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在不同的場合,會有不同的身分別,必須建立在尊重、信任的基礎上,才能建立起界線。
在家庭中,父母想以朋友的立場與子女拉近距離,但經常適得其反,子女經常分不清楚界線,以為可以跟父母稱兄道弟,卻導致凌駕於父母的威權之上,最後父母必須妥協、退讓。
其實這件事情的思考源自於填寫孩子的學校調查單子:Q:請問您的家庭對孩子採用什麼教育呢?
A:
1.放任
2.威權
3.民主
雖然絕大多數的家庭都會勾選民主,但所謂的民主如果是對孩子的話言聽計從,還要對他放錯後盡力包容,而非即時導正,明確表示父母的立場與態度,反而自認為他會隨著時間改進,那我認為這樣的家庭教育是失敗的。
特別是進入叛逆期的孩子不停在同儕間摸索自我定位,也同時受到賀爾蒙與大腦運作機制的影響經常暴衝,父母的威嚴壓不住孩子,通常會至少會有兩個極端:
1. 孩子經歷挫折後會懂得父母的用心。
2. 孩子經歷挫折後自我放棄,甚至凌駕威權,自我中心。
3. 其他
明白現在的社會在教導小孩將更加挑戰,但至少從很小的時候,我也提醒自己,建立起與孩子的界線,只要在家,我就是爸媽,你就是小孩,我們可以溝通,但你不要在我面前跟我BUDDY BUDDY,收起輕蔑、不可一世的態度。
父母愛你,但身為孩子的你,要明白自己的本份,明白對長輩的禮貌與尊重,拉出界線,不能放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