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難得跟異性出門吃飯,發現自己還沒有走出感情創傷,嗯...正確說應該是曖昧創傷,還沒開始交往,我就傷痕累累的拒絕跟對方聯繫。
其實跟新對象的吃飯過程很順利,聊天有來有往,對方很貼心的特地來載我赴餐廳用餐,吃完飯我表明要付自己的費用,對方大方的說這頓他請客,連停車費也不願意讓我出。只是礙於他家住在南部,所以我們吃完飯就散會,沒有多在商場閒晃。
聽起來很棒。應該要很棒。可是我卻沒有開心的感覺,反而不停判斷這樣是好是壞。這種親友介紹的對象,本就是以交往為前提在互動。即使不明說,內心也會默默勾選清單條列,這個行為加分,那種行為扣分。我好像沒辦法放鬆相處,也無法把對方當普通朋友看待。
上一個親友介紹的對象,就是用「做朋友」的方式相處,結果對方說「朋友會請你吃飯嗎?」「朋友會花這麼多心思在你身上嗎?」搞得我精神崩裂,想說問問親友意見,結果長輩說他因為喜歡你,所以這些都很正常,你才奇怪,不喜歡還跟人家互動幹嗎?
好了,那我不互動可以吧。然後,長輩又說30歲了,不要太挑,對方忠厚老實,經濟能力也不錯,可以就好,我們要打開心房試試看。
我好混亂。
和朋友述說這段感情,有人說這就是普信男,只有長輩才在喜歡。我甚至跑去問事,詢問這段感情帶來的困擾,結果得到這個男人很不錯的回答。
我更混亂。
為什麼一段感情,同樣的敘述,會得到這麼多正正反反的答案。是不是問題出在我身上?是不是我哪裡做錯了?可是我真的看不清楚自己錯在哪裡,怎麼辦?
沒辦法,我已經累到沒力氣反思了。只能先關上情場修練的大門,讓心緒回歸平靜再說。
就這樣過了好久,我以為沒事了,卻忘記當初只是關門,並沒有進行修復的動作,最近跟新對象吃飯才發現,那些沒有解答的創傷,還等著我去面對它、去處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