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倫理長」學會的事:在變動時代中,重拾企業文化的初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去年我加入了信義房屋基金會的「企業倫理長培育計畫」三年培訓,重拾很久沒有的學生身分。每一次聽楊政學老師與楊百川老師們的課,總是如沐春風,從老師設計的「認知、心願、行動、結果」循環中,帶動自己身心靈的改變與思考!

「企業倫理」這四個字,在我初入社會1990年末期的時候,連同「企業文化」時常聽到,當時在許多的成功的新創企業或企業併購案中,文化成為關鍵成功因素。但到了2010年後的進10年,要提起「倫理文化」,倒是會被拿著與「創新前進」對比,有那麼一些迂腐守舊的調調。

前年看到由楊百川老師擔任企業倫理長的信義房屋主持的「企業倫理長培育計畫」,我打開了我的好奇,我好奇在這個破舊立新的世代,怎麼談倫理?但在懷疑之餘,我的骨子裡,卻有一份舊情操的懷念,看著現世的混亂,想從經典中找到答案。

昨天進入一場我期待已久的課,是我仰慕的楊百川老師主講「經營以企業倫理為文化核心之想法與做法」。老師開頭給了個大哉問:「『倫理』跟『企業倫理』有什麼不同?」,在全班同學鴉雀無聲、茫然以對之時,老師給了答案:「倫理,談的是『人』,是在人與人關係下,情感認知下談相處之道。而『企業倫理』是『法人』是以前先秦時代沒有,但於『國富論』後在西方資本主義下產生的組織,法人不帶情感,談理法,但法人組織中的組成是『人』,於是會產生管理最難的『Dilemma』(困境),如果沒有企業文化,在共同價值觀下,進行思辯,那往往就會進入黨爭,弱化企業競爭力!」

「所以如果企業可以重視企業倫理,以文化來帶動企業內部合宜的行為,雖然孔子的『倫理』理想世界中的安居樂業尚未達成,但納入企業之中,當企業一旦強大,員工與相關利益關係人便有機會達到雙贏」老師補充。

老師笑道:「我是台灣目前唯一的『倫理長』,希望你們上完課後,我可以不要再孤單,可以有許多倫理長跟我作伴。」

企業倫理如何從「看不見」到「看得見」,老師分享了以下指引:

1.          確認企業的「立業宗旨」:立業宗旨中會包含創辦團隊的「Mission」(使命)以及「Vision」(願景),Mission的Mi在拉丁文是我的意思,也回歸到是「心」(感受),Vision則帶出了「眼界」的願景,用心與眼來思考自己的立業宗旨非常重要。

2.          當立業宗旨確認之後,再來便需要帶入組織在市場如何創造價值,企業是為了滿足市場需求而存在,在滿足需求的時候,盤點出企業想持續經營、立於不敗之地所需的重要利益關係人,架構出企業倫理中能共同打造企業價值的「關係」(即倫理)架構。

3.          在這個倫理架構中,放入經營最重要的「產生價值」的關鍵字。

4.          接下來進入這個架構管理方法,搭配有效管理但可以創造共鳴的良善管理循環動能,在核心價值觀下大家發展出合宜的行動與文化

5.          持續優化,達到企業永續發展

聽完這堂課之後,硬生生地又把思維向上拉開了一個層次。信義房屋之所以不怕被說陳腐守舊,不跟隨潮流設置「永續長」而鼓勵設置「倫理長」。主因是回歸到核心原點,當有企業倫理經營得當,才能從「合宜的行為」發展出共好的生態圈,當人人都是倫理長,進而行動皆為永續共好,自然也就形成永續的企業文化。

因為近了這個計畫,前陣子買了孫震校長的一本書「等閒視得東風面:當亞當史密斯遇見孔子」。這本書讀得很慢,因為其中將歷史上對東西方世界產生深遠影響,但過去似乎毫不相干的論述進行對比與解釋,回頭看現今國際局勢的發展,格外發人深省。

「倫理」是一個經得起歷練的情理法學習,在企業溝通(Corporate Communication)中,能不能把自己的「道理」說明白絕對影響溝通的成敗,如同楊老師課中強調的:「如果說不清楚道理,談不了企業倫理。」那也就很難達到讓大家眾志成城,支持你的理念面對各種商業挑戰了!

想聽更多有關企業溝通的想法: 影響力量公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Jsister的沙龍
1會員
7內容數
CJsister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7
美國川普2.0效應已在全球蔓延,企業應該在市場多變的時刻,透過清晰的品牌定位與商業策略結合,清晰有條理地在雜音中脫穎而出
2025/05/07
美國川普2.0效應已在全球蔓延,企業應該在市場多變的時刻,透過清晰的品牌定位與商業策略結合,清晰有條理地在雜音中脫穎而出
2025/04/26
在當今數位時代,名人代言成為品牌行銷策略中一個重要的議題。這篇文章探討了名人代言的雙面性,分析了其對品牌的影響以及品牌在選擇代言人時需要考量的因素。
2025/04/26
在當今數位時代,名人代言成為品牌行銷策略中一個重要的議題。這篇文章探討了名人代言的雙面性,分析了其對品牌的影響以及品牌在選擇代言人時需要考量的因素。
2025/04/26
在AI快速進化的今天,從生成內容、客服回覆到行銷排程,我們彷彿擁有了一個「不會疲倦的助手」。但在這樣高效的自動化洪流中,一個關鍵問題也越來越明顯:我們真的能用AI搞定「人」嗎?   答案是——不能。   因為真正能打動人心的,從來不是完美的資料排列組合,而是有溫度的溝通與有靈魂的原創思維
Thumbnail
2025/04/26
在AI快速進化的今天,從生成內容、客服回覆到行銷排程,我們彷彿擁有了一個「不會疲倦的助手」。但在這樣高效的自動化洪流中,一個關鍵問題也越來越明顯:我們真的能用AI搞定「人」嗎?   答案是——不能。   因為真正能打動人心的,從來不是完美的資料排列組合,而是有溫度的溝通與有靈魂的原創思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昨天在短影音平台上看到一個年終論壇的影片(這幾年對岸非常流行做年終演講),每一位講者都是赫赫有名的企業家 其中有一位1993年生的創業者,本來是我很喜歡的一個內容創作者,他專門訪問各種不同行業的創業家,將他們的訪問內容剪輯成影片,短短幾年間累積了數以千萬計的粉絲
Thumbnail
昨天在短影音平台上看到一個年終論壇的影片(這幾年對岸非常流行做年終演講),每一位講者都是赫赫有名的企業家 其中有一位1993年生的創業者,本來是我很喜歡的一個內容創作者,他專門訪問各種不同行業的創業家,將他們的訪問內容剪輯成影片,短短幾年間累積了數以千萬計的粉絲
Thumbnail
一個哈佛商學院的經典個案, 如何喚起一個人面對逆境時,能夠把持最核心的信念,在面對外部險惡的環境與內部人員充斥著衝突、懷疑、放棄的狀況時,能夠帶領這群團隊克服萬難、持續前行,到最後全員獲救而勝利。 我想也只有熱情的張敏敏老師能夠帶領大家進行這樣的領導修練
Thumbnail
一個哈佛商學院的經典個案, 如何喚起一個人面對逆境時,能夠把持最核心的信念,在面對外部險惡的環境與內部人員充斥著衝突、懷疑、放棄的狀況時,能夠帶領這群團隊克服萬難、持續前行,到最後全員獲救而勝利。 我想也只有熱情的張敏敏老師能夠帶領大家進行這樣的領導修練
Thumbnail
《耶魯最受歡迎的金融通識課》也介紹了傳統與現代公司的差異。 文化會影響特定時空背景下人們的思維與行為模式,自然也會影響公司決策。
Thumbnail
《耶魯最受歡迎的金融通識課》也介紹了傳統與現代公司的差異。 文化會影響特定時空背景下人們的思維與行為模式,自然也會影響公司決策。
Thumbnail
本文探討在創業過程中,如何運用審時度勢的思維來達成自己的目標。論述了面對環境的狀況時,如何觀察輿論與風向,並在適當的時機與合適的人合作,做出正確的事情,達成自己想要的結果。同時也提及了避免走捷徑,堅守原則,並散播正確的價值觀,影響身邊的人。最後以赤壁之戰的故事做結尾,總結了審時度勢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本文探討在創業過程中,如何運用審時度勢的思維來達成自己的目標。論述了面對環境的狀況時,如何觀察輿論與風向,並在適當的時機與合適的人合作,做出正確的事情,達成自己想要的結果。同時也提及了避免走捷徑,堅守原則,並散播正確的價值觀,影響身邊的人。最後以赤壁之戰的故事做結尾,總結了審時度勢的重要性。
Thumbnail
因緣際會下知道這本書,一直都很好奇公關這份工作,所以就來看看這本書能從業界角度帶來怎樣的經驗傳承。
Thumbnail
因緣際會下知道這本書,一直都很好奇公關這份工作,所以就來看看這本書能從業界角度帶來怎樣的經驗傳承。
Thumbnail
「好,還要共好」是大禾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的經營理念,強調著利他、共好、利己的理念,以及良性循環和長遠發展的概念。透過這樣的價值觀,希望每個人都能為社會的持久發展努力,使每個人的努力都成為社會發展的動力。同時提到了加州紅杉的哲學觀和公司文化的融入,鼓勵每個人發揮各自的專長,互相信任、理解、包容、合作。
Thumbnail
「好,還要共好」是大禾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的經營理念,強調著利他、共好、利己的理念,以及良性循環和長遠發展的概念。透過這樣的價值觀,希望每個人都能為社會的持久發展努力,使每個人的努力都成為社會發展的動力。同時提到了加州紅杉的哲學觀和公司文化的融入,鼓勵每個人發揮各自的專長,互相信任、理解、包容、合作。
Thumbnail
1994年,史丹佛商學院教授James Baron與Michael Hannan兩位社會學者教授,他們認為公司會不會成功,要看公司怎麼對待員工,要是員工沒有信任感,不管產品多棒,不管顧客多忠誠,公司最終一定會倒閉。為了證明他們的想法是正確的,他們在1994年展開一項長期研究。那個時代網際網路剛剛開始
Thumbnail
1994年,史丹佛商學院教授James Baron與Michael Hannan兩位社會學者教授,他們認為公司會不會成功,要看公司怎麼對待員工,要是員工沒有信任感,不管產品多棒,不管顧客多忠誠,公司最終一定會倒閉。為了證明他們的想法是正確的,他們在1994年展開一項長期研究。那個時代網際網路剛剛開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