父母過世之後娘家都沒了,也是因為願意無條件包容他們的父母不在了。雖然爸爸曾說,當長子的以後就要承擔當我們這樣姑嫂的娘家,可是他們怎麼會像爸媽對女兒一樣寵溺呢?




家的定義是:

我可以放鬆喘息

我可以安靜崩潰

我可以不用證明我自己就被理解


為什麼有些人寧願一個人住?也維持單身不結婚?聽我閨蜜說起來,她覺得是找不到願意尊重他們情緒跟理解他們的人。


我後來才明白單人多年的她,明明不乏追求者

還是總愛四處跑咖啡廳,原來

在陌生的城市裡即使是咖啡店裡的一杯咖啡

一隻貓靜靜的陪著你,都比與人相處交往簡單得多。

你突然覺得,這裏,好像比我原來的家,更好。這不是背叛原生家庭,這只是你的靈魂在找尋新的棲息場所。


近幾年我們已經看到很多新型態的家人共同居住,2025年冥王星正式進入水瓶座,未來家人的定義即將更廣義的定義。也許你曾經回不去那個地方,也可能你一直都在,但卻沒有到家的感覺。


家,可以被重寫。而你值得一個空間讓你安心的做你自己。也許是網路上的家人?也許是寵物?你可以自己定義你的家人,一個可以讓你安心做自己的家。


而我,感謝一路走來有可樂跟蘇菲的陪伴,即使我在鬱悶回到房間看到他們我就覺得,我回家了,寶貝。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 啦啦小舖 ✦ Healing Sticky
2會員
36內容數
每天給自己一點溫柔 …
2025/05/06
經常搬家讓你感到漂泊無依嗎?本文作者分享了她十年間搬家八次的經歷,探討了搬家的背後原因、情緒與心境轉變,以及如何透過整理空間來重新調整自己,找回內在平靜。
Thumbnail
2025/05/06
經常搬家讓你感到漂泊無依嗎?本文作者分享了她十年間搬家八次的經歷,探討了搬家的背後原因、情緒與心境轉變,以及如何透過整理空間來重新調整自己,找回內在平靜。
Thumbnail
2025/05/03
許多人習慣壓抑情緒,逞強不讓自己崩潰,但長期下來可能造成身心健康問題。文章描述了作者長期壓抑情緒的經驗,以及如何允許自己崩潰、釋放壓力。
Thumbnail
2025/05/03
許多人習慣壓抑情緒,逞強不讓自己崩潰,但長期下來可能造成身心健康問題。文章描述了作者長期壓抑情緒的經驗,以及如何允許自己崩潰、釋放壓力。
Thumbnail
2025/03/29
這篇文章探討靈性成長,鼓勵讀者從傷痛中解脫,找到自身價值,並指引他人。文章以高我的角度寫成,充滿溫暖和力量,適合追求自我成長和靈性提升的讀者。
Thumbnail
2025/03/29
這篇文章探討靈性成長,鼓勵讀者從傷痛中解脫,找到自身價值,並指引他人。文章以高我的角度寫成,充滿溫暖和力量,適合追求自我成長和靈性提升的讀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這像是個情境題,看完後你能比較同理誰呢? 又該如何處理這樣的問題? A在離職後的3月,又與論及婚嫁的同居男友分手,身在異地,頓時沒了去處,家裡整天吵吵鬧鬧的母親更不是她的避風港,令她完全不想回家投靠父母,她馬上想到了爸媽的大學同窗好友邱阿姨也住在這城市,每年逢年過節都有去拜訪,小時也都喊乾爸乾媽長
Thumbnail
這像是個情境題,看完後你能比較同理誰呢? 又該如何處理這樣的問題? A在離職後的3月,又與論及婚嫁的同居男友分手,身在異地,頓時沒了去處,家裡整天吵吵鬧鬧的母親更不是她的避風港,令她完全不想回家投靠父母,她馬上想到了爸媽的大學同窗好友邱阿姨也住在這城市,每年逢年過節都有去拜訪,小時也都喊乾爸乾媽長
Thumbnail
一個人的生活,出現了意外的訪客。心裡再多的不願及不甘還是要學習面對。 家始終是我們想逃離卻又不得不面對的課題。理性層面來說我們無法選擇父母及成長的環境。 如果說靈魂投生前真的是有意識選擇,那麼這個家就是我們所選,只是不記得了。 無論如何,要面對的始終逃不了。轉念是唯一能做的事。孝順是我們從小到
Thumbnail
一個人的生活,出現了意外的訪客。心裡再多的不願及不甘還是要學習面對。 家始終是我們想逃離卻又不得不面對的課題。理性層面來說我們無法選擇父母及成長的環境。 如果說靈魂投生前真的是有意識選擇,那麼這個家就是我們所選,只是不記得了。 無論如何,要面對的始終逃不了。轉念是唯一能做的事。孝順是我們從小到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在一個只會貶低妳自我價值的家庭裡長大,要活得有自信是件極其困難的事情。這幾年透過自我探索和自我療癒,陌生的「自信感」算是有開始慢慢冒出頭、探出枝芽,小心翼翼的成長,可辛苦了這麼久,好不容易才建立起來的一切,只要回老家待超過兩天,就又會被連根拔起,再次陷入自我懷疑、自我批判的深淵。 每次回老
Thumbnail
在一個只會貶低妳自我價值的家庭裡長大,要活得有自信是件極其困難的事情。這幾年透過自我探索和自我療癒,陌生的「自信感」算是有開始慢慢冒出頭、探出枝芽,小心翼翼的成長,可辛苦了這麼久,好不容易才建立起來的一切,只要回老家待超過兩天,就又會被連根拔起,再次陷入自我懷疑、自我批判的深淵。 每次回老
Thumbnail
說來有趣,當我準備開始面對第25關的任務時,不久後便發現自己跟「家」的概念有種命運中的隔離感,彷彿我與家之間的緣份註定要和一般的想像迥然不同,我也只能臣服這股力量的安排,不過我猜想也不會僅僅只有我一個人如此。 從小我們就被媽媽送往姨嬤家長大成人,在我們出社會前,媽媽也沒有屬於自己的房子
Thumbnail
說來有趣,當我準備開始面對第25關的任務時,不久後便發現自己跟「家」的概念有種命運中的隔離感,彷彿我與家之間的緣份註定要和一般的想像迥然不同,我也只能臣服這股力量的安排,不過我猜想也不會僅僅只有我一個人如此。 從小我們就被媽媽送往姨嬤家長大成人,在我們出社會前,媽媽也沒有屬於自己的房子
Thumbnail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療癒童年。" 依附關係,分為四種「安全依附」「焦慮依附 」「逃避依附」「混亂依附」,記得「自我覺察」,與自我對話,和自己和解;論自我分化-父母何時與孩子分房睡,避免女孩長大產生依賴性,男孩產生戀母情結,訓練孩子自我分化,培養獨立自主性。
Thumbnail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療癒童年。" 依附關係,分為四種「安全依附」「焦慮依附 」「逃避依附」「混亂依附」,記得「自我覺察」,與自我對話,和自己和解;論自我分化-父母何時與孩子分房睡,避免女孩長大產生依賴性,男孩產生戀母情結,訓練孩子自我分化,培養獨立自主性。
Thumbnail
本篇探討家庭中的情緒與衝突,以及如何解壓縮過去的記憶,重新理解家的故事。 作者透過大家庭的奮鬥史,描繪了父母在三、四、五十年代的生活歷程以及煤炭市場變遷和社會轉變。這段家庭故事不僅讓人找到共鳴點,並感受到記憶與情緒的共振。雖然每個家庭經驗不盡相同,卻能引導重新看待家庭處境,啟發了理解、接納、轉化。
Thumbnail
本篇探討家庭中的情緒與衝突,以及如何解壓縮過去的記憶,重新理解家的故事。 作者透過大家庭的奮鬥史,描繪了父母在三、四、五十年代的生活歷程以及煤炭市場變遷和社會轉變。這段家庭故事不僅讓人找到共鳴點,並感受到記憶與情緒的共振。雖然每個家庭經驗不盡相同,卻能引導重新看待家庭處境,啟發了理解、接納、轉化。
Thumbnail
【社會發生什麼事?】系列第五彈 帶你思考什麼是「家庭」! 家庭有各種不同的樣貌,家人間又該如何相處? 家長不曉得如何解釋的社會議題,就讓這本書來幫你!
Thumbnail
【社會發生什麼事?】系列第五彈 帶你思考什麼是「家庭」! 家庭有各種不同的樣貌,家人間又該如何相處? 家長不曉得如何解釋的社會議題,就讓這本書來幫你!
Thumbnail
這部電影故事講述了女兒家家用一生的執拗固執,想逃離家卻又不得不回家的故事。透過觀眾的自身經歷跟角色所陳述的行為,不論是被父母催促著婚事、照顧父母的辛勞、失去親人的感受等等的,只要重疊度越高就會越加的感同身受。
Thumbnail
這部電影故事講述了女兒家家用一生的執拗固執,想逃離家卻又不得不回家的故事。透過觀眾的自身經歷跟角色所陳述的行為,不論是被父母催促著婚事、照顧父母的辛勞、失去親人的感受等等的,只要重疊度越高就會越加的感同身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