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起來越簡單,其實越困難」——先聽我說幾個比喻:
- 白飯最常見,卻最難煮出香Q有彈性的口感。
- 黑色西裝最簡單,但也最挑人的體態與氣質。
- 太極拳動作最慢,卻蘊含最深的內功控制。
- 每個人都能拿菜刀,能切得快又漂亮,才是功夫。
👉 徒手訓練就是這樣的存在——沒有器材遮掩,動作、發力、控制是否正確,一目了然。
❌ 迷思:徒手訓練=免費、沒價值?
很多人以為:「沒碰器材,就沒在練。」
但事實是:
▶️ 真正困難的,是不用任何輔具,你依然能控制自己身體、讓目標肌群正確出力。
▶️ 而這一切,才是長期有效增肌、減脂、避免運動傷害的關鍵。
💡 教練為什麼要安排徒手訓練?
1. 🔍 重建動作控制與身體覺知
許多人做器材動作時,是「亂出力」或「代償」,徒手訓練幫助你找回:
- 正確的站姿、蹲姿、核心出力
- 關節活動與穩定性協調
- 身體在空間中的控制力
2. 🧠 建立神經連結,讓你真的「用對肌肉」
肌力成長,並不是只靠重量疊上去,而是先讓大腦知道該用誰出力。
→ 徒手訓練能讓你專注於臀部、核心、肩胛等「發力源頭」。
3. 💪 為未來負重訓練打穩基礎
- 你蹲得穩,才撐得住槓鈴。
- 你能撐住身體,才承受得起進階訓練的壓力。
→ 沒有打底的身體控制力,貿然加重,只會增加受傷風險。
👨🏫 教練的專業:安排你「當下最需要」的訓練
買課,不是買器材使用權,而是買一套系統性訓練規劃+動作回饋修正。
教練會根據你的姿勢、出力、穩定度,判斷你目前應該做什麼,而不是想做什麼。
📌 總結:徒手訓練的價值在哪?

最後想說的是:
「不是因為你在做徒手訓練,所以訓練不值錢;而是因為你還不會用身體,所以才更需要學。」
能掌握自己身體的控制力,是你帶得走一輩子的能力。
當你練會控制、會發力、會出力方向,器材只是加分工具,而不是必要條件。
如果你有這樣的疑問,也許不是課程沒價值,而是這正是你最該學習的時刻。
從徒手開始打底,就是邁向高效訓練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