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吃飯總是狼吞虎嚥或吃到很撐,我要怎麼教小孩?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raw-image

▌孩子吃飯總是狼吞虎嚥或吃到很撐,我要怎麼教小孩?

「慢一點吃,沒有人跟你搶!」
「你是不是又沒咬就吞下去了?」

你家的孩子吃飯,是不是也像在參加大胃王比賽?三兩下就把碗裡的飯菜扒光,轉眼又喊著「我還要!」

或者,即使已經吃了超過他平常的份量,卻似乎還是不知道「飽」的感覺,直到吃撐了不舒服才停下來。

孩子吃飯狼吞虎嚥或經常吃過量,不僅可能造成當下的腸胃不適、消化不良,長期下來,也可能影響營養的有效吸收、增加肥胖風險,更重要的是,他可能錯失了學習辨識與尊重自己身體「飽足訊號」的機會,進而影響日後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

「他吃飯好像在趕火車,我都怕他噎到!」
「他都不知道自己飽了沒,一直說還要吃,結果常常吃太撐不舒服。」

面對孩子這種「快食」或「過食」的狀況,我們該如何引導,才能幫助他放慢進食速度,學習感受身體的飽餓,並建立更健康、更從容的用餐習慣呢?


▌孩子「為了什麼」吃飯像快轉或無底洞?

從阿德勒心理學的觀點,我們可以先試著理解孩子這種飲食行為背後可能的「目的」(為了什麼),而不只是把他歸類為「貪吃」或「習慣不好」。

⚠️ 害怕吃不夠或好料被搶完的不安全感

如果家庭中食物的供應曾經不穩定,或者手足較多、常有競爭食物的狀況,孩子可能潛意識裡害怕自己吃不飽、或擔心喜歡的菜色等一下就沒了,因而養成快速搶食或盡量多吃的習慣。

⚠️ 追求效率:想快點吃完去做更有趣的事

對許多孩子來說,吃飯可能不如玩遊戲、看電視或其他活動來得有趣。狼吞虎嚥,可能是他想盡快「完成任務」,以便去做他更期待的事情。

⚠️ 用吃來安撫情緒或填補內心的空虛感

有些孩子可能會在感到焦慮、無聊、壓力大或不開心時,透過「吃」來尋求慰藉或轉移注意力。快速大量地進食,可能成為他處理負面情緒的一種方式(情緒性進食)。

⚠️ 真的餓壞了:生長需求或活動量大的生理反應

有時候,孩子吃得快又多,確實是因為生理上非常飢餓。例如:正值快速生長發育期、當天活動量特別大、或者上一餐距離太久等,這些都會讓他的身體發出強烈的進食需求。

⚠️ 忽略「飽」的訊號,或習慣了清空餐盤的指令

孩子可能還沒學會仔細感受身體從「餓」到「飽」的細微變化,或者過去常被要求「要把碗裡的飯菜全部吃光光」,導致他習慣忽略飽足感,而是以外在標準(餐盤淨空)來決定是否停止進食。


▌綠豆爸這樣教小孩

✅ 營造從容的用餐氛圍,爸媽放慢做榜樣

餐桌上的氣氛很重要。盡量營造一個輕鬆、從容、不匆忙的用餐環境。父母自己也要放慢吃飯速度,以身作則,讓孩子感受到吃飯是一件可以慢慢享受的事情,而不是趕時間的任務。

✅ 引導細嚼慢嚥

溫和地提醒孩子「慢慢咬」、「食物要咬碎一點再吞下去喔」,或者用比較有趣的方式說:「牙齒也要工作一下,幫忙把食物磨小小,肚子才會舒服。」也可以在餐點中加入一些需要較多咀嚼的食材(例如:蔬菜梗、微硬的肉類)。

✅ 增加餐桌談話:讓嘴巴除了吃,還有說的功能

在用餐時,多和孩子聊聊學校發生的事、今天的心情、或其他輕鬆的話題。當孩子需要開口說話時,自然就會放慢進食的速度。這也能讓用餐時光增添更多親子連結,而不只是吃飯而已。

✅ 教孩子聽聽肚子說什麼

引導孩子關注自己身體的感覺。可以在吃到一半時問他:「你現在肚子感覺怎麼樣?還很餓嗎?還是有一點點飽的感覺了?」、「吃完這些,你覺得肚子還有空間嗎?」幫助他練習辨識並尊重自己內在的飽餓訊號。

✅ 分批取餐或固定份量

如果孩子容易過食,可以嘗試「分批給予」或「固定份量」的方式。先給予一個適中的份量,告訴他吃完如果還餓可以再添加。這能幫助他更客觀地評估自己的食量,也避免一次盛裝過多導致不得不吃完的壓力。


▌吃飯不是趕進度!引導孩子品嚐食物、感受飽足

培養孩子健康的飲食節奏與習慣,是一段需要耐心引導的過程。

重點不在於嚴格控制孩子吃多少、吃多快,而在於幫助他建立與自己身體的連結,學會聆聽內在的飽餓訊號,並從容地享受食物的美味。

用溫和的提醒取代催促,用愉快的氛圍取代壓力,用榜樣的力量潛移默化。

陪伴孩子,將吃飯從一場趕進度的任務,轉化為品味生活、滋養身心的美好時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綠豆爸的幸福家
61會員
88內容數
趙介亭(綠豆爸)育有2子綠豆和粉圓,2006年擔任全職奶爸;2010年學習阿德勒心理學;2012年成立可能親子團;2014年成立可能非學校;2020年成立可能幸福學院,帶領夥伴學習與實踐阿德勒幸福學!
綠豆爸的幸福家的其他內容
2025/06/03
▌孩子愛吃「垃圾食物」(零食、炸物、甜飲),我要怎麼教小孩? 「媽媽,我想吃洋芋片!」 「拜託再喝一杯可樂就好!」 「為什麼不能每天都吃冰淇淋?」 你家孩子是不是也對那些色彩繽紛、香氣誘人、口感酥脆或甜膩的「垃圾食物」情有獨鍾?正餐可能興趣缺缺、食量不大,但一看到零食、炸物、含糖飲料,眼睛就立刻
Thumbnail
2025/06/03
▌孩子愛吃「垃圾食物」(零食、炸物、甜飲),我要怎麼教小孩? 「媽媽,我想吃洋芋片!」 「拜託再喝一杯可樂就好!」 「為什麼不能每天都吃冰淇淋?」 你家孩子是不是也對那些色彩繽紛、香氣誘人、口感酥脆或甜膩的「垃圾食物」情有獨鍾?正餐可能興趣缺缺、食量不大,但一看到零食、炸物、含糖飲料,眼睛就立刻
Thumbnail
2025/06/02
▌孩子嚴重挑食,只愛吃特定幾樣菜,我要怎麼教小孩? 餐桌上,你精心準備了多樣的菜色,但孩子卻只願意碰他「安全名單」上的那兩三樣食物——可能是永遠的白飯配肉鬆、特定品牌的雞塊、或是青菜只吃高麗菜。 任何不在安全名單上的新菜色,他都可能眉頭一皺、堅決地說「我不要吃這個!」、「這個看起來好奇怪!」,甚
Thumbnail
2025/06/02
▌孩子嚴重挑食,只愛吃特定幾樣菜,我要怎麼教小孩? 餐桌上,你精心準備了多樣的菜色,但孩子卻只願意碰他「安全名單」上的那兩三樣食物——可能是永遠的白飯配肉鬆、特定品牌的雞塊、或是青菜只吃高麗菜。 任何不在安全名單上的新菜色,他都可能眉頭一皺、堅決地說「我不要吃這個!」、「這個看起來好奇怪!」,甚
Thumbnail
2025/06/01
▌孩子明知某些食物會過敏卻偷吃,我要怎麼教小孩? 你千叮嚀萬交代,某些食物因為會讓孩子過敏(例如:起疹子、肚子痛、呼吸不順)或引發不適,是絕對不能碰的。 但你卻發現,孩子書包裡藏著這些「禁忌食物」的包裝袋;或者,他身上又出現了過敏反應,在你追問之下,才支支吾吾地承認,趁你不注意時「偷吃了一點點」
Thumbnail
2025/06/01
▌孩子明知某些食物會過敏卻偷吃,我要怎麼教小孩? 你千叮嚀萬交代,某些食物因為會讓孩子過敏(例如:起疹子、肚子痛、呼吸不順)或引發不適,是絕對不能碰的。 但你卻發現,孩子書包裡藏著這些「禁忌食物」的包裝袋;或者,他身上又出現了過敏反應,在你追問之下,才支支吾吾地承認,趁你不注意時「偷吃了一點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跳跳糖對於吃什麼的挑惕程度,是連我媽、他阿媽都會怕的程度!有時候要麻煩我媽幫我看小孩,如果有跨越用餐時段,我媽都會很焦慮地問我:「那要給妳兒子吃什麼?」 這麼會煮飯的阿媽都不知道可以煮什麼給跳跳糖吃,真的是完美說明了這孩子挑食的程度!
Thumbnail
跳跳糖對於吃什麼的挑惕程度,是連我媽、他阿媽都會怕的程度!有時候要麻煩我媽幫我看小孩,如果有跨越用餐時段,我媽都會很焦慮地問我:「那要給妳兒子吃什麼?」 這麼會煮飯的阿媽都不知道可以煮什麼給跳跳糖吃,真的是完美說明了這孩子挑食的程度!
Thumbnail
很多孩子都有偏食的習慣,家中的老大不喜歡吃肉、吃魚,他幾乎是素食者;而另外一個孩子則大啖肉、魚及海鮮,標準的重口味及肉食者;為了避免他們養成偏食的習慣,我總要求他們即使不喜歡吃的食物至少要吃一口,但每每我苦口婆心、說破了嘴,他們就是不為所動,不肯吃。
Thumbnail
很多孩子都有偏食的習慣,家中的老大不喜歡吃肉、吃魚,他幾乎是素食者;而另外一個孩子則大啖肉、魚及海鮮,標準的重口味及肉食者;為了避免他們養成偏食的習慣,我總要求他們即使不喜歡吃的食物至少要吃一口,但每每我苦口婆心、說破了嘴,他們就是不為所動,不肯吃。
Thumbnail
這幾年覺得兒子應該是和我之前一樣,算敏感體質,有拜過的食物都不能碰。
Thumbnail
這幾年覺得兒子應該是和我之前一樣,算敏感體質,有拜過的食物都不能碰。
Thumbnail
也許是年紀到了 從來沒想過食物的溫度可以帶給身體強大的影響 在中午人體溫度應該最高的情況下 吃下了大份量的希臘優格 從盒中取出放個幾分鐘 應該有十分鐘吧 期待時間能退去它冰冷的情緒   吃起來確實時是口腔不會尖叫的尋常態度 但自此之後的半小時內 竟覺得身體不斷犯冷 從內臟散
Thumbnail
也許是年紀到了 從來沒想過食物的溫度可以帶給身體強大的影響 在中午人體溫度應該最高的情況下 吃下了大份量的希臘優格 從盒中取出放個幾分鐘 應該有十分鐘吧 期待時間能退去它冰冷的情緒   吃起來確實時是口腔不會尖叫的尋常態度 但自此之後的半小時內 竟覺得身體不斷犯冷 從內臟散
Thumbnail
#人類圖教養 #飲食 剛剛於早午餐店,看見一旁的孩子前面,面對著一碗黑胡椒鐵板麵 遲遲無法入口,而在孩子對面的母親正在講電話,並且要求他吃完才要離開.... 其實孩子跟身體的連結是順暢,身體需要吃什麼或是不吃眼前的食物都會很明確的表達出現 人類圖教養的課,我沒有
Thumbnail
#人類圖教養 #飲食 剛剛於早午餐店,看見一旁的孩子前面,面對著一碗黑胡椒鐵板麵 遲遲無法入口,而在孩子對面的母親正在講電話,並且要求他吃完才要離開.... 其實孩子跟身體的連結是順暢,身體需要吃什麼或是不吃眼前的食物都會很明確的表達出現 人類圖教養的課,我沒有
Thumbnail
「這個菠菜,好好吃,我要來吃了。」爸爸夾了菜直接送進嘴巴裡,接連又吃了好幾口,而且每次都大聲地宣布這道菜好好吃,卻故意不問孩子們想不想吃;2個孩子被爸爸反常行為吸引,蠢蠢欲動,老二忍不住張開口,跟他爸爸指著他張開的大嘴巴,老大也如法炮製,就這樣,兩個孩子接連吃了幾口,爸爸又不給他們吃,要他們再吃3口
Thumbnail
「這個菠菜,好好吃,我要來吃了。」爸爸夾了菜直接送進嘴巴裡,接連又吃了好幾口,而且每次都大聲地宣布這道菜好好吃,卻故意不問孩子們想不想吃;2個孩子被爸爸反常行為吸引,蠢蠢欲動,老二忍不住張開口,跟他爸爸指著他張開的大嘴巴,老大也如法炮製,就這樣,兩個孩子接連吃了幾口,爸爸又不給他們吃,要他們再吃3口
Thumbnail
一般人習慣吃飽才起身做事,七分飽、八分飽都還捨不得離開餐桌,想辦法多塞一點,以免動沒兩三下就又餓了。日常生活中,如果我們對真理有一點領悟、對逆境有一點善解、對生命有一點感悟、對行善積德有一點入心,馬上就可以與身邊的人分享,讓這份領悟轉成福報與功德。 比如,有一個女孩,因為是新進員工,受到幾位老
Thumbnail
一般人習慣吃飽才起身做事,七分飽、八分飽都還捨不得離開餐桌,想辦法多塞一點,以免動沒兩三下就又餓了。日常生活中,如果我們對真理有一點領悟、對逆境有一點善解、對生命有一點感悟、對行善積德有一點入心,馬上就可以與身邊的人分享,讓這份領悟轉成福報與功德。 比如,有一個女孩,因為是新進員工,受到幾位老
Thumbnail
吃飯,每個人每天都在做,但是每個人吃飯的心態都不大相同,有人只是為了填飽肚子,有人則是在享受美食,有人則是斤斤計較每餐的熱量。 不管是出於哪種目的吃飯,我認為“好好吃飯“是多數的人所缺乏的。
Thumbnail
吃飯,每個人每天都在做,但是每個人吃飯的心態都不大相同,有人只是為了填飽肚子,有人則是在享受美食,有人則是斤斤計較每餐的熱量。 不管是出於哪種目的吃飯,我認為“好好吃飯“是多數的人所缺乏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