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戰績輝煌的高專房仲,你看著戶頭裡不斷增加的業績獎金,心中充滿成就感。但一想到明年五月的綜所稅,稅單上那驚人的數字,是不是讓這份喜悅瞬間蒙上了一層陰影?
於是,一個大膽且誘人的想法浮現腦海:「如果我成立一間公司,用公司的名義來跟房仲品牌對接,把個人的高額獎金,轉化為公司的營業收入,不就能省下大筆稅金了嗎?」
這個策略聽起來無懈可擊,甚至可以說是完美的節稅規劃。
我們可以從三個層面來看它的優勢:
- 成本抵扣最大化:當你是個人時,能扣的費用極其有限;但成立公司後,所有「營業所需」的開銷,從油資、交通費、汽車租賃或折舊、廣告費、交際費,甚至是辦公室租金、教育訓練費用,只要能取得合法憑證,都有機會核實認列,大幅降低帳面利潤。
- 稅率級距的絕對優勢:公司的營所稅率是固定的20%,而你的個人綜所稅,稅率級距卻是從5%一路攀升到40%。當年收突破數百萬時,你很可能就落在30%或40%的最高級距。同樣的淨利,公司繳的稅,可能遠比你個人要繳的稅低得多。
- 盈餘分配的自主權:這是最關鍵的一點!公司的稅後盈餘,你可以自己決定今年要不要分配。如果今年個人其他的所得已經很高,你可以選擇將盈餘保留在公司,等到未來收入較低的年份再分配給自己,藉此完美地避開高稅率的狙擊。
聽起來是不是天衣無縫?但魔鬼,就藏在國稅局的實質課稅原則裡。
你可能沒想到,稅務機關和勞動部,正等著檢視你與房仲品牌之間的實質關係。
也許他們會問:你還需要參加公司的強制性會議嗎?你需要回報業績、接受監督嗎?你能自由拒絕公司指派的案件嗎?你工作用的名片、廣告文宣,還是印著房仲品牌的 Logo 嗎?
只要這些問題的答案偏向「是」,即使你們簽了承攬合約,你依然很可能被認定為「假承攬、真僱傭」。
一旦被這樣判定,所有節稅佈局將瞬間瓦解,不只可能要被迫追繳個人所得稅,還面臨鉅額的罰鍰,讓你省錢不成反倒大失血!
更不用說你所繳給職業工會的勞健保費,以及雇主應該幫你投保的勞健保及退休金,相關的社會保險問題,這才是真正頭大的地方!
還不只這樣,你還得考慮一個更現實的問題:未來貸款
當你把穩定的薪資所得證明,換成了相對不穩定的公司盈餘時,雖然節了稅,但在銀行眼中,你的還款能力證明可能打了折扣。
未來想申請房貸、信貸,難度可能會因此大幅提高。
所以,一份能真正保護你、經得起檢驗的承攬合約該怎麼擬定?你該如何調整日常工作模式,才能明確劃清界線?除了節稅,又該如何兼顧未來申請貸款的需求?
這其中充滿了法律與稅務的眉角。
這些攸關你血汗錢的魔鬼細節,以及如何安全操作的完整策略,我們都在這集的影片和文章中,為你做了最深入的剖析。
📖 閱讀完整文章
🎬 觀看完整影片
想更有系統地學習創業財稅,避開更多地雷?
想更有系統地建立你的財稅防火牆嗎?這堂課集結我多年實戰經驗,從公司設立、節稅規劃到財務管理,給你最直接、最能上手的完整攻略!
課程附贈大量實用表單,讓你不再紙上談兵!立即點擊下方連結,加入課程,為你的事業打下最穩固的基礎! 👉 點此了解更多
公司營運周轉,有時候也需要資金的幫忙?
如果你正在煩惱資金問題,EP.68影片將教你搞懂銀行審核貸款的5P原則,大幅提高公司成功取得資金的機率!🎬 觀看影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