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你今天過得好嗎?
今天想跟你分享的啟發關鍵詞是「評估」。在這個充滿變動與波動的世界裡,
我們常常面對選擇:
該不該轉換跑道?該不該冒一個風險?該不該堅持還是轉彎?
這些選擇之所以困難,
正是因為未來本來就無法百分之百預測,波動又無可避免。
但有一個能力,可以讓我們在變化中更清醒地前行,
那就是——評估(assessment)。
—
在理財世界中,有一句話我很喜歡:
「最好的判斷,不是預測未來,而是正確評估當下。」
(引自《反脆弱》作者納西姆·塔雷布)
的確,我們無法控制市場漲跌、未來意外、甚至明天的心情,
但我們可以透過更清晰的評估,
減少盲目的樂觀,也避免過度的恐懼。
—
今天想跟你分享兩個關於「評估」的啟發:
第一層啟發:好評估,源自好的資訊。
評估的第一步,不是立刻下結論,
而是確保自己手上掌握了足夠且可靠的資訊。
資訊不足的時候,我們容易放大想像;
資訊失真的時候,我們容易被情緒帶著走。
那麼,怎麼確保自己資訊夠完整呢?
一個簡單的方法是自問四件事:
- 我的資訊來源可靠嗎?(專業機構vs網路謠言)
- 有沒有可能只看到倖存者偏誤?
- 有沒有主動比較過支持與反對的觀點?
- 我是否承認了「未知」的存在?
就像航海一樣:
航行的決策不是靠風的大小,而是靠地圖和星星的位置。
—
第二層啟發:評估期望值,不只看好處,也看代價。
在金融裡,有個很有趣的概念叫做期望值(Expected Value)。
意思是:
每一個選擇,不只要看成功的機率,
還要同時考慮成功與失敗帶來的影響大小。
舉個例子:
樂透獎金很大,但中獎機率極低;
即使中一次可以賺一億元,
但從數學上來看,每張樂透票的期望值是負的。
也就是說,長期下來,買樂透會讓你平均損失金錢。
那麼在生活裡呢?
好的評估,不只是問「機率高嗎?」,
而是要問:
- 成功後,得到的好處值得嗎?
- 失敗後,自己能承受得起代價嗎?
如果失敗的代價是致命的,
就算機率很低,也不該輕易賭上;
如果代價可控,而潛在價值極高,
即使成功機率小,也值得認真考慮。
—
或許,真正成熟的評估,
不是為了找到零風險的選擇,
而是懂得在不完美的現實中,
做出最符合自己價值觀與承受力的決定。
—
你呢?
最近的生活中,有沒有哪一個選擇,
是讓你特別練習了如何「冷靜地評估」而不是「情緒化地反應」呢?
期待聽聽你的分享。
祝願你今天也能用溫柔而清醒的眼光,做出屬於自己的選擇。
—— 企鵝不捨小書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