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篇:自我覺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接觸開放式關係到現在,我學到一個我以前在典型一對一關係中沒有想過的「知識」。

在親密關係中有自覺很重要,所謂的自覺是指「自我覺察」,要能夠對自己有很足夠的認識,尤其是知道自己的負面情緒的真正原因,才有辦法真正做出處理。而且那個處理往往不一定「使其消失」,更多時候是要練習「與之共存」。

你能跟自己好好相處,才能也跟別人好好相處,真正親近。

我在跟戀人交往之初,我的自覺狀況是自認我過往的感情裡的不開心的經驗,其實對多數人來說並沒什麼大不了,是我自己比較容易執著放不下,所以有些點我才會一直過不去。簡言之,我的痛苦都是我自找的,是我的錯。

但後來在聽戀人講述一些其他人的創傷時,我才發現我有過的很多經驗,原來都叫做創傷。那些我一直跟自己說不算什麼、應該要放下的過往,其實都只是藏在我心裡的傷,他們從來都沒有被處理,一直在潰爛的狀態。

我在過去的感情裡面遇到過很多事,當時我會解讀為我自己的錯,「你自己選的對象,沒有人拿著刀子架在你脖子上逼你」,所以我只能怪自己。

我並不懂,約會時說了不還是被半逼著性交是被強暴;被對方強制留在家裡,還派人監視我一個星期是被軟禁;不想要幫助對方不合理的金錢要求時被說是不愛他、他對我多好,我卻不願意幫他,這是情緒勒索;兩個人之間有爭執時,對方直接以工作很忙拒絕跟我談話,是冷暴力。

這些,甚至是其他我到現在還是說不出口的更糟的過往經驗,都被我一直視為是我自找的,是我活該。所以曾經有段時間,當我聽到戀人說誰誰誰有什麼樣的遭遇,覺得對方很可憐時,一開始我也是會很同情,但如果後來聽到對方居然又重蹈覆徹,或是一直不斷以這樣的創傷經驗來討拍時,我就會覺得很生氣。

可是我本身除了在認識戀人之初,只是把他當朋友時,有提過我過去在感情中有很多不好的經驗;開始交往後,我反而很刻意提醒自己不要提太多,因為我不想用賣慘的方式來搏關注,戀人若是因此而愛上我,也不是我要的愛。

我始終覺得自己的經驗就算是創傷,我也該靠自己修復,依靠別人只會讓我自己更脆弱,這不是我會考慮的選項。

但是到後來,當我跟戀人的感情出現狀況,我對於自己沒有那麼有自信跟控制力時,有一度就演變成很嚴重的心理障礙,聽到戀人在說別人的遭遇時,我內心的真實想法就會變成『他一定很同情對方,完蛋了!他要因此而愛上對方了!又要去當救世主了!』

我不再同情那些有不好的遭遇的女生,而是生氣為什麼戀人都不會覺得我很可憐?(問題是我就什麼都沒說,他什麼都不知道,是要可憐我什麼?哈哈)我很嫉妒那些人可以得到戀人的同情跟關注。

好不公平~為什麼當年我就沒有遇到一個像戀人一樣會同情我,想要拯救我的人?

但後來自己的情緒跟內心狀況回穩後,我再認真地、不帶過多情緒去回想我的過往時,我就意識到,有啊!有人來救我啊!但後來他們都以此而要脅我付出更多,然後我就在這樣的情況下惡性循環發展好幾段關係,很多年是都耗在這些有毒關係中。

即便我在進入現在跟戀人的關係後,有很努力提醒自己不要把過往的感情中不好的經驗帶進這段關係中,我還是在無意間把它們帶了進來,因為那些創傷都在我心裡,是我的一部份。

認真說,我不會把我的自我覺察的進步的功勞都歸功於是因為我接觸了開放式關係,我一直都不是開放式/多重伴侶關係的強力鼓吹者,這些年來,百分之九十的時間,我都覺得實踐開放式/多重伴侶關係很累很耗神,不只是要對抗外人的不理解甚至是攻擊,還要應付自己人的關係不斷變化跟調適,但這是我的選擇,而我重視也認真對待我的選擇。

可是我的確是因為在跟戀人的關係中,而有了更深更讓我成長的自我覺察,我能更誠實面對自己對自己的苛刻,也開始允許自己休息,曾經我認為是很要不得的逃避,我現在也會做。不論是面對創傷被觸發時的痛苦,或是跟戀人的關係有我需要調適的時候,只要我覺得累了,想不出解決之道,那我就逃避個幾天甚至是幾個星期、幾個月,讓我的「關係」喘口氣,讓我「自己」喘口氣。

後記:其實我開始寫這篇文章是去年九月的事,刪刪改改寫了很久才寫好,寫好後我又猶豫了一個多月,才決定放上來。

因為我想秉持我開始寫關於自己在實踐開放式關係的心路歷程的文章的初衷,是希望跟我一樣不喜歡在陌生人面前講太多關於自己私事的人,能知道自己也有同溫層,能知道你在感情路上所有的喜怒哀樂,都也有人經歷過,你不孤單。

所以如果你也有過任何創傷,讓你感到痛苦或覺得不可能會痊癒的時候,要記得,哀傷跟憤怒也是可以被允許的人生的一部份,不要太苛責自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默默的開放式關係
1會員
32內容數
一個自認想法不算太傳統,但在進入開放關係後卻驚覺自己「好傳統」的人。目前有一個poly的戀人,自己努力了一段時間,但似乎一直愛不上別人。 我不知道我這樣算不算mono,但我決定以目前的狀況來寫下所有我的記錄、感想和自我鼓勵。也希望能讓跟我一樣有poly的伴侶,因為愛他而願意認識並嘗試開放關係的人,知道你不孤單。
2025/05/16
我常常跟朋友說,我的人生中最諷刺的事情莫過於,我竟是在跟現在這個有很多愛人跟女伴的戀人交往後才覺得自己是真正在「談戀愛」。
Thumbnail
2025/05/16
我常常跟朋友說,我的人生中最諷刺的事情莫過於,我竟是在跟現在這個有很多愛人跟女伴的戀人交往後才覺得自己是真正在「談戀愛」。
Thumbnail
2025/05/15
只要戀人有一絲絲讓我會解讀為他有吃醋的表現,我就會焦慮到吃不下睡不好。
Thumbnail
2025/05/15
只要戀人有一絲絲讓我會解讀為他有吃醋的表現,我就會焦慮到吃不下睡不好。
Thumbnail
2025/05/14
或許有時候只是心態的差別,不是行為的問題。
Thumbnail
2025/05/14
或許有時候只是心態的差別,不是行為的問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自我意識強的人都比較主觀。習慣用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認識他人。 為什麼相處了一輩子的人,卻覺得陌生。明明是最緊密連結的人卻不了解對方。 因為你看見的只有自己,你對另一個人的認識是你內心期望他成為的樣子。 期待與失望、埋怨對方的不願成長,享受安逸。但如果這就是他理想的生活方式呢? 希望別人尊重
Thumbnail
自我意識強的人都比較主觀。習慣用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認識他人。 為什麼相處了一輩子的人,卻覺得陌生。明明是最緊密連結的人卻不了解對方。 因為你看見的只有自己,你對另一個人的認識是你內心期望他成為的樣子。 期待與失望、埋怨對方的不願成長,享受安逸。但如果這就是他理想的生活方式呢? 希望別人尊重
Thumbnail
你不敢想起來的事情這麼多,又如何說明自己看到的都是客觀的事實呢。
Thumbnail
你不敢想起來的事情這麼多,又如何說明自己看到的都是客觀的事實呢。
Thumbnail
愛自己,是察覺自己的優點,接納自己的缺點,允許自己犯錯,不會因犯錯而過度責怪自己。原諒自己,跟自己說「你很棒」! Prioritize your needs first,and then you can care for someone else. 你先照顧好自己,再顧其他人。 —————
Thumbnail
愛自己,是察覺自己的優點,接納自己的缺點,允許自己犯錯,不會因犯錯而過度責怪自己。原諒自己,跟自己說「你很棒」! Prioritize your needs first,and then you can care for someone else. 你先照顧好自己,再顧其他人。 —————
Thumbnail
太依賴他人會讓我們忘記自己的能力。我們需要學會面對自己內心深處的受傷,不要讓自己迷失。這篇文章分享了發現自己內心強大的重要性,以及對自己的保護和提醒。
Thumbnail
太依賴他人會讓我們忘記自己的能力。我們需要學會面對自己內心深處的受傷,不要讓自己迷失。這篇文章分享了發現自己內心強大的重要性,以及對自己的保護和提醒。
Thumbnail
似乎看懂了自己為何一直在關係裡內粍。也明白所有外在的呈現,皆來自於自己的內心及作不作為。雖然不能肯定是否能就此擺脫,但是有認知到這是自己該面對的課題。 對於未來依舊充滿未知,這樣的心情就如同走在迷霧般,也唯有靠自己撥開層層的迷霧才能有獲得清明的一天。 過去的自己太過於感性,因為把生活的重心放錯地
Thumbnail
似乎看懂了自己為何一直在關係裡內粍。也明白所有外在的呈現,皆來自於自己的內心及作不作為。雖然不能肯定是否能就此擺脫,但是有認知到這是自己該面對的課題。 對於未來依舊充滿未知,這樣的心情就如同走在迷霧般,也唯有靠自己撥開層層的迷霧才能有獲得清明的一天。 過去的自己太過於感性,因為把生活的重心放錯地
Thumbnail
增加與人的接觸,看見的是大環境讓許多人得正視自己的內心。環境造成許多人內心的匱乏。也許是早就存在的課題,只是生活中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處理,又或者是因為面對自我太堅難了,大家找盡各種理由暫時的逃避。 但是時間到了,該面對的仍然是無法閃躲。活在覺知裡,並不是沒有課題要面對:而是提前知道,比起後知後覺的人
Thumbnail
增加與人的接觸,看見的是大環境讓許多人得正視自己的內心。環境造成許多人內心的匱乏。也許是早就存在的課題,只是生活中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處理,又或者是因為面對自我太堅難了,大家找盡各種理由暫時的逃避。 但是時間到了,該面對的仍然是無法閃躲。活在覺知裡,並不是沒有課題要面對:而是提前知道,比起後知後覺的人
Thumbnail
我們所謂的「認識自己」,都是透過和另外一個人互動相處,才能真正看清自己的樣子。某些時候,我們對那個人所做的行為,其實是讓我們能看見自己在某些特定的情境裡面,原來還存在不同的樣貌。 童年時期,我們從照顧者中感受到的愛是什麼樣子,我們模仿學習到的愛就是什麼樣子,這是記憶的複製,也會銘印在我們潛
Thumbnail
我們所謂的「認識自己」,都是透過和另外一個人互動相處,才能真正看清自己的樣子。某些時候,我們對那個人所做的行為,其實是讓我們能看見自己在某些特定的情境裡面,原來還存在不同的樣貌。 童年時期,我們從照顧者中感受到的愛是什麼樣子,我們模仿學習到的愛就是什麼樣子,這是記憶的複製,也會銘印在我們潛
Thumbnail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因各種外在因素或情境而產生自我感覺良好或困惑的情況。透過自我覺察,我們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自己的內在世界,培養更深層次的自我認識,並在生活中尋求平衡。本文介紹了對於自我感知、感受、行為、慾望和價值觀等方面的深刻理解,並強調了自我覺察在個人成長以及內在平靜等方面的重要性。
Thumbnail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因各種外在因素或情境而產生自我感覺良好或困惑的情況。透過自我覺察,我們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自己的內在世界,培養更深層次的自我認識,並在生活中尋求平衡。本文介紹了對於自我感知、感受、行為、慾望和價值觀等方面的深刻理解,並強調了自我覺察在個人成長以及內在平靜等方面的重要性。
Thumbnail
我忽然驚覺『真正的認識自己』這個過程,是在『接受』自己,與『放下』過往前,不能缺少的一個過程。人還是要對自己有足夠的誠實的認識才能開啟自身的對話,才能知道那些是我們需要自我包容與自我接受的,而那些是我們可以保留的,那些是我們可以去除的。
Thumbnail
我忽然驚覺『真正的認識自己』這個過程,是在『接受』自己,與『放下』過往前,不能缺少的一個過程。人還是要對自己有足夠的誠實的認識才能開啟自身的對話,才能知道那些是我們需要自我包容與自我接受的,而那些是我們可以保留的,那些是我們可以去除的。
Thumbnail
善用熱情的目的,我覺得最終還是要回歸自我,詢問自己,這樣的生活方式與接觸的東西,是不是自己真的想要的?能不能掌握這些我所有的?我現在有沒有了解到,我是怎麼看待眼前的事物的? 學習自我察覺與自我敘事,可以讓你從局中人暫時抽身,以一個客觀者的角度看事情
Thumbnail
善用熱情的目的,我覺得最終還是要回歸自我,詢問自己,這樣的生活方式與接觸的東西,是不是自己真的想要的?能不能掌握這些我所有的?我現在有沒有了解到,我是怎麼看待眼前的事物的? 學習自我察覺與自我敘事,可以讓你從局中人暫時抽身,以一個客觀者的角度看事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