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提問不是要給答案,而是提筆寫作時,常常反問自己。
從小就是一個喜歡爬格子的人,因為從小學開始,老師就規定每天要寫日記,這個習慣一直保持到今天,雖然忙碌到沒時間寫自己的生活瑣事,卻也幫自己的小孩寫起日記來,記錄他們成長的過程,寫他們生活上的趣事,寫他們的喜怒哀樂。到現在更想寫對人生的看法,想寫自己沒完成的夢,想寫很多很多的為什麼?
平時摘錄讀書時覺得不錯的思維,記下來給自己腦力激蕩:- 世界上有這樣一些奇特的人,他們把自己的痛苦轉化成不朽的文學作品:他們揮淚埋葬了自己在塵世間的希望,進而變成了種子,長出鮮花,為孤苦伶仃的苦命人醫治創傷。
- 如果你不斷重複做某件事,在生理學上來說,我們某些神經細胞之間就會建立起長期且固定的關係,比方說,如果你每天都生氣,感到挫折,每天都很悲慘痛苦……那麼,你就是每天都在重複地為那張神經網絡接線和整合,這就變成了你的情緒模式。依此類推,如果想擁有作家的思維模式,每天提筆寫作,應該會提升作品品質。
- 讀一本好書啊,就是又哭又笑,又感動又心痛,跟著主人公的遭遇走,被作者的筆牽著走,欲罷不能,同時為自己讀到了這本書而慶幸而驚喜而感激,然後就邊讀邊拿著筆寫啊寫啊,記筆記,讀完之後,感覺被掏空了一樣,久久不能平靜,心中有千言萬語在奔騰,好想找人分享,而一出口似乎又說不好,怕不能傳達你心中所有的感動和驚喜,怕玷污了這本書在你心中的神聖地位所在,但又很想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這本書有多好。
- 一本好書就像一杯沁人心脾的清茶,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