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終於結束六月的最後一場應酬,但差一點在宴席間和長輩直接吵起來。
盛飯考完會考,三個家族長輩都追問他考得怎麼樣,壓力自然不小。
我真心認為:真正的學習,是孩子有求知的慾望、教導之後能自行吸收知識,重組認知,自己判斷是非與價值。席間,長輩要我幫他申請新加坡的南洋理工大學。那是一間全世界排名15,全亞洲排名第三的大學。而我父親生前曾經任教於那裡。
對於盛飯,我覺得那可以是他心中的理想、努力的方向,但不是可以拿出來跟親友說嘴炫的遙遠獎盃。
所以我當下直接說:「不要想太多。能不能考上,要看他自己的努力。現在唯一重要的是,讓他開開心心的讀書。」
長輩是個工廠老闆,非常不以為然,『我工廠的員工女兒,都可以考上東京大學,憑什麼盛飯不能夠考新加坡那所大學?』
首先,這句話就有看不起自己員工的潛意識,覺得別人有的,自己一定更好。
第二,學習這種事,向來跟父母親的出身階級沒有關係!知識是最能翻轉階級的槓桿,只要你用心,更新對世界的認知與拿到看不見的籌碼,你的人生就會跟父母親不一樣。
我知道盛飯有很多天份:數學與理化、美術與繪圖、還有國語文與演講。
很多人都會覺得小孩有天份,就一定要學什麼到達一個程度。但如果你對教育有一些了解,某些天份在它綻放之前,最好的培育,是『不打擾』!
讓他用心、用自己的方式,畫完一幅畫,不用管是不是合乎當代的審美觀。
讓他好好算題目,就算沒有又快又正確,只要邏輯清晰,沒有不明白的地方,他才能夠在數理的世界逐步前進!
盛飯國三畢業理解的學科,已經比我記憶裡存放的資料還要豐富。
我對他的照顧,已經從啟蒙者,然後退到最低程度的養育者。現在只等待,他能夠抓到自己渴望的目標,勇往直前就是!
在世界上,我們都將依照自己的容量而活。那一些向世界炫耀的標籤,不過是過眼雲煙。一生的快樂與悲傷,最終都是一個人肩頭上的重量!
所以在他成年之前,我還是會保護他,不讓人隨便幫他的擔子裡加磚塊。
還好應酬都結束了,我決定賴床躺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