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黃仁勳曝AI衝擊!企業人資若不改變,恐被時代淘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AI 正在顛覆職場規則

在今年的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1(CES)上,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提出了一個讓人不可思議的觀點:未來的 IT 部門將肩負起管理 AI 助理 ( AI agent ) 的重任,就像現在的人力資源部門管理員工一樣。

想像一下,可能不久後,你就會看到 IT 部門不再只負責修理伺服器或解決bug,而是帶領一整隊「數位員工」,高效運作。這不再是科幻電影,而是一個正在成形的現實!


AI 助理 ( AI agent ) 帶來的契機及問題

根據 Criteria 技術長 克里斯·達登預測2,到 2025 年,將有 30% 的企業使用數位員工並帶來貢獻,"它們"不僅能完成例行工作,還能協助解決高層次問題。

這些所謂的「數位員工」會以不可思議的速度進入職場,從處理繁雜的日常任務到解決複雜的客戶問題,它們的角色越來越重要,但同時這也給企業帶來新的挑戰

  • 技術適配問題:AI 助理需要不斷更新與企業文化和政策匹配的語言和行為模式。
  • 心理影響問題:現有員工可能因 AI 助理的引入感到壓力,甚至質疑自身價值。
  • 跨部門合作需求:傳統 IT 與人資部門需要深度融合,才能有效管理數位與人類資源的協作。


專家觀點

黃仁勳指出,IT 部門將負責 AI 助理的「入職培訓」,例如學習企業專屬詞彙、遵守公司政策、並理解產品開發方向,這代表 IT 的角色將從單純的技術支持,進化為管理整個數位員工隊伍的核心。

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副教授 克里斯汀·莫瑟則提醒,AI 助理初期的導入可能對員工心理產生負面影響,需要企業領導者以同理心面對

Phenom 副總裁克里夫·尤科維茲 補充說,AI 助理的成功管理應該由 IT 與人資共同協作,確保技術的應用真正與業務目標一致,並減少對員工的心理衝擊。

以上觀點都指出,人資管理者需要具備更多 AI 技術知識。同時,未來的主管,尤其是IT相關領域的管理者,必須更加善於管理員工與AI助理。


AI 助理時代的人資新挑戰

AI 助理的應用雖為企業帶來無限可能,但導入過程中需考量的不僅是技術層面的挑戰,更包括對員工心理和企業文化的影響。專家指出,AI 技術的廣泛採用需要時間,而其初期實施可能對員工體驗帶來負面影響。因此,企業需以更周全的策略應對這場變革。

IT 部門雖在技術上佔優,但未必充分了解 AI 助理對人力資源運營的深層影響。這就需要 IT 與人資部門攜手合作,共同確保 AI 技術的應用能與組織需求高度匹配,同時避免對現有員工士氣和協作氛圍造成損害。

未來,企業領導者將肩負更大的責任,他們不僅需要精通技術,還需具備整合人類與數位資源的能力。建立新的工具與知識體系,將是人資領導者應對數位化浪潮的關鍵一步。

看到這裡,你是否也開始思考,未來是否準備好迎接這場職場變革?未來的工作場域不再只是人力的競技場,數位員工的加入將成為不可忽視的一部分。

希望這次的內容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 請不吝分享給你的朋友! 若有任何人資相關問題,歡迎在底下留言。我會定期分享更多人資管理、職場文化和企業培訓實用的文章。最後,也請給這篇文章一顆愛心,你的支持是我創作的最大動力!

我是 Brown。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人資行不行│布朗的沙龍
33會員
44內容數
想成為企業不可或缺的人資專家?掌握勞基法、招募策略、績效管理、AI 趨勢與假期工時規範,本專題一次帶你一次掌握!讓你在人資職涯更進一步!
2025/03/06
企業面臨AI人才外流危機!本文探討AI人才跳槽趨勢,分析企業如何培養AI人才、將AI應用於實際工作中,並提供具體方法留住AI人才,包含提供AI相關學習機會、將AI技能與職涯發展連結,以及營造支持AI發展的公司文化。
Thumbnail
2025/03/06
企業面臨AI人才外流危機!本文探討AI人才跳槽趨勢,分析企業如何培養AI人才、將AI應用於實際工作中,並提供具體方法留住AI人才,包含提供AI相關學習機會、將AI技能與職涯發展連結,以及營造支持AI發展的公司文化。
Thumbnail
2024/12/22
在快速變化的職場中,人資面臨著如何有效傳達員工需求給老闆的挑戰。文章探討了溝通的技巧,包括用數據支持提案與具體解決方案,以說服高層使其更理解員工的需求,從而提升企業文化和員工滿意度。瞭解兩者的認知落差,並以員工需求作為出發點,能讓提案更具說服力。這篇文章提供實用的策略,幫助人資專業人士有效推動變革。
Thumbnail
2024/12/22
在快速變化的職場中,人資面臨著如何有效傳達員工需求給老闆的挑戰。文章探討了溝通的技巧,包括用數據支持提案與具體解決方案,以說服高層使其更理解員工的需求,從而提升企業文化和員工滿意度。瞭解兩者的認知落差,並以員工需求作為出發點,能讓提案更具說服力。這篇文章提供實用的策略,幫助人資專業人士有效推動變革。
Thumbnail
2024/12/15
隨著AI技術的快速發展,企業的人資部門正經歷前所未有的變革。AI不僅提高了人才招募的效率,還能改善員工關係和績效管理。企業必須重視AI導入的關鍵,尤其在員工培訓及心態轉變上,以確保在這場人資革命中不被淘汰。本文將探討如何有效利用AI技術來提升人力資源管理的效能,並提供相關建議。
Thumbnail
2024/12/15
隨著AI技術的快速發展,企業的人資部門正經歷前所未有的變革。AI不僅提高了人才招募的效率,還能改善員工關係和績效管理。企業必須重視AI導入的關鍵,尤其在員工培訓及心態轉變上,以確保在這場人資革命中不被淘汰。本文將探討如何有效利用AI技術來提升人力資源管理的效能,並提供相關建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輝達(NVIDIA)創辦人黃仁勳,不僅是人工智能(AI)革命的領軍人物,更處於涵蓋文化、連結東西方科技生態的關鍵地位。他的台裔背景、全球視野與對未來科技的執著,使他成為Al時代的引領者。他的文化影響力、科技貢獻、對台灣的意義,以及其個人特質與挑戰,都值得各行各業的人都來認識他。
Thumbnail
輝達(NVIDIA)創辦人黃仁勳,不僅是人工智能(AI)革命的領軍人物,更處於涵蓋文化、連結東西方科技生態的關鍵地位。他的台裔背景、全球視野與對未來科技的執著,使他成為Al時代的引領者。他的文化影響力、科技貢獻、對台灣的意義,以及其個人特質與挑戰,都值得各行各業的人都來認識他。
Thumbnail
NVIDIA 2025 GTC大會重點剖析:黃仁勳的AI工廠預言、Blackwell架構的40倍效能提升、矽光子技術的資料中心革新、AI推理需求大爆發、機器人時代來臨,以及企業AI轉型策略。阿峰老師帶你深入瞭解AI趨勢,掌握AI商機。
Thumbnail
NVIDIA 2025 GTC大會重點剖析:黃仁勳的AI工廠預言、Blackwell架構的40倍效能提升、矽光子技術的資料中心革新、AI推理需求大爆發、機器人時代來臨,以及企業AI轉型策略。阿峰老師帶你深入瞭解AI趨勢,掌握AI商機。
Thumbnail
不管你是不是科技迷,最近應該都聽過「黃仁勳」這個名字吧? 他可是現在最火紅的科技大佬,創辦了全球知名的晶片公司輝達(NVIDIA),更是AI領域的領頭羊。 你可能已經知道,2024年6月,輝達的市值甚至超越了微軟,登上全球第一的寶座,這也讓大家更清楚看到輝達在AI世界的影響力有多大。
Thumbnail
不管你是不是科技迷,最近應該都聽過「黃仁勳」這個名字吧? 他可是現在最火紅的科技大佬,創辦了全球知名的晶片公司輝達(NVIDIA),更是AI領域的領頭羊。 你可能已經知道,2024年6月,輝達的市值甚至超越了微軟,登上全球第一的寶座,這也讓大家更清楚看到輝達在AI世界的影響力有多大。
Thumbnail
黃仁勳預言未來每人都有自己AI導師 背景介紹 在最近的訪談中,英偉達(NVIDIA)CEO黃仁勳預測,未來每個人都將擁有自己的AI導師,這一變革將徹底改變我們的學習和工作方式。他強調,AI技術的迅速發展使得知識的獲取變得更加便捷和高效,這不僅能降低學習的門檻,還能提升個人的生產力和創造力。 A
Thumbnail
黃仁勳預言未來每人都有自己AI導師 背景介紹 在最近的訪談中,英偉達(NVIDIA)CEO黃仁勳預測,未來每個人都將擁有自己的AI導師,這一變革將徹底改變我們的學習和工作方式。他強調,AI技術的迅速發展使得知識的獲取變得更加便捷和高效,這不僅能降低學習的門檻,還能提升個人的生產力和創造力。 A
Thumbnail
人稱AI教父的黃仁勳,在2025年1月又回到台灣,這次是為了參與輝達台灣公司的尾牙,以及數個合作的科技大廠相聚,又再次掀起媒體一片追逐,由於黃仁勳的親民,也引起台灣人像追星般的追逐與爭取合照、簽名,AI教父幾乎是來者不拒,這讓我想起多年前,在輝達尚未切入AI硬體設計時,也還是個不算大的公司時,在一個
Thumbnail
人稱AI教父的黃仁勳,在2025年1月又回到台灣,這次是為了參與輝達台灣公司的尾牙,以及數個合作的科技大廠相聚,又再次掀起媒體一片追逐,由於黃仁勳的親民,也引起台灣人像追星般的追逐與爭取合照、簽名,AI教父幾乎是來者不拒,這讓我想起多年前,在輝達尚未切入AI硬體設計時,也還是個不算大的公司時,在一個
Thumbnail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曝AI助理未來可能快速進入職場,為企業帶來效率提升的同時,也帶來技術適應、員工心理影響和跨部門合作等挑戰。本文探討了AI助理導入的契機與問題,專家建議IT和人資部門需緊密合作,共同管理數位員工,並關注員工心理,才能順利迎接職場變革。
Thumbnail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曝AI助理未來可能快速進入職場,為企業帶來效率提升的同時,也帶來技術適應、員工心理影響和跨部門合作等挑戰。本文探討了AI助理導入的契機與問題,專家建議IT和人資部門需緊密合作,共同管理數位員工,並關注員工心理,才能順利迎接職場變革。
Thumbnail
Business Insider 週四(10 月 24 日)報導,輝達(NVIDIA Corporation)執行長(CEO)黃仁勳在印度孟買所舉行的 10 月人工智慧(AI)高峰會上表示,AI 目前還不具備取代人類的能力,但 AI 可能將 20-50% 的工作內容效率提升了 1,000 倍。
Thumbnail
Business Insider 週四(10 月 24 日)報導,輝達(NVIDIA Corporation)執行長(CEO)黃仁勳在印度孟買所舉行的 10 月人工智慧(AI)高峰會上表示,AI 目前還不具備取代人類的能力,但 AI 可能將 20-50% 的工作內容效率提升了 1,000 倍。
Thumbnail
近期黃仁勳來台,台灣開始瘋 AI,連前任宏碁董事長施振榮也呼籲政府發放「全民 AI 學習券」,AI 似乎成為一種流行用語。 確實,隨著 Chatgpt 的問世,人工智慧取得跨時代的進步,許多相關軟體發明大大縮短了人們工作的時間。 回到這個老掉牙的問題,AI 是否會取代人資呢?
Thumbnail
近期黃仁勳來台,台灣開始瘋 AI,連前任宏碁董事長施振榮也呼籲政府發放「全民 AI 學習券」,AI 似乎成為一種流行用語。 確實,隨著 Chatgpt 的問世,人工智慧取得跨時代的進步,許多相關軟體發明大大縮短了人們工作的時間。 回到這個老掉牙的問題,AI 是否會取代人資呢?
Thumbnail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在臺大體育館演講,揭露了未來幾年新產品的開發計劃,包括下一代GPU平臺Rubin的預告、推論微服務NIM的發布以及在氣候預測領域的應用。演講中,黃仁勳也提及數位人AI技術的運用和潛力,以及與合作夥伴的合作。未來展望和新產品的揭露顯示著輝達對於AI技術發展的積極態度。
Thumbnail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在臺大體育館演講,揭露了未來幾年新產品的開發計劃,包括下一代GPU平臺Rubin的預告、推論微服務NIM的發布以及在氣候預測領域的應用。演講中,黃仁勳也提及數位人AI技術的運用和潛力,以及與合作夥伴的合作。未來展望和新產品的揭露顯示著輝達對於AI技術發展的積極態度。
Thumbnail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康弘昌、韓羽婕/台北報導 年度重點活動加上迎接里程碑,中華人力資源管理協會(CHRMA)今(8)日舉辦「40周年慶 x 2023人資高峰會」,除了人資議題專題演說,還有各分項論壇主題精彩分享。中華人力資源管理協會理事長薛光揚指出,AI對企業管理產生了重大變動,希望透
Thumbnail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康弘昌、韓羽婕/台北報導 年度重點活動加上迎接里程碑,中華人力資源管理協會(CHRMA)今(8)日舉辦「40周年慶 x 2023人資高峰會」,除了人資議題專題演說,還有各分項論壇主題精彩分享。中華人力資源管理協會理事長薛光揚指出,AI對企業管理產生了重大變動,希望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