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世界瞬息萬變。
過去的我,從不曾將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放在心上,直到開始書寫日記,我才發現原來生活中的美好無所不在。
當我越是留心,便越能發現那些微不可察的美好時刻,它們值得被記住,也值得感謝,而我也在這些日常點滴之中,學會了讚美自己。
事實上,比起書寫日記,以往的我更習慣在筆記本上羅列那些目標過高、或想做的事有很多的「夢想清單」。
那些書寫在紙上要「減肥成功」或是「琳琅滿目的計畫」就像在對生活揮舞著空拳,如今我才明白,能帶來好的改變的,反倒是簡單的小事。
能輕易開始,並持續下去的「小成就」,才是對自己好的事,不是嗎?
📝一起來寫《辦到了日記》吧
《辦到了日記》分為兩個部分:完成的事和內省文,步驟如下:
▪️步驟一:每天記錄 1 至 3 件當天完成的事情
▪️步驟二:從每週的《辦到了日記》中選出一件事,依據以下四項要點撰寫內省文:
①事實詳情:具體寫出發生了什麼事?
②分析原因:為什麼能做到?
③內心感受:此刻有什麼實際的感受?
④下一步行動:明天起要做什麼改變?
▪️步驟三:實際執行可行的改變,持續優化行動
以問答形式回覆各個問題,我們自然就會回顧自己完成的事,並學會內省,產生「新的行動」。
📝用自我肯定代替「注意自己欠缺的部分」
心理學的研究已證實,人們會用成見看待眼前的對象,這稱為「觀察者效應」。
實際上,我們也用同樣的觀點去審視自己,覺得自己不夠好、不夠努力,下意識就陷入負面思考,並聚焦在自己「有所不足」的部分。
我們都擁有「看缺點,不看優點」的特性,而這種「還差一點」的遺憾視角,其實是潛移默化,從小就養成的慣性。
我們的人生,不見得一定要受到周圍的人所讚賞和肯定,只要自己覺得「做得比以前好」、「我很棒,也很盡力」,這樣便足夠踏實,不虛此行了!

🌈結論與感想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到?當我們擬定的計畫太遙不可及,難以執行時,很容易就會陷入拖延症,甚至還沒開始就結束了。
因此,選定可以立即付諸實行的小事,格外重要。
從去年三月開始,我為自己擬定「每週輸出一篇閱讀心得」計畫,雖然只是「小改變」,卻讓我在持續累積的過程中,看到自己成長的過程。
我們可以這麼比喻:《辦到了日記》是一種「加法思考」。
當我們能正面地解讀每一段經驗,並看見自己做得好的事,我們就能更自由地擺脫自我的苛求,讓「理想中的自己」慢慢浮現。
漸漸地,我們內在的聲音便從「懷疑能否達到的自己」,轉而成為「相信什麼都辦得到的自己」。
#辦到了日記 #閱讀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