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 技術已備齊,真正拖慢企業整合腳步的,不是科技本身,而是人資部門欠缺資料基礎、流程整合與推動執行的領導力。圖片來源:canva
「我們現在擁有最好的 HR 科技,但我們卻無法真正發揮它的價值。」Mercer 全球人資轉型領導人 Jason Averbook說道。
這句話,道出當前人資科技的最大困境。
這幾年,AI 席捲企業營運的各個角落,人資部門也被賦予了兩大任務:一是將 AI 整合進自身工作流程;二是成為全公司 AI 落地的推手。但根據顧問公司 Mercer 的調查,有高達 56% 的 HR 團隊坦言,他們對自己的科技優化成效沒有信心,只有 4% 認為現有系統足以發揮最佳效能。這不只是技術問題,更是信心危機。
是技術不夠強?還是人資部門準備不足?
許多企業人資長曾經對 AI 抱持高度期待,但實際導入後,卻發現成效差強人意。Mercer 全球 HR 轉型領袖 Jason Averbook 指出,這並非 AI 本身的問題,而是企業的資料與流程沒準備好,導致 AI 沒有「發揮空間」。
不少人資團隊常常一窩蜂導入各種「新奇亮眼的工具」,卻沒先確保資料完整性與流程基礎。例如資料散落在不同系統中,缺乏統一的管理架構,一邊上線新工具、一邊倉促前進,最後發現功能沒用好、效果不好,再也提不起信心繼續導入。
真正該做的,不是追 AI 潮,而是回頭補這三件事
作為 HR,同時扮演使用者與推動者角色,我們必須跳脫「導入新工具就會變好」的迷思,從組織根基思考:
1. 資料是 AI 的燃料,先清資料再談技術
企業若沒有一致、乾淨、即時的資料,AI 再強都只是空轉。HR 部門應該重新盤點組織的人事系統、績效資料、學習紀錄,建立可供 AI 學習與運算的資料環境。
2. 建立實驗文化,而非一昧追求 KPI
很多 HR 導入科技時壓力很大,擔心沒成效會被質疑。事實上,AI 導入本就該從小規模試點做起,建立回饋迴路與優化機制,而不是「一用就要成」。
3. 讓人資成為 AI 的策略推動者
AI 不該只是工具,而應與人才策略連動。HR 若能與業務部門共同設計 AI 導入場景,例如:用 AI 協助內部人才盤點、或強化新進人員學習歷程,才真正能創造「組織價值」。
技術不缺,缺的是願意「捲起袖子」的領導力
現在的問題不是 HR 沒有工具,而是缺乏用對工具、持續優化的決心。Mercer 報告顯示,只有 37% 的團隊會定期更新資料與系統,比去年還少 6 個百分點。這代表導入 AI 的熱潮已退,而留下的,是對執行力的檢驗。
導入 AI,不能只是 CTO 或資訊部門的任務,HR 領導人更應成為橋樑──理解技術語言,也理解人才需求,將科技轉化為實質的文化與績效改變。
看到這裡,你是否有收穫呢?你也是在思考如何把 AI 真正導入人資工作嗎?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所幫助,請分享給你的同事或人資朋友!
歡迎追蹤我的部落格,我將定期分享人資 × 數位轉型的觀察、趨勢與實務案例,幫助你在快速變動的職場裡,站穩腳步、看清方向!最後,別忘了點個愛心支持這篇文章,你的小小鼓勵,就是我持續創作的最大動力!
我是Br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