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階鍊魂】三章三節 三階,自私階段(下)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三階是培養「自我」相當重要的一階

  初階者,沒有「自我」意識,只有名為自我意識的遺傳複製品,實則對自己沒有想法、沒有未來,也沒想過或想要對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

  例如被問到對未來有什麼想法與規劃就容易吱吱嗚嗚左顧右盼期待別人給答案的人生菜鳥。

  或者,只知背出標準答案的人生空虛空洞之老鳥。

  對於追求一件事物,初階者就僅是追求一時的刺激,一時的擁有,沒有歸屬一件事物長長久久,想要喜歡一件事物天長地久的打算。

  如一夜情,一結婚就出軌,一得到就厭倦,一玩過就厭膩等,均算是初階者的特性。

  三階者,其「自我」因在二階發現對自己的照顧不足,理解不足,認識不足而成形。

  即因認知其「自我」的不足,而讓「自我」得以被「認知成形」。

  任何事物均要被認知其存在,才得以成形。

  例如某種隨著聲音亂動的能力,如果社會無法認知「聲音」乃「音樂」、「亂動」乃「舞蹈」,那「隨著音樂舞蹈」的能力就難以在意識中被認知成形。

  試想一個情況:某對父母見小孩亂動就叫他別動,見小孩拿物品發出聲音就叫他別發出噪音。某天,有位見多識廣地位不凡的親戚突然來了,見小孩亂動與拿出物品發出聲音後驚為天人,直呼天才,問一臉矇呆的父母怎麼沒考慮讓小孩去深造「舞蹈」及「音樂」?

  這對父母就是無法認知小孩擁有的事物,所以憑喜惡對其進行扼殺;那位見多識廣地位不凡的親戚則可認知小孩擁有的事物是什麼,所以可鼓勵並促使小孩去認知自我的能力,乃至成形。

  「自我」也是如此。

  沒有認知「自我」前,「自我」不可能成形,認知「自我」存在時,「自我」才有機會成形。

  所以,三階是培養「自我」相當重要的一階。

  雖然歸屬於什麼之後,還是可能與所歸屬的事物與團體產生衝突,但這都是因為不再忽視自己想要什麼,追求什麼,成為什麼的一種訊息。

 

 歸屬的終點是歸屬自我

  第三階,還有值得一提的是「承諾」。

  歸屬於什麼,相當於承諾自己屬於什麼。

  例如愛情中將全部自我歸屬於對方,就是一種承諾自己屬於對方的契約。

  每次的歸屬,都是一次承諾;每次背離歸屬,都是一次對承諾的背離。

  但不斷的承諾歸屬與背離承諾後,將發現有個承諾的歸屬將永遠不會背離,也不需要背離。

  第三階是個學習成為自己的初級階段。

  思慮不成熟下,很難要求完全不可違背任何一個承諾。

  承諾一個歸屬後,才發現這並非如自己所想,亦非自己所要,這是第三階很常見的事情。

  如果歸屬後才發現所承諾歸屬的事物,其實與自己是有衝突的,這時就會面臨該繼續追求自我而放棄承諾,還是該遵守承諾而放棄自我的選擇。

  結果很清楚,放棄自我,就是心境退回第二階;繼續追求自我,就是背離承諾,卻累積自我成形的經驗值。

  所以,第三階,是自私階段。

  就行為表面來看,確實是自私自利只為自己想,只為自己考慮的心態。

  如果,第三階自私階段者,沒有陷入「輕率決定歸屬承諾又不斷輕易背離承諾歸屬」的惡性循環中,而是每次的承諾歸屬都能仔細考慮自我感受與他人感受,以及自己承諾歸屬後應當之責任與背離承諾歸屬後該承擔之責任,然後再繼續追求承諾自身永恆的歸屬——如能做到這點,那每回承諾歸屬與背離歸屬承諾的循環,所得到的經驗值就會很可觀。

  而且,很可能,也很快地,就會一了百了地真的找到可以承諾歸屬一生一世的事物。

  如果真的找不到,這個循環走多了,也會發現有一種承諾歸屬絕對可以永恆長久不需背離。

  即「自我」。

  當你願意承諾永遠歸屬於自我時,你自己也將永遠不需要背離自我的歸屬承諾。

  除非你自己背叛你自己,否則你自己將永遠不會面對你自己對自己的背叛。

  第三階,其實就是一個追尋自我歸屬的歷程。

  哪一次的歸屬承諾不是自己選擇決定願意承諾的?

  又有哪一次的背離歸屬承諾不是因為那份歸屬不符自己想要與追求,違背了自己承諾自己要給自己的付出?

  所以,不管途中承諾歸屬於於什麼,最後的終點,都是歸屬於自我。

  也只有承諾歸屬於自我的那一刻起,屬於自己的自我經驗才算大成。

  自此,因自己承諾歸屬自己,而能自己信任自己,方有「自信」的誕生。

  此「自信」是進入第四階的鑰匙。

  也是以此「自信」去衝撞他人的「自信」才能拼出燦爛的火花。

  三階,是自私階段,會因想找到「自我」卻總是陷入歸屬於什麼,以及背離歸屬重回自我的循環迴圈中而無法升級。所以早點發現歸屬「自我」即是答案,就能快速得到升級的關鍵。

  然後,當你想分享「自我」,讓大家的「自我」都可以提升時,就會開始自己的「自我」與他人的「自我」之間的衝突與碰撞。

  在持續的衝突與碰撞後,如果你的「自我」沒有潰敗,就會使「自信」得到強化。

  強化後的「自信」,將會讓你可以衝撞更多對象,接觸更多種類的「自我」,而不會萎縮成「獨善其身」。

  更多的接觸後,將會有領悟。

  領悟這世界的多樣性、多元性與包容性,感慨自己過去活在自己的主觀中,殊不知這世界還有這麼多套各有特色、各有妙用的主觀想法,因而感知到,與過去以往認知完全截然不同的「真實」。

  有了這份立於「真實」的「自信」,就可踏入第四階真實階段的大門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鍊魂師-認識、確立、實現自我的靈魂升級旅程。
26會員
495內容數
人工智能普及的未來,靈魂自我的呈現將越來越重要! 靈魂強大的人,一舉手一投足一開口一下筆均氣勢非凡,怎麼鍊成的? 看過雙眼有靈魂智慧的人嗎?內在世界是如何呢? 充滿靈魂力量的商品呢? 歡迎參觀鍊魂師養成工房,找到屬於你的靈魂解答,練成你的靈魂未來!
2025/05/15
  同樣是活在當下,三階者是接受自己的過去,展望自己的未來,並專注的面對當下自己的不滿,感受自己當下的不足,承擔自己當下的責任,並以當下為起點的面對自己想要的未來。不同於初階者擺佈由人的浮萍人生,三階者是自己小船的掌舵者,閒散漂流或是迎浪前行,均在己一念之間。
2025/05/15
  同樣是活在當下,三階者是接受自己的過去,展望自己的未來,並專注的面對當下自己的不滿,感受自己當下的不足,承擔自己當下的責任,並以當下為起點的面對自己想要的未來。不同於初階者擺佈由人的浮萍人生,三階者是自己小船的掌舵者,閒散漂流或是迎浪前行,均在己一念之間。
2025/05/15
  第三階,因處於摸索自己、嘗試自己的階段,關於自己的訊息都尚未定型成案,故會追索這世間已有的類型、團體、文化、風格、品牌、偶像、運動、思想、意識型態及政治理念等,試圖嘗試探索自己歸屬什麼,認同什麼,也會追求被認同,被歸屬於什麼,所以第三階的自私階段者會有歸屬需求。
2025/05/15
  第三階,因處於摸索自己、嘗試自己的階段,關於自己的訊息都尚未定型成案,故會追索這世間已有的類型、團體、文化、風格、品牌、偶像、運動、思想、意識型態及政治理念等,試圖嘗試探索自己歸屬什麼,認同什麼,也會追求被認同,被歸屬於什麼,所以第三階的自私階段者會有歸屬需求。
2025/05/13
  經過初階本能階段沒有自己的瞎闖,接續二階不自私階段忽略自己的瞎孬,總算可以發現自己原來長期以來都沒有好好照顧過自己的感受。當感受到想要好好照顧自己,想去了解自己喜歡什麼,重視什麼,想探索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是什麼樣的存在,適合什麼,有什麼興趣,想過什麼生活,想怎樣活著,並開始採取行動時...
2025/05/13
  經過初階本能階段沒有自己的瞎闖,接續二階不自私階段忽略自己的瞎孬,總算可以發現自己原來長期以來都沒有好好照顧過自己的感受。當感受到想要好好照顧自己,想去了解自己喜歡什麼,重視什麼,想探索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是什麼樣的存在,適合什麼,有什麼興趣,想過什麼生活,想怎樣活著,並開始採取行動時...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擺脫比較心態,專注自我成長  1. 認識並接受自己的獨特性  - 認識自我價值: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和長處。花時間了解自己,發現並接受自己的優點和不足。 - 接納自我: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弱點和挑戰。 - #自我價值 #接納自我 2. 設立個人目標
Thumbnail
擺脫比較心態,專注自我成長  1. 認識並接受自己的獨特性  - 認識自我價值: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和長處。花時間了解自己,發現並接受自己的優點和不足。 - 接納自我: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弱點和挑戰。 - #自我價值 #接納自我 2. 設立個人目標
Thumbnail
自我價值不是恆久不變,它是一種對內在自我有足夠的認識及了解。不單單是可以被量化或透過比較的表面價值。 價值必須建立在「你」「我」共同的認知上。如果沒有他人的存在,自認為有價值,但別人並不這麼想,就只是「自以為是」、「孤芳自賞」。 如果能用別人能明白的方式將「你的價值」表達出來,讓彼此在價值的認知及
Thumbnail
自我價值不是恆久不變,它是一種對內在自我有足夠的認識及了解。不單單是可以被量化或透過比較的表面價值。 價值必須建立在「你」「我」共同的認知上。如果沒有他人的存在,自認為有價值,但別人並不這麼想,就只是「自以為是」、「孤芳自賞」。 如果能用別人能明白的方式將「你的價值」表達出來,讓彼此在價值的認知及
Thumbnail
忠我|直播6/15 pm8:30 在前幾周和朋友們聊到『感受自我』以及『突破心中制約』的議題, 繼而使我提出『凡事要忠於自我』的概念。
Thumbnail
忠我|直播6/15 pm8:30 在前幾周和朋友們聊到『感受自我』以及『突破心中制約』的議題, 繼而使我提出『凡事要忠於自我』的概念。
Thumbnail
作者的話: 「做自己」是很長的一個過程, 我們會藉由理解自己、調和內在衝突、逐漸能為自己負責。 成為自己並不容易,但每當完成一個階段, 我們會越來越感到內外一致的喜悅和感到自己無所不能的力量。 ◎理解自己的方式可藉由他人回饋、深度談話、回顧自己的日記、諮商、或各種探索團體。
Thumbnail
作者的話: 「做自己」是很長的一個過程, 我們會藉由理解自己、調和內在衝突、逐漸能為自己負責。 成為自己並不容易,但每當完成一個階段, 我們會越來越感到內外一致的喜悅和感到自己無所不能的力量。 ◎理解自己的方式可藉由他人回饋、深度談話、回顧自己的日記、諮商、或各種探索團體。
Thumbnail
我們都渴望能做自己。也希望在關係裡能保有自我,卻從不曾站在對方的立場,換位思考。對方也跟我們一樣想做自己。希望在關係裡得到尊重。 看似我們在退讓,其實就像老師說的,因為你比對方更早覺醒,就要做那個引導的人。 試圖掌握關係,希望在關係裡能夠盡如己意。 在情感關係裡尋找的問題,最常問的是合不合適,
Thumbnail
我們都渴望能做自己。也希望在關係裡能保有自我,卻從不曾站在對方的立場,換位思考。對方也跟我們一樣想做自己。希望在關係裡得到尊重。 看似我們在退讓,其實就像老師說的,因為你比對方更早覺醒,就要做那個引導的人。 試圖掌握關係,希望在關係裡能夠盡如己意。 在情感關係裡尋找的問題,最常問的是合不合適,
Thumbnail
《愛 從接納自己開始》|閱讀筆記 愛自己,是改變你一切的黃金鑰匙 接納自己的一切,包括心中真實的樣貌 化解內在的傷痛→面對、擁抱、全然的經驗→轉化為喜悅、愛與智慧 除非你能夠愛自己,否則你無法愛別人 生命就是關係 有條件的愛:依賴、佔有 沒有條件的愛:愛就是存在 發生在內在的反映創造
Thumbnail
《愛 從接納自己開始》|閱讀筆記 愛自己,是改變你一切的黃金鑰匙 接納自己的一切,包括心中真實的樣貌 化解內在的傷痛→面對、擁抱、全然的經驗→轉化為喜悅、愛與智慧 除非你能夠愛自己,否則你無法愛別人 生命就是關係 有條件的愛:依賴、佔有 沒有條件的愛:愛就是存在 發生在內在的反映創造
Thumbnail
在關係中你是否讓自己感到平衡呢?如果你知道自己的原則是什麼?你就不容易在人際關係中,受到他人的言語而對自己感到動搖,因為你非常清楚你在每一段關係中你扮演的角色,你忠於自己的信念去創造的關係,會讓你感覺充滿愛與滋養,你接納每個人與自己的不同之處,你擁有彈性和好奇心去探索這個世界,讓你不斷嘗試新鮮的事、
Thumbnail
在關係中你是否讓自己感到平衡呢?如果你知道自己的原則是什麼?你就不容易在人際關係中,受到他人的言語而對自己感到動搖,因為你非常清楚你在每一段關係中你扮演的角色,你忠於自己的信念去創造的關係,會讓你感覺充滿愛與滋養,你接納每個人與自己的不同之處,你擁有彈性和好奇心去探索這個世界,讓你不斷嘗試新鮮的事、
Thumbnail
別拖延了給予自己愛, 不論你的愛想給予誰, 最終, 這個愛的本質核心都還是從你身上開始。 你能聆聽自己的聲音, 就能尊重他人的感受 你能支持自己的夢想, 就能理解他人不同的選擇 你能選擇自己的所愛, 就能祝福他人任何的觀點 你能無條件的愛自己, 就能不帶索取、要
Thumbnail
別拖延了給予自己愛, 不論你的愛想給予誰, 最終, 這個愛的本質核心都還是從你身上開始。 你能聆聽自己的聲音, 就能尊重他人的感受 你能支持自己的夢想, 就能理解他人不同的選擇 你能選擇自己的所愛, 就能祝福他人任何的觀點 你能無條件的愛自己, 就能不帶索取、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