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標籤>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說你呆你就呆,不呆也呆

前言 

法國存在哲學家沙特(法語:Jean-Paul Sartre)有句名言:

「你不是你以為的你,你也不是別人以為的你,你是你以為別人以為的你。」(You are not what you think you are, you are not what others think you are, you are what you think others think you are。)

有本書的書名就叫做:

<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嗎?>(Do You Think What You Think You Think?)

 標籤下。。。

仔細想想,上述引言好像都有道理,只是:沙特名言的第二句在"標籤"的情況下卻是錯的,也許在正常情況下,"你不是別人以為的你",但在"標籤"的情況下卻是:"你就是別人以為的你"。同樣的,那本書名,似在懷疑"你以為的"正確性或可靠性,但在"標籤"的情況下卻是不必懷疑,也無庸置疑的:"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

 什麼是標籤?

標籤是什麼呢?簡單的說就是:

我認為你有病,你就是有病,沒病也有病。

我認為你沒病,你就是沒病,有病也沒病。

 如何證明你沒病?

有個問題很有意思:「如果親友懷疑你有精神病,強將你送進精神病院,你有辦法證明自己沒有精神病嗎?

羅森漢恩實驗

美國心理學家大衛・羅森漢恩(David Rosenhan)在1972年進行了一個「假病人實驗(Pseudopatient experiment)」結果極為著名且驚悚,後就稱之為《羅森漢恩實驗(Rosenhan Experiment)》

「假病人實驗」中,羅森漢恩找了5男3女,用假名假扮病人去12間精神病院求診,每個人都聲稱自己出現幻聽,其他則都正常,並根據自身經驗去回答病院所提出的詤斷表上的所有問題。結果,7人確診患有精神分裂症,並被送去精神病院。雖然後來他們一切表現正常,而且強調沒有再出現幻聽,但醫護人員卻認為他們病情似乎更嚴重。(他們七個人平均被關19天,最長的一個被關了52天。他們的正常行為被醫生一一判定並記錄為典型症狀)

看到有患者在寫筆記,醫生將之記錄成:「有強迫性書寫行為」;

患者向醫生問好,被記錄成「病人有過度討好權威的傾向」;

病人說:「飯不好吃」,醫生認為「患者表現出對食物的不信任,對餐廳存有偏執傾向」。

甚至連病人在走廊散步都被說成是:「患者出現重復行為,懷疑是源於焦慮或精神緊張。」你看到了嗎?只要貼了標籤,你的任何言行舉止就都被朝符合此標籤的方向去解讀。所以呢?說你不正常,你就是不正常,正常也被解讀成不正常。

實驗結論

羅森漢證明了:一個人一旦被貼上了標籤,「你就不是你,而是別人想像中的你」你記得沙特名言的第二句嗎?"你就是別人以為的你";你記得那本書名嗎?<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這是你對人事物的標籤);或者也可以把它改成:<我以為我以為的就是我以為的。>(這是我對人事物的標籤)

小結

你會貼別人標籤嗎?這孩子就是不懂事;那個團員就是愛現;他是那所學校的問題學生;老公又懶散又自大;主管就是個偏心的半吊子……。

有兩個問題值得省思:

1.      人家貼我標籤時,我該怎麼回應?

2.      我會不會也在貼人標籤?

我不知道吔,你說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退休教授:慕鐸的沙龍
72會員
934內容數
我的隨思與雜想空間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別人眼中的你,不是真的你。 你眼中的自己,也不是真的你。 你眼中的別人,才是真正的你。 ~悉達多 Painting / Watercolor by Abdalla M. Assaad. Syria.  》》 我的靜奢主義 Quiet Luxury, Quiet me. 用我愛
Thumbnail
別人眼中的你,不是真的你。 你眼中的自己,也不是真的你。 你眼中的別人,才是真正的你。 ~悉達多 Painting / Watercolor by Abdalla M. Assaad. Syria.  》》 我的靜奢主義 Quiet Luxury, Quiet me. 用我愛
Thumbnail
法國哲學家 #沙特提出的「 #他人即地獄(L’enfer c‘est les autres)」表面上容易被誤解為對旁人的厭惡,實際上是強調透過與他人的關係來建立主體自由。
Thumbnail
法國哲學家 #沙特提出的「 #他人即地獄(L’enfer c‘est les autres)」表面上容易被誤解為對旁人的厭惡,實際上是強調透過與他人的關係來建立主體自由。
Thumbnail
身處人世 作家三毛在<撒哈拉的故事>裡寫到: 「好在 ,別人如何分析我,跟我本身是一點關係也沒有的」 別人的一言一行,只能證明他們是誰,得知他們秉持的信念,以及看待這個世界人事物的方式和角度。 停止批評自己的心,只要看見、觀察就好,大部分的人既不是好人也不是壞人,這世界上也沒有絕對了不起的人
Thumbnail
身處人世 作家三毛在<撒哈拉的故事>裡寫到: 「好在 ,別人如何分析我,跟我本身是一點關係也沒有的」 別人的一言一行,只能證明他們是誰,得知他們秉持的信念,以及看待這個世界人事物的方式和角度。 停止批評自己的心,只要看見、觀察就好,大部分的人既不是好人也不是壞人,這世界上也沒有絕對了不起的人
Thumbnail
生活中所經歷的事通過你而發生 你的實相本身並沒有思想。沒有你,它無法改變。你可以假裝沒有你它也會改變,但是,真的沒有這樣的事,就像這種說法一樣,“嗯,它就是那樣發生了,我不知道為什麼? 它就是發生了。” 生活(中所經歷的事)並不是發生在你身上,而是通過你而發生。因為你們每一個人都是創造(譯注:也
Thumbnail
生活中所經歷的事通過你而發生 你的實相本身並沒有思想。沒有你,它無法改變。你可以假裝沒有你它也會改變,但是,真的沒有這樣的事,就像這種說法一樣,“嗯,它就是那樣發生了,我不知道為什麼? 它就是發生了。” 生活(中所經歷的事)並不是發生在你身上,而是通過你而發生。因為你們每一個人都是創造(譯注:也
Thumbnail
請跟從內在的直覺,大膽界定自己,說:「我的風格是……。」
Thumbnail
請跟從內在的直覺,大膽界定自己,說:「我的風格是……。」
Thumbnail
你活在他人期望裡,卻無法自拔嗎?請放下那些不重要、無須在乎的人,好好活在自己的期望裡吧!
Thumbnail
你活在他人期望裡,卻無法自拔嗎?請放下那些不重要、無須在乎的人,好好活在自己的期望裡吧!
Thumbnail
我不是我,我的想法不代表真正的我 不知道為什麼,人總是有一正一負的念頭在打架,負面念頭不停的在詆毀自己,另一個念頭則是在鼓勵,而我總是被詆毀的念頭攻擊的體無完膚,記得從第二份工作開始,或許受到主管影響,我被詆毀自己的念頭攻擊的很疲憊,除了自己的念頭,工作上的不被認同,甚至到主管的言語,我開始服藥才
Thumbnail
我不是我,我的想法不代表真正的我 不知道為什麼,人總是有一正一負的念頭在打架,負面念頭不停的在詆毀自己,另一個念頭則是在鼓勵,而我總是被詆毀的念頭攻擊的體無完膚,記得從第二份工作開始,或許受到主管影響,我被詆毀自己的念頭攻擊的很疲憊,除了自己的念頭,工作上的不被認同,甚至到主管的言語,我開始服藥才
Thumbnail
最近很常在各個平台上或心靈勵志小品上聽見或看見:「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不禁讓我進一步的思考什麼是成為自己?又如何成為自己?如何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
Thumbnail
最近很常在各個平台上或心靈勵志小品上聽見或看見:「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不禁讓我進一步的思考什麼是成為自己?又如何成為自己?如何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
Thumbnail
你是內向者還是外向者呢? 內向者都不善表達、冷漠難以親近? 我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
Thumbnail
你是內向者還是外向者呢? 內向者都不善表達、冷漠難以親近? 我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