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業相談室11|出版社主管的中年之路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撰文:H編

相談人 B 的來信,一開始我們並不確定能否給予「支持」,遑論「啟發」。看來是正值中流砥柱的角色,甚至可能比我們團隊都資深。他寫道:「在教育出版社擔任編輯已十多年,今年因公司組織調整及人事問題而倦勤。其實內心一直對大眾圖書的編輯工作感興趣,故想進一步了解大眾出版和教育出版的差異。以及中壯年的年紀,在出版領域還有什麼其他的可能性。」


只是我們都沒想到,原先上午兩小時的相談,聊到忘我,直到當天下午,將近六小時的深談。原先他千頭萬緒的狀況,看來有些可以穩定自己的方向。


會有千頭萬緒,大概也是因為相談人 B,公司部門因為精簡合併,層級減少,因而身兼多個部門的主管,有諸多考驗。上有這幾年調升上來的大主管,下有部門主管同仁需做必要的調動,橫向還有不同單位需溝通協調;公司營運主軸上,又有專注教科書領域,或是否另闢大眾書市場的考量;還有相談人自己的生涯規劃,未來是否還能在出版產業,繼續貢獻己力。


這是組織溝通與變革、個人職涯發展的綜合命題。


提到教科書出版社的定位,相談人 B ,是首次讓自家出版品踏上誠品信義舉辦新書分享會的先河。「我們的教科書,與生活應用的關聯強烈,如果教科書不只是教科書,還很好看,為什麼不能在大眾書市場耕耘甚至舉辦新書分享會?」因此除了首發舉辦新書分享會,往後發現台北國際書展也可申請沙龍活動,也就年年參加,希望觸及更多潛在的可能讀者。


歷經業務部門多年的大主管,認為在教科書市場向下紮根,殺出血路,會是契機。「然而我的觀點是,我們的教科書領域,與成人教育接近,現在教科書大頭已長久經營,我們未必能從中取勝。然而業務部門一直希望編輯部門有新產品可推出,在人力員額未滿的情形下,要能好好產出出版品已是困難,更容易出現業務追著編輯跑,趕製之下,出版的品質難以兼顧,怕是惡性循環……」


我提到,出版產業的光譜多元,面對已知產值下滑、印銷量縮減、閱讀與媒介更趨分眾的狀態下,無論是往業務面深耕「交情綁樁」,或是編輯面專精成為「匠人編輯」,其實都在找生存之道,沒有走到最後,難以論斷對錯。如果這些都是信念,一種價值選擇,我們可不可能有更高層次的論述和思考,可以涵括與兼容不同價值?


也許我們覺得靠人情關係的業務互動方式不是最佳的方式,那有沒有可能在學校、老師、教育領域,找到期待出版社把關書的內容品質、減少人情關係影響的夥伴,讓業務不用疲於情緒勞動、受限人情枷鎖,編輯也有餘裕把出版品質做到期待的可能?


相談人 B 深思著。交談間,也娓娓道來自己的經驗。從撥接網路時代,出社會開始踏入線上課的工作領域,中間歷經電腦教科書大爆發,需要影子寫手即時出版各類電腦學習手冊的年代,再到這家教科書出版社,一待十多年。自陳自己英文不好,學生時期設計與中文背景,讓他可以陸續接手編輯與設計部門。猜想,因為跨領域的視野,讓他覺得教科書,可以不只是教科書,從內容傳遞的本質思考開始,也向可敬同業、商管趨勢中學習與摸索。


例如,一本教立體透視的書,他就覺得如果只從紙的平面說明,不夠深刻,「因此,我設計了一個可做成立體模型的附錄」。


但即便如此,他還是深感不足,「去年紀州庵開的編輯課,我全都去上;今年再開,還是想再過去,也可以分享給部門的同仁參考」,「我也會看哈佛商業評論、商業周刊、天下雜誌等,雖然出版業看似傳統產業,但也希望管理制度、薪酬福利,不會落後其他產業太多。」不曉得自己的方法對不對,常督促自己跟上時事、追劇,也關心年輕人的想法。常跟自己的同仁說:「我年紀也不小,學習也有限,其實很需要你們年輕人新世代的思考和視野啊……」


只是已如此用力和熱誠投入的他,講到激動處不免泛著淚光,還是有些許遺憾。


「如果一些新構思,總在內部打回票或是討論無疾而終,很難讓有想法的員工,繼續有動力貢獻想法。」


相談的我們,在不同公司的歷練,都深有所感,從「什麼都可能」,很可能快速考量到現實狀況,就變成「處處窒礙難行」。


例如,組織扁平化,部門整併,公司很有心納入專業人資的規劃,但他看到層級職稱變多,便感不妙,「我跟人資說,公司扁平化後,主管職變少,如果再用複雜的職級制度,可能效果不彰;現在公司新人多,讓他們能有安定感,一定程度的薪資水準是必要,如果還低於三萬,恐怕很難為新人留才。」他也感嘆到,即便有專業,但如果手段變成目的,無法為公司量身打造,有更穩健的體質。


「我覺得你很努力了,你也做很多,甚至你的思維,如果離開現有的公司,另起爐灶也是可以的。無論是教科書、大學、專門領域,甚或綜合型大眾書出版社,你的思考很本土,很企劃,無論在出版業的哪裡,都會有你的位置。


如果你平常提案,有越權、越俎代庖的擔憂,也許可以平常先跟各單位主管保持私下的溝通,了解一些新想法對他們而言,是興致勃勃想一起『揪團+1』,還是『不要來亂』。如果是前者,也許正式提案前,可以想法互通有無,有樁腳一起壯膽;如果是後者,也許你也可以私下了解有關單位的作業模式,如果能融入原有方法,或是改善工作效率、減少工作量,他們才比較好納入新做法,不然你自己需要有『想法責任制』的認知,要有提議者,能夠身體力行的決斷,才能帶動影響。


有可能跟大主管建言嗎?或許對公司未來的想像不同,你的擔憂也可以跟他分享,也許有他或者你的盲點。想法可以互相說服,或許你的理念,也可融入他的經營方針中。


如果你想離開,有底氣與後路,讓自己安全下莊還是必要的。但我覺得,與其你說要離開,不如說你更掛心公司的未來。」我如此回應。


相談人 B 說:「我不是擅長交際的人,週末也是當宅宅,看日系推理小說,追劇看動漫,但現在年紀大了,連打電動都會不小心睡著……但我可以為了工作,而努力與人互動。我很感謝公司從年輕到現在對自己的栽培,我其實沒有野心,但只要在公司,我就會想為公司好。也許,下週我可以跟大主管深談看看。」


雖然相談人 B 笑稱,自己在公司的定位也慢慢調適,從原本的留才,變成期許自己是新人入行的出版新手村、補習班。但從他的眼神與言談中,其實一直感覺到炙熱的態度,不想讓出版業只是現在的出版業而已。即便與他相談的我,也年屆中年,仍感覺彼此交流後的活力,以及看到身為前輩的相談人 B,我不禁有種「有為者亦若是」的感佩。


結束前,我感謝他與我們的交流,收穫很多。相談人 B 則說,「我才要謝謝你們,也許我只是『想要找人聊聊』吧!」,並提到「你知道嗎?當你們『我在出版業上班』團隊推出這服務時,我就分享給部門同仁知道,只是編輯比較內向,先選擇信件相談」、「而且,我相信知識有價,你們的相談服務也該有價,我收穫很多」。


事後,不禁想起華人紀錄片平台CNEX創辦人,蔣顯斌受訪時提到,創業時常浮現腦海的是,英國詩人奧登(W.H.Auden)說過的一句話:“You owe it to us all to get on with what you're good at.”(你很會做的事你沒去做,是你欠我們!)。


「一個人可以走很快, 但一群人可以走很遠。」我們深深自我期許,也深深感謝,與每個相談人的一期一會。


圖說:與相談人 B 深談後,喚起自己對推理小說的興趣,到圖書館,眼光就落在這本《文豪Stray Dogs 外傳 綾辻行人VS.京極夏彥》。借回家,是以為記。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我在出版業上班
17會員
47內容數
「我在出版業上班」團隊,熱愛圖書出版產業,致力於用創意與專業,探索書籍和行銷的無限可能。從內容企劃到跨領域合作,希望用獨特的視角和多元的思維,為產業注入更多活力。 行銷/企劃/活動/講座/相談/顧問 合作請洽|workinginpublishing891006@gmail.com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這是一篇引導文,談談一個契機,剛出社會前幾年面試了許多工作,相比起我的表姐,出社馬上得到體面的工作,我前後碰撞了好幾次的面試,各種奇耙的主管,體驗了各種不類型的主管,當時的家人開玩笑說:你可以出一本書叫做我與我的一百位主管,原本聽了還蠻不服氣的,但十年過後的現在,我已經是職場老鳥,想起當初這個點子,
Thumbnail
這是一篇引導文,談談一個契機,剛出社會前幾年面試了許多工作,相比起我的表姐,出社馬上得到體面的工作,我前後碰撞了好幾次的面試,各種奇耙的主管,體驗了各種不類型的主管,當時的家人開玩笑說:你可以出一本書叫做我與我的一百位主管,原本聽了還蠻不服氣的,但十年過後的現在,我已經是職場老鳥,想起當初這個點子,
Thumbnail
尊重不是別人給的。
Thumbnail
尊重不是別人給的。
Thumbnail
在中年職涯轉型後,因自己在數位相關領域工作且有十多年擔任管理者的經驗,有一些企業邀請我擔任數位轉型或經營管理領域的顧問。剛開始大多是透過諮詢或會議的形式對客戶提供服務,漸漸的我就對這樣的方式產生不一樣的想法—我不想只是提供建議出一張嘴,而是成為客戶的協作夥伴,也為自己創造更多的新實戰經驗。
Thumbnail
在中年職涯轉型後,因自己在數位相關領域工作且有十多年擔任管理者的經驗,有一些企業邀請我擔任數位轉型或經營管理領域的顧問。剛開始大多是透過諮詢或會議的形式對客戶提供服務,漸漸的我就對這樣的方式產生不一樣的想法—我不想只是提供建議出一張嘴,而是成為客戶的協作夥伴,也為自己創造更多的新實戰經驗。
Thumbnail
當年紀越長、經歷越久的時候,找工作就會變得越來越難,其中不乏年齡歧視的問題。在這樣的困境下,許多人選擇在職場忍耐,而不敢隨便離職。文章中分享了作者對於自己身心症狀、職場困境的掙扎,以及對人生的反思。最後,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地方,快樂地活著。
Thumbnail
當年紀越長、經歷越久的時候,找工作就會變得越來越難,其中不乏年齡歧視的問題。在這樣的困境下,許多人選擇在職場忍耐,而不敢隨便離職。文章中分享了作者對於自己身心症狀、職場困境的掙扎,以及對人生的反思。最後,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地方,快樂地活著。
Thumbnail
編輯,真的不是只要看得懂字就可以當滴!
Thumbnail
編輯,真的不是只要看得懂字就可以當滴!
Thumbnail
無論是初出茅廬的新人,還是擁有豐富工作經驗的上班族,不同職涯階段都可能遇到各種挑戰和困惑。除了尋求他人幫助之外,有些人可能會選擇上課或尋求職涯諮詢。對現職感到不滿意或沒有前景?想設定職涯目標?職涯諮詢可以幫助你釐清方向、解決問題,制定行動計畫。
Thumbnail
無論是初出茅廬的新人,還是擁有豐富工作經驗的上班族,不同職涯階段都可能遇到各種挑戰和困惑。除了尋求他人幫助之外,有些人可能會選擇上課或尋求職涯諮詢。對現職感到不滿意或沒有前景?想設定職涯目標?職涯諮詢可以幫助你釐清方向、解決問題,制定行動計畫。
Thumbnail
老友即將退休,但每天仍在公務上夙夜匪懈、焚膏繼晷,也不容屬下們苟且偷懶,有天閒聊開玩笑問他:「都快退休了,幹嘛還把自己搞得那麼累?」他反問:「你覺得領導人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麼?」我回答:「以更高的格局思考並指引大家方向。」他回答:「這答案可行,但是領導人還有件事一定得做,那就是培養接班人。」
Thumbnail
老友即將退休,但每天仍在公務上夙夜匪懈、焚膏繼晷,也不容屬下們苟且偷懶,有天閒聊開玩笑問他:「都快退休了,幹嘛還把自己搞得那麼累?」他反問:「你覺得領導人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麼?」我回答:「以更高的格局思考並指引大家方向。」他回答:「這答案可行,但是領導人還有件事一定得做,那就是培養接班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