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你創作,是為了賺錢;最終你賺錢,是為了創作。Dan Koe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這句話出自 Dan Koe 的書《Purpose & Profit》。

簡短有力,卻道出了創作歷程中,那種從現實出發、最終轉向精神的轉變結構,也揭示了物質與精神之間並非對立,而是彼此穿越的關係。

或許有些人會認為,精神性的追求應該超脫於物質之外,彷彿只有那些不為錢所動、不被現實羈絆的人,才配談什麼使命與價值。

但 Dan Koe 的觀點是👇

所有動機,在真正建立起一種對生命的掌控感之前,都不得不穿越物質的門戶。也就是說——精神性,是在物質的具體脈絡中逐步形成的。

他甚至直白地說:一切追求,在形成哲學意義上的掌控感之前,都是物質性的。即使你自認是在追求理想、幫助他人、實踐價值,那背後很可能仍是一種對安全感、控制感的渴望,只是被換了語言和包裝。

這不是貶低動機的價值,而是提醒我們:不要急著跳過真實。

因為唯有承認「我想賺錢」、「我想被看見」、「我想過得更好」這些慾望,才能真正開始轉化它們。

我特別認同這個觀點,它讓我們可以從一個更寬容、也更務實的地方出發。從那些正在吸引你、甚至讓你有點羞於承認的慾望裡,去找出真正的驅動力。

Koe 書中提到一個例子🏎️有人因為想買豪車而著迷,後來卻開始研究車的設計、結構,甚至進一步進入相關產業。最初是一時衝動,最後成了一種職業的轉向。


我的理解與觀察

內在信念與外在現實並不是對立的,而是彼此反映、彼此塑造的。

馬斯洛說得很清楚:當人連基本生活都顧不了時,很難期待他會去追求什麼「自我實現」。創作也一樣——不是沒有理想,是大腦沒空間思考它。

這也不代表你得先賺到一個安全數字才有資格開始。更準確地說,是你要在某種程度的穩定裡,產生一種「我有選擇」的感覺。因為創作,本質上就是在不確定中做選擇——而要做選擇,得先感覺自己不是被逼著走的人。

行為經濟學家 Daniel Kahneman 和 Amos Tversky 曾提出「前景理論」,其中一個核心概念是:人對損失的反應,遠比對獲得更強烈。這就是所謂的「損失厭惡」——你失去一萬元的痛,會大於你賺到一萬元的喜悅。

這解釋了為什麼很多創作者卡在起點,是因為大家太清楚風險長什麼樣——投入時間、資源,卻可能換來一場空。當你沒有風險緩衝(無論是金錢還是心理承受力),你自然會避開那些「短期內看不出結果」的事。這很人性,也很合理。

你得有點空間,可以先嘗試、先看、先做,而不是一開始就要求它能證明什麼。而這樣的空間,既來自現實,也來自你願不願意給自己一點容錯的餘地。所以,我們需要給自己一個更新的容許:你可以從現實出發,也可以為了錢開始——只要你帶著覺察,這條路會引你走得更深。

我越來越相信可以不用先找到熱愛才開始行動。在我們邊走邊問、邊做邊辨認,熱愛的邊界,是在行動與反思中一點一點被勾勒出來的。

而這裡,「覺察」是關鍵。

你是否能在做完一件事後,停下來問自己:這東西為什麼吸引我?它喚醒的是什麼?我是真的想深入,還是又在被期待牽著走?在這個過程中什麼是真正的滋養?而做什麼又對我是一種消耗?

很多人會說:「我只是想賺錢」、「我只是想紅」,彷彿這樣的欲望說出口就不夠高尚。但如果你願意在行動之後,多問自己一層:這東西為什麼讓我著迷?它喚醒了我哪個部分?你會發現,那些所謂的「表面動機」,其實經常藏著你尚未認識的渴望。

這時候,覺察是為了追蹤這背後的吸引,是我真心想深耕的,還是只是一種對缺乏掌控的補償?它是「呼喚」,還是「逃避」?

心理學研究指出,行動會產生反饋,而這些反饋會調整我們的動機結構。如果你夠敏感,就能從那些具體的互動中辨認出——哪一種工作方式讓你進入心流?什麼樣的狀態讓你感覺到自己正在成長?

可以問問自己:哪件事,做著做著讓你忘了時間,哪種場景下,你感覺有一種篤定的自信?這些才是線索,真正的熱愛,往往就藏在這種微小的感覺裡。


📘Dan Koe 是近年少數能把「創作、商業與哲學」融合得有思辨、也有實用的人。他常常在問一個更大的問題:在這個資訊噪音爆炸的時代,我們要怎麼活得清楚,又不被困在系統裡?

從自由職業、內容創作、到打造自己的數位產品,他專注在怎麼用創作,把你活成一個可以持續運作的系統。他的電子報《The Koe Letter》有超過 17 萬訂閱,寫作課、個人品牌課都賣得很好,但你不會覺得他在賣東西。

我會在這個系列裡,繼續分享 Dan Koe《Purpose & Profit》中那些關於動機、掌控感、身份轉變與創造力之間的觀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umi的天賦煉金沙龍
9會員
8內容數
哈囉,歡迎來到我的沙龍🎇 這裡是「覺察×天賦×生命智慧」的實驗場。 • 深度洞察:每週分享微光覺察練習與哲思啟發 • 實戰演練:手把手示範覺察、創作和商業落地 • 社群互動:打卡回報、問題討論、心得交換 • 智慧精選:生命法則、心靈工具、熱愛轉化案例 我們不只拆解內在推力,更一起探索生命本質、轉化行動能量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人與財富之間的互動關係,以及財富的真正意義。透過比喻機器人的角色,來探討人在賺錢過程中的無意識行為。文章提出了對於賺錢邏輯的思考和反思,以及對人生觀的探討。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人與財富之間的互動關係,以及財富的真正意義。透過比喻機器人的角色,來探討人在賺錢過程中的無意識行為。文章提出了對於賺錢邏輯的思考和反思,以及對人生觀的探討。
Thumbnail
#### 心態 創業總被人們神話,大家往往把創業者描繪成追求夢想,或者為了家人和小孩而奮鬥的英雄。但說到底,創業最根本的動機就是為了賺錢(賭一把)。畢竟,沒有人會嫌錢少然後決定創業吧?也沒有人僅僅為了花錢而投身商海。那些看似高尚的創業動機,實際上或多或少都夾雜著對財富的渴望。
Thumbnail
#### 心態 創業總被人們神話,大家往往把創業者描繪成追求夢想,或者為了家人和小孩而奮鬥的英雄。但說到底,創業最根本的動機就是為了賺錢(賭一把)。畢竟,沒有人會嫌錢少然後決定創業吧?也沒有人僅僅為了花錢而投身商海。那些看似高尚的創業動機,實際上或多或少都夾雜著對財富的渴望。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賺錢意義與人生觀的文章,分享賺錢的意義、背後的目的。賺錢可以帶來滿足感、成就感、自主、專精 等等,賺錢不僅是為了照顧自己,更是能有力量回饋與貢獻。分享我的想法和反思,以及對未來的努力方向。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賺錢意義與人生觀的文章,分享賺錢的意義、背後的目的。賺錢可以帶來滿足感、成就感、自主、專精 等等,賺錢不僅是為了照顧自己,更是能有力量回饋與貢獻。分享我的想法和反思,以及對未來的努力方向。
Thumbnail
「事業的本質,是『願力』。 是為了來達成此生的願。」 “在事業中,實現願力“ 事業本身,其實是一個「包裝」 最大的核心重點一直不是金錢,畢竟始終能活就好 而是能否發揮自身所長、甚至從事得以「內在喜悅」(以獲得能量)的事的過程中, 以成就此生的心願/來世願力。包括....與
Thumbnail
「事業的本質,是『願力』。 是為了來達成此生的願。」 “在事業中,實現願力“ 事業本身,其實是一個「包裝」 最大的核心重點一直不是金錢,畢竟始終能活就好 而是能否發揮自身所長、甚至從事得以「內在喜悅」(以獲得能量)的事的過程中, 以成就此生的心願/來世願力。包括....與
Thumbnail
《跟錢好好相處》讓我重新思考錢的意義及自己追求的是什麼?這本書不只是談論理財,書中透過計算生命能量的過程中,進一步省思自己花了很多的時間在工作上,實際上賺到的錢不是真正的收入。因此這本書不只是談錢,進一步衍生談到工作的關係。當我們能夠深刻的省思後,或許內心就會有真正的「自由」。
Thumbnail
《跟錢好好相處》讓我重新思考錢的意義及自己追求的是什麼?這本書不只是談論理財,書中透過計算生命能量的過程中,進一步省思自己花了很多的時間在工作上,實際上賺到的錢不是真正的收入。因此這本書不只是談錢,進一步衍生談到工作的關係。當我們能夠深刻的省思後,或許內心就會有真正的「自由」。
Thumbnail
有的人看起來似乎毫不費力,就能吸引到成功、富足和成就,有的人則是歷經千辛萬苦,才能嶄露頭角,而有的人認為富貴是有錢人的權利,總為自己的不行動,找藉口推諉。 為什麼會這樣呢?非凡與平凡的主要差別,在於是否能理解「思想的創造力量」。 一個人能夠在想像中創造的事情,沒有什麼是不能實現的,我們所
Thumbnail
有的人看起來似乎毫不費力,就能吸引到成功、富足和成就,有的人則是歷經千辛萬苦,才能嶄露頭角,而有的人認為富貴是有錢人的權利,總為自己的不行動,找藉口推諉。 為什麼會這樣呢?非凡與平凡的主要差別,在於是否能理解「思想的創造力量」。 一個人能夠在想像中創造的事情,沒有什麼是不能實現的,我們所
Thumbnail
在行動經濟學上,花力氣就是成本,學習技術是受到利益和成本平衡所推動,惰性是深深烙印在我們的本性上。 觀察我在一個小時的寫作時間裡看了幾次電子郵件,可以合理推論,這是一種想要逃避的慾望,也可以說持續寫作所需要的自制力,高於我能輕易動用的自制力。心流: 一個完全不花力氣得專注狀態,你深陷其中,完全
Thumbnail
在行動經濟學上,花力氣就是成本,學習技術是受到利益和成本平衡所推動,惰性是深深烙印在我們的本性上。 觀察我在一個小時的寫作時間裡看了幾次電子郵件,可以合理推論,這是一種想要逃避的慾望,也可以說持續寫作所需要的自制力,高於我能輕易動用的自制力。心流: 一個完全不花力氣得專注狀態,你深陷其中,完全
Thumbnail
生意人本著賺錢的初衷,走過艱辛的公司草創期,發展到一定規模的時候,有的人會加碼資金和生產設備,讓公司持續壯大領先同業。有的人卻選擇稍作停頓,不再汲汲營營追求營業額的成長,反而思考回饋社會的可能。 只要身體健康,世間財永遠賺不完,因為賺不完所以也帶不走,只能留在世間享用,有點像玩具鈔,離開遊戲規
Thumbnail
生意人本著賺錢的初衷,走過艱辛的公司草創期,發展到一定規模的時候,有的人會加碼資金和生產設備,讓公司持續壯大領先同業。有的人卻選擇稍作停頓,不再汲汲營營追求營業額的成長,反而思考回饋社會的可能。 只要身體健康,世間財永遠賺不完,因為賺不完所以也帶不走,只能留在世間享用,有點像玩具鈔,離開遊戲規
Thumbnail
🟧隨筆,花掉的錢都會自己流回來,賺錢的目的不是為了存更多錢,而是要讓自己活得更自由! 過去我們總是把金錢和幸福畫上等號,認為越有錢越能夠有幸福感 但現實是你有沒有想過,自己對於金錢的幸福感究竟有多少? 比較總是會讓你持續走在追逐財富的路,而永遠
Thumbnail
🟧隨筆,花掉的錢都會自己流回來,賺錢的目的不是為了存更多錢,而是要讓自己活得更自由! 過去我們總是把金錢和幸福畫上等號,認為越有錢越能夠有幸福感 但現實是你有沒有想過,自己對於金錢的幸福感究竟有多少? 比較總是會讓你持續走在追逐財富的路,而永遠
Thumbnail
在資本主義世界中,賺錢是生活的基本需求。本文介紹瞭如何以商品思維和產品思維來生存和賺錢,強調了多元化學習技能的重要性,並提供相應的具體建議。
Thumbnail
在資本主義世界中,賺錢是生活的基本需求。本文介紹瞭如何以商品思維和產品思維來生存和賺錢,強調了多元化學習技能的重要性,並提供相應的具體建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