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在新竹工作|被風吹亂頭髮的媽媽x異鄉變家鄉的心理師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採訪撰文/編輯部

傅鈺鈞,30歲,喜歡被風吹亂頭髮的媽媽。

在新竹工作的日子:「緩步,用愛陪伴自我跟孩子成長的幸福時光。」
raw-image

如果「家」是孩子的避風港,那我的避風港就是「新竹」這座城市了。

喜歡戶外攀岩和爬山的我,3年多前辭去藝文工作,神隱入家庭成為全職媽媽。目前大寶已經上幼兒園,面對剛出生的二寶,即便已經有育兒經驗,夾在嫩嬰哭聲和龐雜家務間,仍舊疲勞且手忙腳亂。

此時暫離家務,我會背著孩子出去吹吹風。新竹風大,我獨愛那種頭髮被吹亂的舒爽感覺,是其他縣市少有的。

而風裡記載著我的一切。出生、成長、求學、就業、成家生子,連往昔喜怒哀樂都能在風裡聞得到。風席捲而來的氣息很熟悉,總是貼近我心,令人覺得能安心地被擁抱或躲進歇息。

在新竹轉身就能見到家人,是種幸運。與長輩一起攜手養育下一代,讓我更有信心守護孩子們平安健康長大。感謝公婆們能幫忙顧嫩嬰,讓我們這對新手爸媽週末可以放鬆約會。如果沒有後援,新竹縣市親子館有提供托育服務,讓全職媽媽也能片刻喘息。

不過,新竹不算非常有趣的大城市,有了二寶後,在外可移動的範圍和時間更是限縮,目前最常去的地方是新竹巨城、大魯閣和竹北大遠百,期待友善親子的自然景點能再更多!

全職二寶媽最缺的就是——自由和自我。登山和溯溪的興趣、工作成就的渴望,現階段通通被迫按下暫停鍵。但擁抱孩子成長的每個步伐,仍讓我看見作為全職母親的美好。

最重要的是,全家都踏在伴我和先生平安長大的歸屬地上,無論什麼選擇都有盼望在前方。



李凱琪,38歲,異鄉變家鄉的心理師媽媽。

在新竹工作的日子:「練習平凡中見幸福,比年少時追尋新鮮刺激更令我滿足。」
raw-image

我大學畢業於紐西蘭並取得心理師執照,回台灣後短暫和家人定居在機能便利的台中市區。沒過多久,愛情來得太快就像新竹九降風,將我吹進人生地不熟的風城。結婚後,先生是園區工程師,我成了名副其實的「竹科太太」。

才剛為愛落地新竹寶山鄉,不久後嫩嬰便闖入生活,我進階成了「竹科媽媽」。新手媽媽不善育兒、不善煮,卻因著母愛大噴發,選擇離開職場,捲起袖子24小時照料嬰兒及烹飪三餐,一晃眼也四年了。

然而身在異鄉,沒朋友、沒社交機會,家裡附近沒有走得到的超市和公園,更不用說咖啡廳,中午想買個便當都很難。冬季帶孩子外出時,新竹雖相較於紐西蘭溫暖許多,但風特別大,年幼孩子和推車隨時可能噴離身邊,必須牢牢地抓緊。

面對全新的生活風景,我試圖將自己歸零,像嬰兒學步一樣,從頭開始探索這座城市。漸漸地,發現新竹為我預備的驚喜。

我喜歡帶小孩去動物園看猴子,園區的圖書館和星巴克剛好可以滿足孩子和我。目前去過的親子餐廳設施維護得都還不錯,親子館也是育兒好去處,還有保母協會可以借玩具,多少能協助分擔全職媽媽的工作內容。

孩子從襁褓中到自己跨大步走,現在有時換他們陪我探索城市。我們手牽手逛週末市集、找到喜歡的咖啡店、在全新的公園野餐,或是週末早上全家慢慢享用早午餐後,一起在交大樹蔭下散步。每一次的際遇和發現,都像拆禮物般地充滿驚喜。

雖然每天鍛鍊耐心面對婚姻溝通,還得自我覺察和梳理孩子的崩潰情緒,幸運的是,在這座城市裡認識了許多同樣用心顧家的媽媽,也摸索出安定的生活步調。

偶爾週六回台中探望家人後,內心竟然會浮現:「好期待明天要回新竹了,我的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新竹日常 Wind Read
21會員
32內容數
《新竹日常》Wind Read 是你的——風城閱讀器。我們採集新竹生活小驚喜、挖掘小人物大故事,製作成一份禮物送給你。這份禮物你將摸得到生活、歷史、文化、記憶,以及新竹長出來的職人。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大雨下著下著,我與孩子站了40分鐘,不禁思考,我到底在堅持什麼?
Thumbnail
大雨下著下著,我與孩子站了40分鐘,不禁思考,我到底在堅持什麼?
Thumbnail
透過文學家與心理專家,探討母愛。接納母親的人性。破解母親角色與收回錯誤的投射,一起走出不被愛的孩子困境。
Thumbnail
透過文學家與心理專家,探討母愛。接納母親的人性。破解母親角色與收回錯誤的投射,一起走出不被愛的孩子困境。
Thumbnail
這是關於一個在學業和家庭責任間掙扎的人,通過處理自己的情緒和需求,最終找到內心的平靜和感到滿足的故事。
Thumbnail
這是關於一個在學業和家庭責任間掙扎的人,通過處理自己的情緒和需求,最終找到內心的平靜和感到滿足的故事。
Thumbnail
我們即使是孩子的母親,於陪伴孩子生活過程中,同時也正對這社會有所貢獻。
Thumbnail
我們即使是孩子的母親,於陪伴孩子生活過程中,同時也正對這社會有所貢獻。
Thumbnail
母親節快到了,這星期跟大家一起介紹母親有關的好書! 媽媽這個名詞,好像附帶很多責任。要讓孩子健康快樂、要為孩子遮風擋雨、要為孩子棉乾絮濕......
Thumbnail
母親節快到了,這星期跟大家一起介紹母親有關的好書! 媽媽這個名詞,好像附帶很多責任。要讓孩子健康快樂、要為孩子遮風擋雨、要為孩子棉乾絮濕......
Thumbnail
                                       在輔導協談的工作中,透過內在醫治及靈修操練,在個案的原生家庭以及受傷的童年經驗裡看見父母的形象、屬於女性的故事。
Thumbnail
                                       在輔導協談的工作中,透過內在醫治及靈修操練,在個案的原生家庭以及受傷的童年經驗裡看見父母的形象、屬於女性的故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