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離婚爭取監護權進入法院訴訟階段,許多家長會接到「社工訪視通知」。但社工訪視是什麼?會影響監護權裁定嗎?要準備什麼資料?如果訪視當天狀況不好,會不會影響結果?
本篇將帶你完整了解社工訪視的目的、流程與常見問題,協助你在監護權訴訟中做好準備。
🧾社工訪視是什麼?法院為何會要求訪視?
社工訪視,全稱為「法院指定社工機構訪視評估」,是家事法院在審理未成年子女監護案件時,為了釐清孩子實際生活環境、主要照顧者與親子互動情形所採取的調查手段之一。法院依據《家事事件法》第50條及《少年及家事法院組織法》第39條授權,可委由專業社工進行家庭訪視,作為裁定監護權時的輔助參考。
📌 重點不是「誰家比較乾淨」或「有沒有裝潢」,而是看誰更能提供穩定、安全、利於孩子成長的環境。
🧭社工訪視流程怎麼走?當天會發生什麼事?
- 法院通知與社工聯繫:當事人會收到法院來文,或由社工主動聯繫,安排訪視時間。
- 社工到場訪談與觀察:社工會到孩子居住處訪視,並與照顧人、孩子進行面談,觀察互動情形。
- 評估重點項目:
- 居住安全性與清潔度
- 主要照顧者對孩子的理解與教養方式
- 親子互動自然程度
- 子女的心理狀態與表達意願
- 社工撰寫訪視報告交法院:報告將提供法官做為裁定監護權、探視安排的參考資料。
🧠應對社工訪視的6大重點建議
- 保持自然與尊重:勿刻意包裝,但也不可怠慢對待訪視。
- 環境整潔與安全:避免有危險物品、擁擠雜亂等情形。
- 真誠面對提問:如實回答,展現對孩子的認真與了解。
- 孩子的意見很重要:尊重孩子的表達,勿強迫對話。
- 準備基本資料:如就學狀況、醫療紀錄、教養計畫等。
- 提前與律師討論應對策略:避免誤踩地雷或說錯話。
❓社工訪視會決定監護權歸誰嗎?
不會完全決定,但影響重大。
法院在決定監護權時,會綜合考量「未成年子女最佳利益」,其中社工訪視報告是重要參考之一,尤其在雙方爭執激烈、事證不明時更具關鍵性。
💬結語|善用社工訪視,打好監護官司的基礎
社工訪視不是來評分誰是「模範家長」,而是協助法院還原孩子的真實生活狀況。只要平時用心照顧、真誠應對訪視,加上律師的策略建議,就能在監護訴訟中建立有利立場。
📞 需要協助準備監護訴訟與社工訪視?立即諮詢法巢法律團隊
👉 點我免費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