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曾這樣對自己說:
「我不該那麼懶。」
「我怎麼又犯錯了?」「我怎麼這麼沒用?」
我們常以為,對自己嚴格一點,才能進步快一點。
但其實,很多時候我們不是在鞭策自己,而是在「懲罰自己」。
越努力的人,往往越不肯放過自己。
我曾經也是這樣的人。
凡事都想做好,犯錯就自責,累了還逼自己再試著多努力一下。
別人一句話,我可以拿來檢討自己一整天;
一點小失誤,就懷疑自己是不是能力有問題。
我以為那叫負責任,
後來才知道,那其實是「焦慮和自我否定」在說話。
直到有一天,我真的累了,我才開始慢慢明白:
人生,或許不是一段要求自己完美的旅程,而是學會在不完美裡,放過自己。
放過自己,不是放棄或躺平,
而是你終於願意承認:你也是人,你本來就會不完美。
放過自己,是在情緒來的時候,不責怪自己「太敏感」;
是在沒做完的待辦事項前,告訴自己「沒關係,我真的已經盡力了」;
是在犯錯以後,不用再指責自己,而是冷靜反省後,繼續往前走。
放過自己,是學會這樣對自己說:
我雖然不完美,但我還是值得被善待。
我相信我會慢慢進步,所以不必急著在短時間內把自己逼到變好。
我現在的樣子,雖然還不理想,但這不代表我錯了。
很多時候,我們太急著「修正」自己,卻忘了先理解自己為什麼會這樣。
或許有些習慣,是傷痕留下來的保護機制?
或許有些遲疑,是曾經太用力後的防衛反應?
或許有些看起來不夠好的地方,其實是你努力過的痕跡?
如果你從來沒有放過自己,那你的人生可能會一直在「小心翼翼地過活」,
而無法真正享受過生活的自由感。
所以我想告訴你、也告訴我自己:
你可以允許自己偶爾什麼都不做。
你可以允許自己今天沒那麼積極。
你可以允許自己在面對生活時,不是每次都很勇敢。
你可以努力,但同時也能不那麼逼迫自己。
學會放過自己,不代表你變懶了,而是你對自己終於慢慢開始溫柔了。
如果你此刻剛好很累、剛好卡關、剛好覺得自己很不行,
那我想說:你可以試著先放過自己。
休息一下吧。
去聽點自己喜歡聽的音樂、走一小段路、關掉網路、甚至什麼都不做也沒關係。
你不需要在每一刻都表現得很好,才有資格被別人喜歡、甚至被自己喜歡。
這世界已經夠急了,但你可以選擇給自己一點緩慢。
放過自己,是一種照顧,也是一種選擇。
一種願意相信自己不需要完美,也值得過好生活的選擇。
你不是不夠努力。
即便有些日子過得不好,那也不代表你是失敗的人。
所以,你不用再強迫自己全速前進。
最後你會發現,其實慢慢走,也很好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