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寫評量的祕密 ? 班主任陪你處理(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網路上搜尋「評量」,除了購書網站之外,多數文章都充斥著負面批評──壓力來源、扼殺學習熱情、為考試而生。

但奇妙的是,評量依然年年出版,補習班、安親班照樣年年訂購。為什麼?

這篇,我想從「班主任視角」重新帶你認識評量的真正價值,並提供一套實際可操作的方法,讓你在家也能安心實驗看看。

家長實用導讀目錄:

  • 評量不是功課,也不是考卷!
  • 如何孩子怎麼願意寫?
  • 怎麼寫評量才有效?(孩子自己也能操作)
  • 解答要不要撕?什麼時候改最好?
  • 寫完就好了嗎?錯題怎麼處理?如何訂正?
  • 考前衝刺也能用評量?怎麼操作才不焦慮?



首先,評量一定有它存在的意義,他是學生考高分很重要的密笈,也是老師家長協助孩子讀書很好用的工具,更是建立讀書習慣最有效率的方式。


班主任開學第一課:這樣告訴孩子 被誤解的學習魔法書」。
我總會跟孩子說:

「寫評量請放輕鬆,解答就在後面,寫完自己用紅筆先改,老師會再複檢。」

再依照孩子的狀態給出彈性指引:心煩:先寫奇數題,明天寫偶數題,身體不適:每寫5題就對答案,慢慢來也沒關係。
接下來還有重點,是寫題目時老師們要看到你的讀書(軌跡)。
1.請從題目的 第一個字 畫線,遇到重點要圈起來,(重點例如是,題目要你畫○還是打ν,選出錯的還是正確的,合適還是不合適的.....)。
2.請在模擬兩可的選擇上,畫上你的專屬代號(有時你猜對了,我還是得教你正確的解題,不然下次考試你仍舊會在類似的題目上卡時間)。
我總會強調:「**評量不是壓力,而是讓你考高分的幫手。**只要照我的方法做,就會知道它的魔法在哪裡。」
不是無止盡的刷題,總在處理已經入袋的分數,而是讓你精準複習,創造高分。

班主任開學第二課:與家長分析/關於對答案
一年級評量:選擇題學生無法找出錯誤(需家長協助),非選題對答案 = 再看一次題目 + 正確寫法的輸入,學生再加深一次印象,造詞造句也能提供孩子新的創意與用法。
二年級以上的評量:孩子改評量的正確率將提高很多,速度也會隨之加快,當評量的功能不再是評分時,正確率與時間內完成就不再是孩子恐懼的重點,我們要的是孩子再一次讀題的機會,而且是自己去改出錯誤的,接下來就是孩子用其他色鉛筆進行第一次的改題
以上完成,家長再進行正式改題。


錯題是寶藏 如何訂正:
無須再整理錯題本。
訂正時,請學生將課本同步(放桌上),將錯題從課本中圈選出來,教導孩子經營課本,若是為素養題,協助孩子判斷題意與價值,再決定是否放入課本中。
家長進行正式改題時,對話式討論錯題,效果最好,善用便利貼,描圖紙,這些都是可以營造學習樂趣的好文具。
課本才是孩子學習的聖經,孩子是主編輯,引導孩子經營課本。

班主任的第三課:考試
國小學期中二階段考試,考前無須大量刷題或背誦,給孩子過多的資訊,只需課本習作讀熟, 從目錄開始,每張表格都能畫出來,圖片旁的小解說都能對應,孩子的成績就決戰於細心與穩定。

評量從來不該是壓力的來源,它是學習歷程的導航圖。
評量的編寫者,其實是最懂教學節奏與考題設計的前線老師,他們提供了孩子練習「如何應用、如何思考」的素材。我們一起協助孩子使用評量建立讀書習慣,培養解決學習問題 的能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班主任的教養札記的沙龍
5會員
2內容數
親職教育 專業補教 安親引導 升學建議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因為我曾見過友校某生的「升學備審資料」, 資料中有好多她在學三年期間,每場上台報告後,收到的『同學回饋單』! 那讓我驚豔不已: 老師的評價 vs 同學的評價,如果你是教授,你較信誰說的? ☙ ❦ ❧ 我希望我的學生,也能在每次報告後,收到『同學回饋單』,就像在方格裡的格友留言那樣!
Thumbnail
因為我曾見過友校某生的「升學備審資料」, 資料中有好多她在學三年期間,每場上台報告後,收到的『同學回饋單』! 那讓我驚豔不已: 老師的評價 vs 同學的評價,如果你是教授,你較信誰說的? ☙ ❦ ❧ 我希望我的學生,也能在每次報告後,收到『同學回饋單』,就像在方格裡的格友留言那樣!
Thumbnail
老師可能會需要改進的地方 : 尊重學生:老師應該尊重所有學生,避免針對特定學生或群體。 某些學生被老師針對,這是不應該的。 公正公平:老師應該公正公平地對待所有學生。 學生交了作業,但老師卻說沒交,並給你們打了低分,這是不公
Thumbnail
老師可能會需要改進的地方 : 尊重學生:老師應該尊重所有學生,避免針對特定學生或群體。 某些學生被老師針對,這是不應該的。 公正公平:老師應該公正公平地對待所有學生。 學生交了作業,但老師卻說沒交,並給你們打了低分,這是不公
Thumbnail
當老師嘛, 總是樂見學生的良好表現, 但是如果學生的良好,是要老師付出一些代價,那,就會出現一種奧妙的心情~~ 108課綱中的「學習歷程」制度, 好壞評價在人間, 但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就是他不知的那件事, 就是學生&老師,都多了很多暑假&寒假作業! 如果, 學生乖巧聽話地上傳了許多
Thumbnail
當老師嘛, 總是樂見學生的良好表現, 但是如果學生的良好,是要老師付出一些代價,那,就會出現一種奧妙的心情~~ 108課綱中的「學習歷程」制度, 好壞評價在人間, 但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就是他不知的那件事, 就是學生&老師,都多了很多暑假&寒假作業! 如果, 學生乖巧聽話地上傳了許多
Thumbnail
教書也有20多年了,只能說,學生永遠都在測試老師的底線。而我的底線是什麼呢?
Thumbnail
教書也有20多年了,只能說,學生永遠都在測試老師的底線。而我的底線是什麼呢?
Thumbnail
因為任教學校老舊,面臨重新拆建, 所以在「原校」安置 vs「校外」安置的討論過程中, 我發覺"現代家長"選擇學校,已經有一些有別傳統的新考量……
Thumbnail
因為任教學校老舊,面臨重新拆建, 所以在「原校」安置 vs「校外」安置的討論過程中, 我發覺"現代家長"選擇學校,已經有一些有別傳統的新考量……
Thumbnail
因應減紙政策, 校園中的相關公告, 也愈來愈多是從線上通知,包含給家長的「成績通知單」。 #導師的修煉 之 如何引導學生學習動機 小G:「老師,你這次要通知家長看成績單的時候,可以幫我美言幾句嗎?」 菜b導:「可以先讓我知道為什麼妳會這樣說呢?」 小G:「因為我上次考太差了,我
Thumbnail
因應減紙政策, 校園中的相關公告, 也愈來愈多是從線上通知,包含給家長的「成績通知單」。 #導師的修煉 之 如何引導學生學習動機 小G:「老師,你這次要通知家長看成績單的時候,可以幫我美言幾句嗎?」 菜b導:「可以先讓我知道為什麼妳會這樣說呢?」 小G:「因為我上次考太差了,我
Thumbnail
不寫作業,我不知道從哪裡可以看出我是個壞學生。
Thumbnail
不寫作業,我不知道從哪裡可以看出我是個壞學生。
Thumbnail
其實這篇的標題也可以叫做: 如果家長抱怨學校時,該怎麼做比較好? #導師的修煉 之 與家長好好溝通 一個班級裡這麼多學生, 每個學生又的那麼多家長, 所以, 難免(遲早)會遇到「家長抱怨學校的不是」的時候! 該怎麼做比較好? ❦情境一:一起互相抱怨取暖 學校的暗黑面,
Thumbnail
其實這篇的標題也可以叫做: 如果家長抱怨學校時,該怎麼做比較好? #導師的修煉 之 與家長好好溝通 一個班級裡這麼多學生, 每個學生又的那麼多家長, 所以, 難免(遲早)會遇到「家長抱怨學校的不是」的時候! 該怎麼做比較好? ❦情境一:一起互相抱怨取暖 學校的暗黑面,
Thumbnail
就我所知, 大部份若知悉學生去補習「自己任教的科目」, 通常最快的直接反應是:走心。 然後, 才會慢慢地、理性地, 把自己的情緒調回"平靜看待"…… 畢竟通常功課不好、想學多一點, 在學校裡達不到這個目標,才會想去尋求補習班資源。 因此在這個邏輯關係中, 回推原因就是學校老師無
Thumbnail
就我所知, 大部份若知悉學生去補習「自己任教的科目」, 通常最快的直接反應是:走心。 然後, 才會慢慢地、理性地, 把自己的情緒調回"平靜看待"…… 畢竟通常功課不好、想學多一點, 在學校裡達不到這個目標,才會想去尋求補習班資源。 因此在這個邏輯關係中, 回推原因就是學校老師無
Thumbnail
幾年教書生涯,開過無數次訓導會議,我發現香港教師只用兩個角度評估學生——成績和操行。
Thumbnail
幾年教書生涯,開過無數次訓導會議,我發現香港教師只用兩個角度評估學生——成績和操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