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自己的收入,與身邊其他人越差越遠,內心其實有無限的挫折。
但我同時又自我懷疑自己是否能力就到此為止?
最近心理學的頻道頻繁播出理財相關的節目,每一個節目都讓我反感到不行……因為跟錢相關的東西,我都不想碰。
好像談到錢,整個人會變低俗,也或許是我也深信自己是個與錢無緣的人。
所以一邊羨慕著錢,又一邊不願意談錢與賺錢。
其實追根究底,是我完全不曉得自己要怎麼做才能賺到我滿意的收入。
甚至我其實深信我根本做不到。
這種如此深沉的枷鎖,我想應該也毫無例外地是來自我的原生家庭。
我的父親就是這樣想法的人,因此每當我跟他說我想多賺點錢,他回覆我的第一句話便是:「你不可能啦,麥肖想。」
可是為什麼其他人可以,我就不行?
父親會說:「他們跟你不一樣,他們有能力,但你沒有。」
很不幸地,我嫁到了與父親個性幾乎一樣的老公。
原本以父親為榜樣、一心只想逃離母親的我,還以為我終於嫁對人了,可是每當我努力想多賺點錢,多學習一點新技能,老公便會說:「你不可能啦,你沒這個能力。」
一開始我以為我不會被影響,但直到多年後我成了懶骨頭成天玩遊戲浪費生命,才在某一刻恍然我已在不知不覺間,對生命的目標失去熱忱、對自己的能力完全喪失信心。
離婚至今已三年半,我越來越能明白自己當初為何選擇了離婚,也很慶幸自己離了婚。
我在最近的自我探索中,也逐漸深刻明白,我的內在潛意識是如何把父親的言語奉為聖旨般的存在,他說的每一句話,我都無意識在強迫自己認同。
因此我會如此排斥理財相關的知識、排斥賺錢,深層的原因應該是我不願意違抗父親的想法。我深信父親說的,我沒能力,也與賺錢無緣。
違抗父親的信念,意指我要打破從小支撐著我長大的生存方式,我從小母親情緒不穩定,父親的想法是我在茫茫大海的唯一知道且熟悉的浮木,捨棄掉這些,就變成我彷彿要重新塑造自己。
我不曉得自己會變什麼,也為此感到極度不安。
我是否真的有能力賺錢?
不去試試看怎麼知道?
如果試了失敗反而欠了一屁股債怎麼辦?
有沒有可以不欠債也能賺錢的方式?
如果失敗了,代表我的能力還有待加強,而不是我完全不行與沒有能力。
我想,我近期在療癒自己的過程,看見了非常多關於父親有毒的言語對我的影響到底有多大——關於面對他人的恐懼感,關於我對這世界的不安全感、在職場上總情緒反應過大等等。
我只想為這些的種種哀悼,然後也為自己的原生家庭不只無法提供我賺錢的管道,也不支持,甚至還落井下石說我沒能力這些事情哀悼,活在這樣的環境中,若沒有覺察與覺悟,重新嘗試為自己重塑自信心、打破思維自行跌跌撞撞想辦法賺錢的話,根本就只能廢一輩子。
是啊,我就是一個被父母毀掉的孩子。
我今天想為自己的這件事哀悼,可憐的我自己,辛苦了,在接下來的日子,我也仍暫時不想回家了。
這份不想回家的心情,其實是健康的情緒,是長久以來飽受壓抑和強迫我自己接受扭曲價值觀而自我毀壞的我,在自我療癒的過程中,對這個家的父母釋放的健康的憤怒情緒。
我要保護自己、我要為自己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我不會再允許任何人傷害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