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系列內容純屬虛構,非作者親身經歷,請勿過於認真看待文章。
(內容改編自朋友的職場奇談,如有雷同,純屬生活撞鬼。)
我是在週五下午四點半接到那通電話的。
那種時間點,辦公室已經瀰漫一股「誰先裝沒看到誰就贏了」的氣氛。偏偏我心虛地回了座位,打算處理完今天的最後一封信件,卻看見分機螢幕亮起來,顯示:資產管理課。
「……喂?」
「哈囉~請問是詠淳嗎?有個設備報廢申請單,看起來像是你們科要處理的,不確定是不是跑錯單位?」
對方語氣客氣,聽得出在壓抑什麼。我瞬間精神了三分,滑開系統資料,果然看到一筆今天剛跑進來的案子。
「我看一下喔……嗯……但這個列的是資訊組報廢的電腦,我們行政這邊應該沒有權限主責吧?」
「那……這案子我就退回囉?」
「欸欸欸——」我忍不住提高音量,「可以先不要退嗎?我幫你問一下資訊組的同仁,再確認是誰送的。」
我很清楚,一但退案,整個流程會被打回原點,等於要從系統第一關重新跑,還要再補切結、補照片、補主機序號,一來一往又是三天過去。
我轉頭看向坐在角落的資訊組小張,他正一邊咬著雞排一邊盯著手機螢幕裡的YouTube影片。我走過去問:「那台報廢的電腦是你們這邊送的嗎?」
他愣了一秒:「我不確定耶,可能是上禮拜我請約聘的小呂幫忙登打的,他比較清楚流程。」
「那小呂今天請假,你知道他資料存在哪裡嗎?」
「……應該在他電腦裡的桌面。」
我吸了一口氣,感覺自己的脈搏開始對著報廢單跳拍子。此時回頭看見資產管理課又打來了第二通。
「不好意思喔,我們主管等著要收件,妳這邊如果無法確認就只能先退回處理囉~」
「等我一分鐘,我馬上查。」
我衝回座位,嘗試登入小呂的電腦。他的桌面堆滿命名隨性的資料夾:「資料1」、「臨時備份」、「ok的最終」,點開一個又一個,我像在玩密室逃脫。
五分鐘後,我終於找到一份名為「報廢資料_這次是真的最後版」的檔案,裡頭記錄了所有序號與送件單位,果然,是資訊組主責,只是跑件時不小心選錯了部門。
我立刻回撥電話:「確認了,是系統送件時選錯單位,這筆應該改給資訊組的資訊室,我們這邊只是抄送。可以麻煩你們那邊協助轉嗎?」
對方語氣微妙停頓了一秒:「嗯……好吧,但這次先幫你轉,下次請確實確認來源單位喔~」
我嘴角抽了抽:「會的,我會再提醒他們注意送件流程。」
掛掉電話那瞬間,我突然明白這場辦公室遊戲的潛規則——在這裡,責任總是漂浮不定。你永遠無法完全說服別人「這不是你的事」,因為只要你接了電話、點了系統,你就被默默地列入了承辦者名單。
💬 留言角落|你也曾經被「不是你業務」逼瘋過嗎?
📎 電話來問流程,一查又不是你負責 📎 案子跑錯還要你幫忙解釋 📎 避雷成功卻落得「推卸責任」的罵名
辦公室裡有一條看不見的界線,叫做「誰比較會說話誰就背得少一點」。
來留言區說說你那場「明明不是我業務」卻硬要扛的故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