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甘願的背後,是害怕被拋棄:從長照看見親情裡的控制與釋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今天想和你聊一個主題:「不甘願的背後,是害怕被拋棄。」

但說的不是愛情,而是——親情


這是一個我回家幫忙長照之後,開始看見的故事。

許多回家接手家業,或是婚後與父母同住的孩子,

人生中第一個撞牆點,往往都是:父母不願意放手。我自己也經歷過。


在我第一段婚姻裡,曾看到不少朋友回家接班卻依然只是領薪水、權責模糊;

我的前婆婆,也掌控著前夫的薪資和保險。

那時我以為,是因為上一代「控制慾太強」。


但這一次我回到娘家,協助長照、幫忙處理家務與事業,

我開始看懂,

有些控制,背後其實藏著深深的——不安與恐懼。

我看到我的媽媽咬牙撐著,不肯放手,

她不是不信任別人,而是害怕沒有人能像她一樣照顧好這一切。


長大之後我才懂,

那些我們以為「強硬又不講理」的父母,

其實心裡也住著一個小小的孩子——

那個孩子好怕自己被遺忘、沒人肯定、沒人理解。

他們的不甘心,不是針對我們,

而是對那種「失控」與「無能為力」的強烈拒絕。

就像有些人在感情裡也會顯得固執、掌控,其實那背後,也是深深的害怕。

也許,我們這一代的靈魂功課,正是要學會這樣的轉化——

讓控制的人,慢慢學會信任;

讓守護的人,也學會不去奪權,而是共創。

那麼,我們該怎麼面對這樣的「不甘願」呢?

記得一件事:

一個人會不甘願,是因為他的內在正有一塊正在破碎。

但破碎,不是壞事,

它是讓新的信念能夠進來的開始。

所以,我們不需要說服或安撫,

只要在心裡默默說一句:

「我不是來搶奪,我只是來幫忙的。

你依然是最重要的,

但你現在可以放鬆下來了。」


最後,我想把這一段話送給我的父親——

這些年,為了家庭、為了事業,你承受了太多。



親愛的爸爸:

我知道你很不甘心,我也知道你一直很努力,

為了我們,曾經那麼全力以赴。

但現在的你,累了沒關係。

我不是來奪走你的一切,

我也不是來和弟弟或孫子爭什麼產業。

我只是,想接住你現在承受不了的那部分重量。

我會陪你守護這個家,即使它未來的樣貌會不一樣,

它仍然會是一個有愛、有尊嚴、有溫度的地方。

我不是來替你完成什麼,也無法拯救任何人,

但我願意,讓這個家,變成一座庇護與重生的花園


也願每一位正閱讀的你,在你的家庭裡,在你的心裡,

都能找到那份安穩的力量。

願你和你所愛的人,平安幸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 啦啦小舖 ✦ Healing Sticky
2會員
39內容數
每天給自己一點溫柔 …
2025/05/28
在準備搬離居住多年的地方時,作者發現屋簷下空置兩年的燕窩出現了燕子,彷彿在暗示著一個新的開始。作者藉由這則觀察,反思了「家」的意義,以及生命中循環與轉變的道理,並以溫暖的筆觸,描述了內心掙扎與希望的交織。
2025/05/28
在準備搬離居住多年的地方時,作者發現屋簷下空置兩年的燕窩出現了燕子,彷彿在暗示著一個新的開始。作者藉由這則觀察,反思了「家」的意義,以及生命中循環與轉變的道理,並以溫暖的筆觸,描述了內心掙扎與希望的交織。
2025/05/10
探討家的定義與歸屬感,分享個人離異後與女兒相處的經驗,以及在尋找真正歸屬感的過程中,對家重新定義的體悟。文章強調家不只是地點,而是一種情緒的容納權,並鼓勵讀者尋找能讓自己安心做自己的空間與家人。
Thumbnail
2025/05/10
探討家的定義與歸屬感,分享個人離異後與女兒相處的經驗,以及在尋找真正歸屬感的過程中,對家重新定義的體悟。文章強調家不只是地點,而是一種情緒的容納權,並鼓勵讀者尋找能讓自己安心做自己的空間與家人。
Thumbnail
2025/05/06
經常搬家讓你感到漂泊無依嗎?本文作者分享了她十年間搬家八次的經歷,探討了搬家的背後原因、情緒與心境轉變,以及如何透過整理空間來重新調整自己,找回內在平靜。
Thumbnail
2025/05/06
經常搬家讓你感到漂泊無依嗎?本文作者分享了她十年間搬家八次的經歷,探討了搬家的背後原因、情緒與心境轉變,以及如何透過整理空間來重新調整自己,找回內在平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現今社會中,愧疚式教養成為許多家庭潛在的教育問題。父母常以自己的辛勞和犧牲對孩子施加無形的心理壓力,讓孩子感受到愧疚和虧欠。本文將淺談這類教養方式如何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以及父母在教養過程中應如何調整心態,避免讓下一代背負過多的情感負擔。
Thumbnail
現今社會中,愧疚式教養成為許多家庭潛在的教育問題。父母常以自己的辛勞和犧牲對孩子施加無形的心理壓力,讓孩子感受到愧疚和虧欠。本文將淺談這類教養方式如何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以及父母在教養過程中應如何調整心態,避免讓下一代背負過多的情感負擔。
Thumbnail
一個人的生活,出現了意外的訪客。心裡再多的不願及不甘還是要學習面對。 家始終是我們想逃離卻又不得不面對的課題。理性層面來說我們無法選擇父母及成長的環境。 如果說靈魂投生前真的是有意識選擇,那麼這個家就是我們所選,只是不記得了。 無論如何,要面對的始終逃不了。轉念是唯一能做的事。孝順是我們從小到
Thumbnail
一個人的生活,出現了意外的訪客。心裡再多的不願及不甘還是要學習面對。 家始終是我們想逃離卻又不得不面對的課題。理性層面來說我們無法選擇父母及成長的環境。 如果說靈魂投生前真的是有意識選擇,那麼這個家就是我們所選,只是不記得了。 無論如何,要面對的始終逃不了。轉念是唯一能做的事。孝順是我們從小到
Thumbnail
又說到「母愛」,好累喔!我將當年在這篇文章下面的留言copy過來好了,也是我今天看了這篇後要講的。   紀餘 2021/06/17   我只看了題目:「若逃避它的禍害可能,便會把益處一起丟掉」,我同意。   曾經,我困在婚姻裏,不知道為什麼會發生那些事?也不知道要怎麼辦?然後想出一個方
Thumbnail
又說到「母愛」,好累喔!我將當年在這篇文章下面的留言copy過來好了,也是我今天看了這篇後要講的。   紀餘 2021/06/17   我只看了題目:「若逃避它的禍害可能,便會把益處一起丟掉」,我同意。   曾經,我困在婚姻裏,不知道為什麼會發生那些事?也不知道要怎麼辦?然後想出一個方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失望性情感隔離是一種對父母期待一直落空產生的心理防禦機制。作者發現每當必須回娘家的當天自己整個人都會變得很煩躁,一點都不期待與爸媽相聚,對作者來說,這跟孝順無關,單純的只是因為親情關係很淡薄,淡到產生了納悶的情緒。而父母親從小的忽視也讓作者感覺與原生家庭的互動十分尷尬,卻也慶幸仍有能力愛自己的孩子。
Thumbnail
失望性情感隔離是一種對父母期待一直落空產生的心理防禦機制。作者發現每當必須回娘家的當天自己整個人都會變得很煩躁,一點都不期待與爸媽相聚,對作者來說,這跟孝順無關,單純的只是因為親情關係很淡薄,淡到產生了納悶的情緒。而父母親從小的忽視也讓作者感覺與原生家庭的互動十分尷尬,卻也慶幸仍有能力愛自己的孩子。
Thumbnail
在一個只會貶低妳自我價值的家庭裡長大,要活得有自信是件極其困難的事情。這幾年透過自我探索和自我療癒,陌生的「自信感」算是有開始慢慢冒出頭、探出枝芽,小心翼翼的成長,可辛苦了這麼久,好不容易才建立起來的一切,只要回老家待超過兩天,就又會被連根拔起,再次陷入自我懷疑、自我批判的深淵。 每次回老
Thumbnail
在一個只會貶低妳自我價值的家庭裡長大,要活得有自信是件極其困難的事情。這幾年透過自我探索和自我療癒,陌生的「自信感」算是有開始慢慢冒出頭、探出枝芽,小心翼翼的成長,可辛苦了這麼久,好不容易才建立起來的一切,只要回老家待超過兩天,就又會被連根拔起,再次陷入自我懷疑、自我批判的深淵。 每次回老
Thumbnail
對於孩子們而言,父母的內在傷痛會對他們產生深遠的影響,影響他們尋求愛與價值感的方式,並牽引他們尋求同樣感到匱乏的伴侶。因此,陰性能量與自我連結的重要性被強調,同樣擁有陰性能量的伴侶間的交流對於肯定自己的存在是具有意義性的。
Thumbnail
對於孩子們而言,父母的內在傷痛會對他們產生深遠的影響,影響他們尋求愛與價值感的方式,並牽引他們尋求同樣感到匱乏的伴侶。因此,陰性能量與自我連結的重要性被強調,同樣擁有陰性能量的伴侶間的交流對於肯定自己的存在是具有意義性的。
Thumbnail
這本書談及了作者羽茜對於父母與子女之間關係的深刻思考,並提出對父母和孩子關係的特殊見解。書中提到的關鍵詞包括愛、家庭傷痕、獨立個體等。
Thumbnail
這本書談及了作者羽茜對於父母與子女之間關係的深刻思考,並提出對父母和孩子關係的特殊見解。書中提到的關鍵詞包括愛、家庭傷痕、獨立個體等。
Thumbnail
對於親情,小心呵護唯恐摔碎 對於母親,不敢稍移目光只為討好 對於女兒,盡力的教養便自以為適職 ........................................ 如此這般的規矩,或說是具有高尚的教養 但是卻讓親情一詞,顯得荒謬不已
Thumbnail
對於親情,小心呵護唯恐摔碎 對於母親,不敢稍移目光只為討好 對於女兒,盡力的教養便自以為適職 ........................................ 如此這般的規矩,或說是具有高尚的教養 但是卻讓親情一詞,顯得荒謬不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