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總是口乾舌燥,喝再多水也不解渴。」
「體重在短短一個月內掉了三公斤,卻沒有刻意減肥。」
這些看似日常的小變化,可能是身體在發出警訊,提醒我們注意血糖的變化。
🧠 為什麼糖尿病會讓你變「渴」又變「瘦」?
當身體內的血糖過高,卻無法有效進入細胞提供能量時,細胞會誤以為能量不足,啟動「飢餓反應」:
- 分解脂肪與肌肉以獲取能量 → 體重下降
- 多餘的血糖經由腎臟排出 → 小便變多
- 因為尿多導致水分流失 → 感到口渴
這就是糖尿病經典的「三多一少」:
吃多、喝多、尿多,體重減少
然而,許多熟齡朋友在初期並不會感到「吃多」,反而是覺得「胃口差、容易疲倦」,這就更容易忽略了。
📊 糖尿病初期的常見症狀

💬 小故事:原本以為是更年期,其實是糖尿病初期
林小姐(63歲)這幾個月總是覺得「很渴、很累」,加上晚上尿很多,一開始以為是更年期影響荷爾蒙。
她還以為自己「變瘦」是好事,直到有一天健康檢查報告顯示空腹血糖超過150、糖化血色素7.5%,確診第二型糖尿病。
後來她說:「原來不是年紀的問題,是我身體早就出聲音了!」
🧪 快速互動檢查表:你有糖尿病風險嗎?

✅ 勾選3項以上 → 建議儘快安排血糖檢查
✅ 若空腹血糖超過126或糖化血色素超過6.5% → 請依醫師指示進行糖尿病管理
🛠️ 初期糖尿病的日常調整建議
✅ 飲食三大原則:
- 控制總糖量與碳水攝取:避免果汁、甜食、精緻白米飯
- 多吃蔬菜+適量蛋白質:有助穩定血糖曲線
- 三餐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配合飯後快走最有效
✅ 運動建議:
- 每週150分鐘中強度活動(快走、騎腳踏車)
- 每次運動30分鐘,最好餐後1小時內進行
- 均衡訓練肌力與耐力,有助提升胰島素敏感度
✅ 每月自我監測:
- 定期量體重、腰圍、血壓
- 使用居家血糖機追蹤空腹與飯後血糖
- 若有醫師指示服藥或胰島素,記得搭配紀錄血糖變化
👨⚕️ 哪些情況需馬上看醫生?
- 空腹血糖連續超過130 mg/dL
- 體重急降超過5公斤合併無力、脫水
- 小便泡泡多+泡泡久不消 → 疑蛋白尿
- 視力模糊+腳麻手麻 → 疑糖尿併發神經病變
- 傷口、牙齦或泌尿道反覆感染
📌 記得:「糖尿病可怕的不是血糖高,而是你沒發現它已經發生,或一直拖著不處理。」
🧾 小結:今天你該記住這三件事!
- 突然口渴、尿多、體重變化大,可能是糖尿病的早期訊號,千萬別只當作「天氣熱」「老化」
- 「三多一少」之外,還要注意模糊視力、疲倦感與反覆感染
- 及早檢查血糖、調整生活方式,是避免糖尿病惡化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