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說在拜占庭的瓦蘭吉衛隊中,哪個戰士最聲名顯著,那非挪威的「厲政王」哈拉爾(Harald Hardrade)莫屬。
這名維京大戰士,曾經效力於拜占庭的軍隊中,長達十五年之久,一度成為執掌一大批瓦蘭吉衛隊的隊長,跟隨拜占庭將軍,征戰四方,足跡遍佈義大利、巴爾幹、乃至於近東的戰場。不過,哈拉爾雖然威名素著,卻時運不濟。他差一點點,就能重新組建起揚威北海的維京人帝國,但命運卻與他擦身而過。
為什麼呢?在1066年的關鍵之年,他帶著大軍入侵英格蘭,卻不幸敗給英王哈洛德,中箭而死。雖然下場很慘,但事實證明,他如果晚來一點點,故事結果就會完全不一樣。
英軍傷亡慘重,下個月諾曼人大舉從南方的諾曼地跨海入侵,已經受損的英軍在黑斯廷斯努力抵抗,最後依然敗北。諾曼地的威廉奪下了英格蘭的王位。這就是「諾曼地的征服者威廉」和現代英格蘭與法國不解之緣的起源。
妙的是,威廉本來是打算早幾個禮拜登陸英格蘭的,只是天候不佳,方才作罷。由於英軍與威廉的戰鬥相當驚險,如果天公作美,那故事很可能會完全反過來:
英軍以毫釐之差擊敗諾曼人的軍隊後,匆匆忙忙北上,然後敗給挪威的哈拉爾。從此出現一個由挪威主導的英格蘭、挪威「北海帝國」。
不可否認的是,偶然性確實在歷史中扮演相當大的角色。如果1066年居然是哈拉爾得勝、威廉戰敗,那這一千年來的世界史,恐怕都會有相當大的變化吧……
&
圖片來源:
Wiki Commons, "Harald Hardrada window in Kirkwall Cathedral geograph 2068881.jpg"
資料來源:
史坦.林根,盧靜譯,《冰與血之歌》,衛城出版社,頁56-57。
Georgios Theotokis, "Rus, Varangian and Frankish Mercenaries in the Service of the Byzantine Emperors (9th-11th C.):Numbers, Organisation and Battle Tactics in the Operational Theatres
of Asia Minor and the Balkans", 《BYZANTINA SYMMEIKTA》Dec. 2012 ,13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