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法式台語」遇上「小孩的洋腔中文」:語言學習的奇妙歷程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今年金曲獎上,李竺芯以她獨特的「法式台語」封后,不僅讓許多人驚艷,也引起了廣泛討論。這種將法文語調融入台語的表現方式,聽起來既熟悉又陌生,卻又充滿了魅力。這不禁讓我想起,我們身邊那些牙牙學語的孩子們,也經常會用一種「奇怪」的聲調講中文,像是模仿英文一樣,如:早安英文=找俺...等。

這兩種現象看似不同,卻都指向了語言學習中一個非常有趣且重要的面向:模仿與創新。

「法式台語」:藝術的再創造

李竺芯的「法式台語」並非單純地將法文單字嵌入台語中,而是將法文的語調、語氣、甚至是一種情緒表達的方式,融入到台語歌曲裡。這種融合打破了我們對台語既有的認知,賦予了它新的生命力。這其實是一種對語言的再創造,它展示了語言的彈性和多樣性。當我們習慣了某種語言的固定模式時,這樣的創新會讓我們重新思考語言的可能性,甚至能激發我們對文化融合的想像。

「洋腔中文」:天生的語言學家

相較於藝術創作,孩子們的「洋腔中文」則顯得更加自然和本能。當他們在學習中文的過程中,如果接觸到英文或其他外語,很可能會無意識地將外語的聲調或腔調帶入到中文發音中。例如,有些孩子會把中文的平聲讀成像英文單字的重音,或是把聲調的抑揚頓挫做得比一般中文更加誇張。

這並非「發音不準確」,反而是一種非常有趣的學習現象。孩子們就像是天生的語言學家,他們在不斷地觀察、模仿、嘗試。他們的大腦在處理兩種甚至多種語言時,會試圖找出其中的共通點和差異點,並在發音上進行實驗。這種「奇怪」的腔調,其實是他們在建構自己語言系統的過程中,一個過渡且充滿創造力的階段。

模仿的力量與學習的本質

無論是「法式台語」還是「洋腔中文」,都共同揭示了語言學習中模仿的巨大力量。我們學習任何一種語言,都從模仿開始。模仿語音、模仿語調、模仿句型,然後在模仿的基礎上,逐漸建立起自己的語言系統,最終達到能夠表達自我、甚至進行創新的階段。

這些「奇怪」的腔調,正是學習過程中的一種自然反應。它提醒我們,語言學習並非總是循規蹈矩,它充滿了探索和實驗。對於孩子們來說,他們的「洋腔中文」正是他們努力理解和掌握語言的證明。我們不應急於糾正,而是可以帶著好奇心去觀察,甚至從中看到他們對語言的敏感度和創造力。

語言的無限可能

「法式台語」為我們展示了藝術家如何透過語言進行創新,而「洋腔中文」則讓我們看到了語言學習的原始面貌。這兩者都說明了,語言是活的,它是流動的,它充滿了無限的可能。

或許,我們可以從中學到:對於語言學習,多一些開放的心態,少一些僵化的標準。鼓勵孩子們勇於嘗試,即使發音有些「奇怪」,也可能是他們在探索語言邊界的一種方式。畢竟,在看似不正規的背後,往往隱藏著最純粹的學習熱情和最深刻的語言洞察。

我並非教育學家或語言學家,但是我喜歡學習新語言,也希望我的孩子們快樂地學習,沒有一定的學習框架和規範。

<把好的、壞的標籤撕掉,我就自由了> 第36屆金曲獎最佳台語女歌手李竺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r. Livia's Memos 嘉琪醫師隨手記
11會員
74內容數
Dr. Livia's Memos 嘉琪醫師隨手記 Hello!我是嘉琪醫師,這裡是我寫寫衛教文章、念書心得、小說、旅遊筆記、…等等的地方。希望大家喜歡~ 不過我的更新速度很慢,因為我的本業是二寶的媽 :)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所謂的‘’雙語‘’,按我的標準,是能夠精通母語以及一個外語。口語的能力要道地,讀寫最起碼都要達到高中的程度,或以上。這是我們家希望孩子能夠達到的水準,也是全家共同努力的目標。 以前看過一些年輕的美國ABC (美裔華人, American Born Chinese) ,說得一口流利的台語,可是他們的
Thumbnail
所謂的‘’雙語‘’,按我的標準,是能夠精通母語以及一個外語。口語的能力要道地,讀寫最起碼都要達到高中的程度,或以上。這是我們家希望孩子能夠達到的水準,也是全家共同努力的目標。 以前看過一些年輕的美國ABC (美裔華人, American Born Chinese) ,說得一口流利的台語,可是他們的
Thumbnail
我的查某孫2歲外,我想欲𤆬 tshuā伊去參加台語團,有較濟的機會聽、講台語,毋過地點有淡薄仔遠,𤆬 tshuā伊出門誠困難。佇FB台語社團看著一篇鼓勵逐家家己成立團的文章,原來會使家己成立喔!!我就來招一團。   貼佇2个台語社團,無想到,真濟人共我鬥分享。有人來報名,我組一个FB社群,方
Thumbnail
我的查某孫2歲外,我想欲𤆬 tshuā伊去參加台語團,有較濟的機會聽、講台語,毋過地點有淡薄仔遠,𤆬 tshuā伊出門誠困難。佇FB台語社團看著一篇鼓勵逐家家己成立團的文章,原來會使家己成立喔!!我就來招一團。   貼佇2个台語社團,無想到,真濟人共我鬥分享。有人來報名,我組一个FB社群,方
Thumbnail
終於完成了這本成語的讀書會。 坦白說,我是有點訝異國小的孩子對於成語,沒有以往的熟練。因為基礎不是很熟練,要學習更多的成語,就顯得「捉襟見肘」。 在最後一次課程,決定讓孩子「愉快學習」,而進行了「妙語說書人」之成語大考驗。也就說,說書人的說詞必須是成語。(坦白說,這對孩子也是一個難題啊
Thumbnail
終於完成了這本成語的讀書會。 坦白說,我是有點訝異國小的孩子對於成語,沒有以往的熟練。因為基礎不是很熟練,要學習更多的成語,就顯得「捉襟見肘」。 在最後一次課程,決定讓孩子「愉快學習」,而進行了「妙語說書人」之成語大考驗。也就說,說書人的說詞必須是成語。(坦白說,這對孩子也是一個難題啊
Thumbnail
這一、二年來,不但查某孫有佇面頭前的時,我講台語;伊無佇咧,我佮其他的囡仔嘛講台語;毋但佇礁溪講台語,慢慢仔佇台北的店內嘛講台語,佇台北閣較需要較長的時間培養講的勇氣。   這幾若个月,不管是啥物店,對方幾歲,我開喙就講台語,伊欲用華語,抑是台語應我攏無要緊,有應就表示伊聽有,伊若聽無,伊會講伊
Thumbnail
這一、二年來,不但查某孫有佇面頭前的時,我講台語;伊無佇咧,我佮其他的囡仔嘛講台語;毋但佇礁溪講台語,慢慢仔佇台北的店內嘛講台語,佇台北閣較需要較長的時間培養講的勇氣。   這幾若个月,不管是啥物店,對方幾歲,我開喙就講台語,伊欲用華語,抑是台語應我攏無要緊,有應就表示伊聽有,伊若聽無,伊會講伊
Thumbnail
有的孩子能力變好了,很明顯課堂上(這是什麼形?--> 圓形) 這種封閉式的問句已經不能滿足他了, 對!沒錯!當孩子蓄積的能量變強後就是開始往外找事情做找事情忙,這孩子忙得很棒!如法炮製開始模仿班級教師照顧起別的孩子!
Thumbnail
有的孩子能力變好了,很明顯課堂上(這是什麼形?--> 圓形) 這種封閉式的問句已經不能滿足他了, 對!沒錯!當孩子蓄積的能量變強後就是開始往外找事情做找事情忙,這孩子忙得很棒!如法炮製開始模仿班級教師照顧起別的孩子!
Thumbnail
查某孫這馬2歲外,日時仔予奶母𤆬,欲暗仔𤆬轉來。每禮拜三早起,查某囝𤆬伊去參加一个囡仔團,佇大安森林公園,有一个老師媽媽𤆬囡仔耍,學物仔,譬論來講,元宵節進前畫鼓仔燈。   這馬干焦我共伊講台語,伊的外公可能嘛會講,按呢無夠,想欲予伊參加台語的囡仔團,會當增加聽別人講台語,佮別人講台語的
Thumbnail
查某孫這馬2歲外,日時仔予奶母𤆬,欲暗仔𤆬轉來。每禮拜三早起,查某囝𤆬伊去參加一个囡仔團,佇大安森林公園,有一个老師媽媽𤆬囡仔耍,學物仔,譬論來講,元宵節進前畫鼓仔燈。   這馬干焦我共伊講台語,伊的外公可能嘛會講,按呢無夠,想欲予伊參加台語的囡仔團,會當增加聽別人講台語,佮別人講台語的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孩子英語教育的文章。如何用願力和力行,為臺灣孩子培養良好的英語表達能力和書寫能力。讓他們一開口,一寫字,就讓世人認出來。而且,是充滿好感,充滿敬佩的那種。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孩子英語教育的文章。如何用願力和力行,為臺灣孩子培養良好的英語表達能力和書寫能力。讓他們一開口,一寫字,就讓世人認出來。而且,是充滿好感,充滿敬佩的那種。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