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從上帝(使徒行傳4:1-22)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經文脈絡:

上週使徒行傳3章11~26節,敘述彼得在聖殿傳講悔改信息,盼望以色列同胞能離開邪惡的道路,回轉歸向上帝。此時,彼得和約翰還在聖殿講話的時候,有祭司長、聖殿的警衛官、撒都該人來了,要拘捕他們。拘捕的理由是:他們在「教導人有關復活的事,宣講耶穌從死裡復活,這些人非常惱怒」(徒4:2)。


為什麼使徒的教導引起「這些人的惱怒」?可能是因為嫉妒。彼得的教導讓三千人洗禮(徒2:41)、讓五千人悔改信主(徒4:4),難免讓人產生比較的嫉妒心。第二,可能彼得不斷述說以色列人和以色列領袖出於無知害死耶穌,這種冠上罪名的言論,讓這些人非常惱怒。


第三,可能因為信仰的價值觀不同,例如撒都該人不相信靈魂不滅、復活及天使的存在。從馬可福音12章18~27節中,記載撒都該人與耶穌辯論復活的問題。撒都該人詢問一位女人分別嫁給七個兄弟,死裡復活時這女人是誰的妻子?不相信復活的撒都該人詢問復活的事,擺明是故意挑釁。


第四,可能為了維持聖殿的秩序。雖然猶太議會在聖殿有自治權,但猶太議會的自治權仍受到羅馬政府的管控。當彼得的言論讓三千人、五千人相信,猶太議會的祭司長、撒都該人、民間領袖和長老們戒慎恐懼,擔心議會的權力會產生變動。尤其撒都該人屬於地主及貴族階級,為了維持自身的經濟利益,選擇與羅馬政府妥協並主張和平共處。因此,猶太議會的領袖們非常惱怒,除了嫉妒、信仰價值觀不同,還必須維持聖殿內的秩序,避免驚動羅馬當局。


彼得與約翰被抓的第二天,猶太議會的領袖審問使徒:「你們靠什麼能力,奉誰的名做這事呢?」(徒4:7)「靠什麼能力、奉誰的名」是要確認使徒是否在煽動勢力,是抵抗羅馬政府嗎?是奮銳黨嗎?是其他革命團體嗎?人類的社會史就是權力的鬥爭史,有人的地方就有權力的鬥爭,即使在教會內也是如此。雖然教會秉持基督信仰的精神,但不免需要有維持秩序的權力。


經文提到「彼得被聖靈充滿」(徒4:8),也是一種權力的象徵。二十年前的教會注重聖靈充滿的教導,如果教會領袖沒有被聖靈充滿,在信徒面前似乎沒有來自上帝的權柄。因此,教會內普遍認為,聖靈充滿是領袖權柄的象徵。但聖靈充滿的內涵不是權力的象徵,而是願意委身為主作見證的能力。


彼得被聖靈充滿,他展現面對強權也不懼怕的態度。他面對猶太議會的審問,他是靠「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所發出的能力」,而這位耶穌是「被你們釘在十字架上,而上帝已經使他從死裡復活了」(徒4:10)。彼得的勇氣十足,堅持是以色列領袖把耶穌釘在十字架上,還堅持耶穌死裡復活。對惱怒的以色列領袖以及不相信復活的撒都該人來說,彼得的言論對他不利。


不僅如此,彼得還引用詩篇118篇22節的經文:「你們的泥水匠所丟棄的這塊石頭已成為最重要的基石。」(徒4:11)意思是說,建造聖殿的石頭不是重要的基石,真正重要的基石是耶穌基督;石頭所建造的聖殿不是真正的聖殿,真正的聖殿需要倚靠耶穌基督建造的聖殿。這似乎否認以色列人聖殿崇拜的信仰觀。


彼得還繼續說:「拯救只從他而來;因為天下人間,上帝並沒有賜下任何其他的名,使我們藉著它得救。」(徒4:12)除了耶穌的拯救以外,上帝沒有賜下任何拯救,這句有褻瀆上帝的風險。因此,細看彼得聖靈充滿的言論,旁人看的是心驚膽跳,擔心彼得遲早步上耶穌的後塵。


猶太議會的議員看見彼得和約翰那麼勇敢,又知道他們是沒受過教育的平常人,「就領會到這兩人原是跟隨過耶穌的」(徒4:13)。對沒受過教育的平常人,能夠在眾人面前講話是一大挑戰,更何況在審判台前。因此,彼得被聖靈充滿並不是為了展現權力,而是展現為主作見證的勇氣。


彼得的回應讓議員無話可說,因為跛腳的人被治好,而且與彼得和約翰站在一起。另外,住在耶路撒冷的人都知道彼得和約翰行了神蹟,議員也無法否認。但擔心這事在民間會越傳越廣,因此警告彼得和約翰,「無論如何不得再藉耶穌的名發表言論或教導人」(徒4:18)。


不過,彼得和約翰很有骨氣,不害怕強權的警告,他們說:「在上帝面前,聽從你們對,或是聽從上帝對呢?你們自己判斷吧!我們所看見、所聽到的,不能不說出來。」(徒4:19-20)彼得和約翰的這句話,似乎在說:「在上帝面前,要殺要剮隨便你們!但我們仍然堅持將所看見、所聽到的說出來。」最後,猶太議會的議員找不出任何理由處罰彼得和約翰,只能嚴厲地警告後釋放他們。


我們聽從誰的?

這段經文我想闡述一個重點:在上帝面前,我們要聽從上帝的話勝過聽從人的話。神學家齊克果說:「作為一個基督徒,他得到一種屬血氣的人不知道的勇氣,他因為學會畏懼那更加可怕的事物而得到這種勇氣。」[1]「屬血氣的人」是指不明白基督信仰的人,或是未信基督信仰的人。


基督徒有一種勇氣,這種勇氣不是靠著個人的自信、能力,而是敬畏那位上帝而來的勇氣。彼得和約翰是未受教育的平常人,他們不覺得矮人一截,反而因著敬畏上帝、信靠耶穌,展現屬於基督徒的勇氣。尤其面對強權時不卑不亢,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堅信自己所看見、所聽見的事實。這種勇氣正是基督徒要學習的勇氣。


在這個人言可畏的社群媒體裡,我們很怕酸民炎上(網路羞辱)、很怕取消文化(抵制行為),甚至怕被肉搜公審(公布隱私資料),我們漸漸失去說真話的勇氣。不僅僅失去說真話的勇氣,我們也漸漸失去聆聽真話的勇氣。在社群媒體演算法的機制下,演算法只讓我們看見、聽到、知道同溫層的意見與想法。當出現不同意見的聲音或真相時,有時為了維護自身團體的利益,我們沒有勇氣去傾聽真話。


在沒有勇氣說真話、聽真話的時代,我們漸漸失去聽從上帝的能力,轉而聽從社群媒體中有網路聲量的網紅明星。因此,這段經文給予我們的挑戰與反省:「在上帝面前,聽從你們對,或是聽從上帝對呢?你們自己判斷吧!我們所看見、所聽到的,不能不說出來。」(徒4:19-20)


身為基督徒要勇敢一點,但勇敢不是倚靠自己的能力、金錢與名聲,或是倚靠網路聲量的人事物。基督徒的勇敢是倚靠耶穌基督的名。如同彼得與約翰在上帝面前,不是聽從人的警告,而是聽從上帝的話,將他們所看見、所聽見的勇敢表達出來。盼望,我們在上帝的面前,勇敢見證我們的信仰。無論生命中遭遇什麼樣的艱難與挑戰,依然要聽從上帝的勝過聽從人的,因為除了耶穌基督以外,別無拯救。



[1] 《致死之病:關於造就和覺醒的基督教心理學闡述》,齊克果(Søren Aabye Kierkegaard),林宏濤譯,出版社:商周出版,2017,博客來電子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馬哥的部落格
12會員
78內容數
人稱「後山的後山」,我小馬哥在台東新港長老教會牧會。平時講話直白不囉嗦,細心溫柔愛聆聽,歡迎你來關注我!
小馬哥的部落格的其他內容
2025/05/23
哲學家柏拉圖說的:「人犯罪是出於無知。」 而無知可分成兩種:一種是「單純無知」,一種是「雙重無知」。
Thumbnail
2025/05/23
哲學家柏拉圖說的:「人犯罪是出於無知。」 而無知可分成兩種:一種是「單純無知」,一種是「雙重無知」。
Thumbnail
2025/05/07
丹麥神學家齊克果(Søren Aabye Kierkegaard,1813-1855): 「金錢讓多少人失去憐憫!如果錢也能夠讓那些沒有錢的人失去憐憫的話,那麼它就完全宰制了世界。如果金錢完全宰制世界,那麼憐憫就會被消滅。」
Thumbnail
2025/05/07
丹麥神學家齊克果(Søren Aabye Kierkegaard,1813-1855): 「金錢讓多少人失去憐憫!如果錢也能夠讓那些沒有錢的人失去憐憫的話,那麼它就完全宰制了世界。如果金錢完全宰制世界,那麼憐憫就會被消滅。」
Thumbnail
2025/05/02
教會要健康的成長,不是靠一個人的努力,是靠我們群體一起實踐上帝的話。
Thumbnail
2025/05/02
教會要健康的成長,不是靠一個人的努力,是靠我們群體一起實踐上帝的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雖然我很早就覺得怪怪的,也寫過很多文章,但能看見有神學家認真整理出論述來,真的很佩服。 我指的是「順服」這件事。 是這樣的,教會很強調順服,而聖經裡的確也多次提到順服。 但順服到底是什麼意思?順服的對象是誰? 任何基督徒都會告訴你,順服對象是上帝,這沒問題,但其實問題超大,因為順服上帝又是什
Thumbnail
雖然我很早就覺得怪怪的,也寫過很多文章,但能看見有神學家認真整理出論述來,真的很佩服。 我指的是「順服」這件事。 是這樣的,教會很強調順服,而聖經裡的確也多次提到順服。 但順服到底是什麼意思?順服的對象是誰? 任何基督徒都會告訴你,順服對象是上帝,這沒問題,但其實問題超大,因為順服上帝又是什
Thumbnail
所羅門愛耶和華,遵行他父親大衛的律例,只是還在邱壇獻祭燒香。(列王紀上 3: 3) 這句短短的經文,卻可以看出人在信心中的軟弱和無力。聖殿還沒完工,看似在邱壇燒香獻祭很合理。但如果我們知道邱壇的由來,我們就不會認為這是對的事了。
Thumbnail
所羅門愛耶和華,遵行他父親大衛的律例,只是還在邱壇獻祭燒香。(列王紀上 3: 3) 這句短短的經文,卻可以看出人在信心中的軟弱和無力。聖殿還沒完工,看似在邱壇燒香獻祭很合理。但如果我們知道邱壇的由來,我們就不會認為這是對的事了。
Thumbnail
大衛又對他兒子所羅門說:「你當剛強壯膽去行!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因為耶和華上帝就是我的上帝,與你同在;他必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直到耶和華殿的工作都完畢了。 有祭司和利未人的各班,為要辦理上帝殿各樣的事,又有靈巧的人在各樣的工作上樂意幫助你;並有眾首領和眾民一心聽從你的命令。」
Thumbnail
大衛又對他兒子所羅門說:「你當剛強壯膽去行!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因為耶和華上帝就是我的上帝,與你同在;他必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直到耶和華殿的工作都完畢了。 有祭司和利未人的各班,為要辦理上帝殿各樣的事,又有靈巧的人在各樣的工作上樂意幫助你;並有眾首領和眾民一心聽從你的命令。」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的尋找和回歸之路。從童年時對教會的記憶,到後來對信仰的疑問和迷惘,最後透過一位牧師的引導重新認識了基督,找到真正的信仰。文章中深刻訴說了作者的內心轉變和重生,是一篇充滿感動和啟發的見證故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的尋找和回歸之路。從童年時對教會的記憶,到後來對信仰的疑問和迷惘,最後透過一位牧師的引導重新認識了基督,找到真正的信仰。文章中深刻訴說了作者的內心轉變和重生,是一篇充滿感動和啟發的見證故事。
Thumbnail
《雅各書》中提到,當信徒落入「試煉」時,大家要當作「喜樂」;要意識到「信心經過試驗,就生忍耐。」真能忍耐到底,才成全完備人格。好比精金必須經過火煉,良玉必須細加磨琢。天父在訓練屬神兒女成為良器之前,肯定會把他們投入百般的苦難中,以作為鍛煉。
Thumbnail
《雅各書》中提到,當信徒落入「試煉」時,大家要當作「喜樂」;要意識到「信心經過試驗,就生忍耐。」真能忍耐到底,才成全完備人格。好比精金必須經過火煉,良玉必須細加磨琢。天父在訓練屬神兒女成為良器之前,肯定會把他們投入百般的苦難中,以作為鍛煉。
Thumbnail
防备假先知假教师
Thumbnail
防备假先知假教师
Thumbnail
「踏上真實之路:謙卑、愛與擔當的信徒使命」呈現基督信仰中的正確認識,拒絕誤導,強調謙卑、誠實、不貪、愛心、義行、真理,處事不推諉、不逃避。探討基督歷史大事,提及神的真道,以正確言行影響他人。在21世紀的希望中,尋找無窮潛力,呼籲正確思想指引正常生活。
Thumbnail
「踏上真實之路:謙卑、愛與擔當的信徒使命」呈現基督信仰中的正確認識,拒絕誤導,強調謙卑、誠實、不貪、愛心、義行、真理,處事不推諉、不逃避。探討基督歷史大事,提及神的真道,以正確言行影響他人。在21世紀的希望中,尋找無窮潛力,呼籲正確思想指引正常生活。
Thumbnail
什麼樣的「犧牲」是神「悅納」、是神「更為看重」的呢?
Thumbnail
什麼樣的「犧牲」是神「悅納」、是神「更為看重」的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