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路上搜尋「評量」,除了購書網站之外,多數文章都充斥著負面批評──壓力來源、扼殺學習熱情、為考試而生。
但奇妙的是,評量依然年年出版,補習班、安親班照樣年年訂購。為什麼?
這篇,我想從「班主任視角」重新帶你認識評量的真正價值,並提供一套實際可操作的方法,讓你在家也能安心實驗看看。
家長實用導讀目錄:
- 評量不是功課,也不是考卷!
- 如何孩子怎麼願意寫?
- 怎麼寫評量才有效?(孩子自己也能操作)
- 解答要不要撕?什麼時候改最好?
- 寫完就好了嗎?錯題怎麼處理?如何訂正?
- 考前衝刺也能用評量?怎麼操作才不焦慮?
首先,評量一定有它存在的意義,他是學生考高分很重要的密笈,也是老師家長協助孩子讀書很好用的工具,更是建立讀書習慣最有效率的方式。
班主任開學第一課:這樣告訴孩子 「被誤解的學習魔法書」。
我總會跟孩子說:
「寫評量請放輕鬆,解答就在後面,寫完自己用紅筆先改,老師會再複檢。」
再依照孩子的狀態給出彈性指引:心煩:先寫奇數題,明天寫偶數題,身體不適:每寫5題就對答案,慢慢來也沒關係。
接下來還有重點,是寫題目時老師們要看到你的讀書(軌跡)。
1.請從題目的 第一個字 畫線,遇到重點要圈起來,(重點例如是,題目要你畫○還是打ν,選出錯的還是正確的,合適還是不合適的.....)。
2.請在模擬兩可的選擇上,畫上你的專屬代號(有時你猜對了,我還是得教你正確的解題,不然下次考試你仍舊會在類似的題目上卡時間)。
我總會強調:「**評量不是壓力,而是讓你考高分的幫手。**只要照我的方法做,就會知道它的魔法在哪裡。」
不是無止盡的刷題,總在處理已經入袋的分數,而是讓你精準複習,創造高分。
班主任開學第二課:與家長分析/關於對答案
一年級評量:選擇題學生無法找出錯誤(需家長協助),非選題對答案 = 再看一次題目 + 正確寫法的輸入,學生再加深一次印象,造詞造句也能提供孩子新的創意與用法。
二年級以上的評量:孩子改評量的正確率將提高很多,速度也會隨之加快,當評量的功能不再是評分時,正確率與時間內完成就不再是孩子恐懼的重點,我們要的是孩子再一次讀題的機會,而且是自己去改出錯誤的,接下來就是孩子用其他色鉛筆進行第一次的改題
以上完成,家長再進行正式改題。
錯題是寶藏 如何訂正:
無須再整理錯題本。
訂正時,請學生將課本同步(放桌上),將錯題從課本中圈選出來,教導孩子經營課本,若是為素養題,協助孩子判斷題意與價值,再決定是否放入課本中。
家長進行正式改題時,對話式討論錯題,效果最好,善用便利貼,描圖紙,這些都是可以營造學習樂趣的好文具。
課本才是孩子學習的聖經,孩子是主編輯,引導孩子經營課本。
班主任的第三課:考試
國小學期中二階段考試,考前無須大量刷題或背誦,給孩子過多的資訊,只需課本習作讀熟, 從目錄開始,每張表格都能畫出來,圖片旁的小解說都能對應,孩子的成績就決戰於細心與穩定。
評量從來不該是壓力的來源,它是學習歷程的導航圖。
評量的編寫者,其實是最懂教學節奏與考題設計的前線老師,他們提供了孩子練習「如何應用、如何思考」的素材。我們一起協助孩子使用評量建立讀書習慣,培養解決學習問題 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