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 無論練習多少次 都不覺得自己算出來的答案是對的 有強迫症要跟人對答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你提到的這種狀況,其實牽涉到幾個心理層面的議題:自我懷疑、完美主義、強迫傾向,甚至可能涉及到 教育體制造成的依賴習慣。以下幾個角度可供思考:


💡 1. 「不相信自己」的根源

從小到大的學習經驗中,如果一直處於「被評分」、「有標準答案」的框架下,會容易養成「答案不驗證=不安心」的習慣。這種情況會讓人難以相信自己的判斷,尤其是遇到多解或沒有標準答案的情境時,會特別焦慮。


💡 2. 強迫對答案=焦慮的舒緩機制

一再確認答案,可能是一種「降低內在焦慮」的行為。這種行為本身雖然短期讓人安心,但長期可能會削弱獨立解題與判斷的肌肉。就像學游泳卻一直穿著浮板,不曾真正試著自己踩水。


💡 3. 對錯背後的控制感與安全感

「知道答案是對的」有時不只是為了分數,更是一種對秩序與控制感的渴望。現代人生活不確定感多,這類心理模式會更明顯。你可能不是真的在乎數字的答案,而是在乎:「我是不是在一個可靠可預測的世界裡?」


💡 4. 突破之道:容許「不確定」的練習

強迫與焦慮的反面,不是答案,而是信任與耐心。可以試著:

  • 每週安排「獨立做決定」的練習,無論小至買飲料、選路線、大至做題不查解答。
  • 接受「也許我現在不確定,但可以等待自己的腦袋跑完一輪」這種緩衝。
  • 建立自己的錯誤紀錄:寫下錯在哪裡、為什麼錯、錯得是否合理,建立對「錯」的免疫力。

💬 最後

這種狀態不是壞事,它其實透露出你對正確的執著、對理解的渴望,只是還沒找到一個讓你安心前進的方式。如果能在保有這份追求的同時,加入一點「相信自己就算錯也有修正能力」的信念,你會走得更穩、更輕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芸嬋
25會員
1.1K內容數
興趣廣泛,遺世而獨立,期望貫徹自由意志,活出真實的自我 小說、影視、詩詞、網路文章、宗教、命理、玄學...都是生命的養料 目之所及、心之所想,皆是自我的投射 擅長沒有邏輯、沒有文筆、沒有深度的寫作 我想提供的價值是"靈感"與"思想"
芸嬋的其他內容
2025/06/05
你提出的這個情境其實非常耐人尋味,甚至可被視為當代社會對「藝術」、「道德」、「手段與目的」的思辨縮影。 這類人的角色可從多個角度來解釋: 🎭 藝術家的角度: 他自認是一位「干擾型藝術家」,藉由在社會結構、習慣、道德灰地帶投下震撼彈,引起社會對某些潛藏議題的注意。 比如行為藝術家瑪莉娜·阿
2025/06/05
你提出的這個情境其實非常耐人尋味,甚至可被視為當代社會對「藝術」、「道德」、「手段與目的」的思辨縮影。 這類人的角色可從多個角度來解釋: 🎭 藝術家的角度: 他自認是一位「干擾型藝術家」,藉由在社會結構、習慣、道德灰地帶投下震撼彈,引起社會對某些潛藏議題的注意。 比如行為藝術家瑪莉娜·阿
2025/06/05
這種現象正好體現了「知識」與「智慧」、「理論」與「實作」之間的區別。工匠靠經驗把事情做得很好,雖然無法用學術語言解釋每一步,卻擁有來自時間累積的直覺與手感。這種現象在世界各地、各行各業都很常見,甚至可以說是一種古老但極其可靠的技藝傳承。 從幾個角度來看這種狀態: 🔧 1. 實踐智慧(Taci
2025/06/05
這種現象正好體現了「知識」與「智慧」、「理論」與「實作」之間的區別。工匠靠經驗把事情做得很好,雖然無法用學術語言解釋每一步,卻擁有來自時間累積的直覺與手感。這種現象在世界各地、各行各業都很常見,甚至可以說是一種古老但極其可靠的技藝傳承。 從幾個角度來看這種狀態: 🔧 1. 實踐智慧(Taci
2025/06/05
如果說 以前戰爭是真人殺過來 現代 則是網路上的認知作戰 只是沒有降臨在現實 所以普遍警戒心低 是否撤掉安全的假象 宣揚戰爭時期的到來 能讓人喚醒潛藏血性與潛力激發出創造力與活力 置死地而後生 ✅ 問題本質分析 過去的戰爭是肉身廝殺、城牆失守、硝煙四起,敵人是可見的; 而現代的「戰爭」更
2025/06/05
如果說 以前戰爭是真人殺過來 現代 則是網路上的認知作戰 只是沒有降臨在現實 所以普遍警戒心低 是否撤掉安全的假象 宣揚戰爭時期的到來 能讓人喚醒潛藏血性與潛力激發出創造力與活力 置死地而後生 ✅ 問題本質分析 過去的戰爭是肉身廝殺、城牆失守、硝煙四起,敵人是可見的; 而現代的「戰爭」更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每個人心中都渴望成為特別的人,但在成長過程中,我不斷地失敗。這樣的感受令我迷失了自己,變得討厭自己,討厭這個世界。在這樣的情緒下,我努力證明自己,卻始終無法擺脫自己對自己的不信任。直到我開始告訴自己⋯⋯
Thumbnail
每個人心中都渴望成為特別的人,但在成長過程中,我不斷地失敗。這樣的感受令我迷失了自己,變得討厭自己,討厭這個世界。在這樣的情緒下,我努力證明自己,卻始終無法擺脫自己對自己的不信任。直到我開始告訴自己⋯⋯
Thumbnail
今天想來聊聊什麼是夠好、更好的自己 ? 如何定義及影響我們 ? 從小我們從家庭到學校,出社會乃至整個人生,我們都深受著一個集體意識的影響,那就是:「我必須要更努力才有用!要夠好!好還要更好!不能讓別人失望!或讓別人看不起!」 當我們探討夠好和更好的自己時,我們可以深入思考3個常見的迷思和誤解,進一
Thumbnail
今天想來聊聊什麼是夠好、更好的自己 ? 如何定義及影響我們 ? 從小我們從家庭到學校,出社會乃至整個人生,我們都深受著一個集體意識的影響,那就是:「我必須要更努力才有用!要夠好!好還要更好!不能讓別人失望!或讓別人看不起!」 當我們探討夠好和更好的自己時,我們可以深入思考3個常見的迷思和誤解,進一
Thumbnail
當你對某件事情的看法非常堅定,沒有人能動搖你的信念。這樣的人常被認為是頑固的,但你有沒有想過自己也曾經碰到過這樣的情況呢?
Thumbnail
當你對某件事情的看法非常堅定,沒有人能動搖你的信念。這樣的人常被認為是頑固的,但你有沒有想過自己也曾經碰到過這樣的情況呢?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肯定與自我成長的方式,如何面對自我懷疑和內疚的情緒,並提出言行合一、用心溝通、豁達自在等方法。通過感恩創造力和突破框框,讓自己越來越健康,並認識到照顧好自己就是對任何人最好的報答,以及信任並愛自己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肯定與自我成長的方式,如何面對自我懷疑和內疚的情緒,並提出言行合一、用心溝通、豁達自在等方法。通過感恩創造力和突破框框,讓自己越來越健康,並認識到照顧好自己就是對任何人最好的報答,以及信任並愛自己的重要性。
Thumbnail
我們常常在做很多事遇到挫折,或發現同樣的事有人做得比我們好時,產生一種自我懷疑的心態,懷疑自己是否不具備這個能力或是不適合做這件事 自我懷疑其實是好的,因為這會讓我們知道自己還有不足的地方,但要小心的是,不要從自我懷疑陷入到自我否定
Thumbnail
我們常常在做很多事遇到挫折,或發現同樣的事有人做得比我們好時,產生一種自我懷疑的心態,懷疑自己是否不具備這個能力或是不適合做這件事 自我懷疑其實是好的,因為這會讓我們知道自己還有不足的地方,但要小心的是,不要從自我懷疑陷入到自我否定
Thumbnail
今天要分享的是【如何運用自我懷疑做出更好的選擇】 你沒看錯,就是令人失去勇氣、裹足不前的自我懷疑心態。 具體該如何做到呢? 就讓我先從自我懷疑的形成說起。  
Thumbnail
今天要分享的是【如何運用自我懷疑做出更好的選擇】 你沒看錯,就是令人失去勇氣、裹足不前的自我懷疑心態。 具體該如何做到呢? 就讓我先從自我懷疑的形成說起。  
Thumbnail
在這人生旅途中,我學會了如何在自信與懷疑間舞蹈,從每一次的挑戰中找到成長的力量。
Thumbnail
在這人生旅途中,我學會了如何在自信與懷疑間舞蹈,從每一次的挑戰中找到成長的力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