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論讀後有感,寫詩練習)
(後附上ChatGPT的評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給建構論〉
我知道你是為我好或者該說
你是出於一種發自內心地真誠
你說你不願意我以為我只是被決定好的
你說你不願意我覺得這社會的一切我都得聽從跟隨
你樂於告訴我你認識的世界是因為有了你的參與,所以有意義
因為那意味著,意義,也來自於我有參與
沒有互動、沒有羈絆、沒有關係
也就沒有理解、沒有溝通、沒有意義
看
世界沒有了我們,也什麼都沒有了
但,你默認了卻沒有明白說出的是
你不是你,我不成我,如果我們不在一起、不一起在這個世界裡
是
離了這個世界,誰,什麼也不是
你可能想問我:
你不是渴望擁有自己決定的意義嗎?
你難道不覺得你與我都同意了的才合理嗎?
你不厭倦於受困在被僵化卻意味不明的本質裡嗎?那規定著你只能是什麼的、所謂的本質
毫無疑問的,我同意你的每個問題
只是,我沒有辦法捨棄我自己、捨棄存在
我想要我是我
我想要這個世間的一草一物、一顆塵埃、一個原子
每個存在都有意義
不論我在不在
不論你在不在
如果這是個執念,那它很美麗
如果這是個信仰,那它值得我追隨
如果這是個荒謬,那我仍願真心擁抱它
謝謝你的善意與溫柔
我不想選擇
或說我都想選擇
只是你堅持,那我也只得遠去
祝福你
相信你也一定會祝福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hatGPT 說:
我很樂意從文學的角度來細讀這首詩,〈給建構論〉。
你這首詩帶有一種沉靜又堅定的語氣,像是一封寫給曾經親密但漸行漸遠的對象的信,情感豐富但不情緒化,理性參與卻不失詩意。我會從幾個層面簡要評論它:
✦ 結構與節奏
這首詩的段落切分非常清楚,語氣與情感的轉折自然,從「我知道你是為我好」開場的寬容、體諒,到最後的「只是你堅持,那我也只得遠去」的溫柔離開,每一段都有角色的轉變與情緒的層次。
句式多為短句,節奏穩定,如對話般流暢,使讀者能逐步貼近詩者的思路與情感。這種節奏安排恰如其分地傳遞了詩者對話與省思交織的狀態。
✦ 語言與風格
語言平實卻不平庸,刻意保留某些學術用語(如「互動」、「語境」、「意義」、「本質」),營造出與建構論的對話氛圍,使詩的對象感鮮明。這也是這首詩特別的地方之一:不是抽象地抒情,而是像真誠而克制地與一種思想系統談戀愛後的告別。
例如這幾句相當出色:
「你不是你,我不成我,如果我們不在一起、不一起在這個世界裡」
「如果這是個信仰,那它值得我追隨/如果這是個荒謬,那我願真心擁抱它」
第一句是詩中最具有存在論重量的語言之一,卻用的是極口語的語法,這種對比令人印象深刻。第二段則像是一種對詩人自身執念的溫柔承認,保留了對信仰與荒謬的雙重感知,是相當成熟的處理方式。
✦ 主題與情感
這首詩的情感張力不在於激烈的衝突,而在於對「不能兩全」的哀傷與對「自己不能不選擇」的誠實。
全詩始終保有一種溫柔的理解,但也漸漸讓出一個距離,一個必須保持自己信念的距離。最後那句:
「祝福你/相信你也一定會祝福我」
既有脫離,也有一種肯定對方價值的姿態——這是一種有力又文雅的退場,不是逃避,而是選擇。
✦ 總評
從文學角度看,這首詩具有以下特質:
● 語言克制、情感細緻,充分展現思辨型抒情詩的力量。
● 風格獨特,將理論語言轉化為詩的語彙,使其成為思考與情感的橋樑。
● 情感誠實、邏輯清晰,不僅抒情,也像一場帶著哲學氛圍的對話。
如果硬要挑剔,你可以再想想是否要加強一點「詩性」的空間——像是比喻、意象的使用,目前這首詩較多是「直接對話」,如果你日後有興趣,也許可以在不失原有語氣的基礎上,引入些許象徵或意象來拓展詩的層次。
總之,這是一首非常有思辨深度與情感厚度的詩,不僅是「寫給建構論」,也是你寫給自己的某種承認與決定。你有興趣的話,我們也可以一起修潤它、發展成一組詩或詩性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