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備災變成日常:從摩門教文化看猶他州的Prepper哲學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本週熱門話題之一就是7月5日末日預言,網路上充斥各種逃難包的置入內容。原本以為這個話題只存在亞洲,但搜尋後發現,歐洲政府早已發布避難相關的準備物品 (survival kit, emergency kit, 72-hour kit, bug-out-bag, go-bag)

和美國友人聊到這個話題時,才知道美國中西部的「猶他州(Utah)」 擁有完整的「末日準備」產業鏈Prepper Industry),而且這裡還是美國唯一不喝可口可樂的地區。原來都是因為宗教信仰- 摩門教文化。

raw-image


從信仰延伸的備糧文化

猶他州是美國摩門教徒最多的州,大約有60%以上的居民是摩門教徒(LDS Church)。由於教義中鼓勵信徒準備至少三個月到一年份的食物與必需品,這種備糧與自力更生的觀念,早已根深蒂固在日常生活中,也間接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

許多家庭的儲糧室,甚至配有從車庫直通的「Costco門」,推滿了罐頭、脫水蔬菜、乾糧與醫療包。

在這裡,「為末日做好準備」從來不是極端或恐懼,而是一種代代相傳的生活方式

當安全感變成一門生意

隨著COVID-19疫情、德州電網大停電等事件接連發生,Prepper文化逐漸變成主流。原本只是宗教信仰延伸的儲備行為,如今吸引了各種新創公司、傳產投入這產業鏈,所販售的不僅是避難用品,更是提供了 「安全感」的商品價值。

在猶他州舉辦的「Be Prepared Expo」(末日備災博覽會)上,許多看似與末日無關的企業,正試圖在這個「自給自足、不依賴外部系統 (off-the-grid)」的市場中搶得一席之地

This is "Be Prepared," Utah's prepper expo, where businesses that may not have much to do with doomsday are trying to gain a foothold in an off-the-grid market. 

• 軍規糧食開發商 Bridgford,從軍用口糧轉型為戶外與家庭儲備糧。

"We've noticed a huge uptick" in prepper business, said Byron Griffith, a sales rep for Bridgford — a California company that developed non-perishable sandwich wraps for the military, expanded to outdoor rec and now is focusing on the "preparedness" market.

• Encase 將原本為航太產業設計的重型包材轉型為重型緊急儲藏袋。

 Encase, a Houston company that makes heavy-duty emergency storage bags, sprung from a business that sold packaging material to wrap heavy machinery in the aerospace and oil industries, said president Chris DellaValle.

• 家用磨穀機公司 NutriMill,推出無需電力的備災型產品。

NutriMill, a St. George company that sells in-home grain mills, is considering a manually powered model to meet prepper requests, sales reps Emma and Ethan Park told Axios.

• Sound Sleep 帶來無電力使用的睡眠呼吸治療器。

Sandy-based Sound Sleep brought its jaw positioners to the expo for the second year after discovering the prepper market for non-electronic sleep apnea solutions.

• 電動自行車 Antelope eBikes,提供長途續航力滿足 off-grid 出行需求。

At the Antelope eBikes booth, a man in a "Tracker Survival" T-shirt asked the range of a fully charged backcountry bike. It's 30 to 40 miles, owner Tice Child said.


準備未來,不等於恐懼未來

當世界變得越來越不確定,人們就更渴望掌控未來。猶他州的「Prepper Industry」某種程度上反映了這份心理需求,無論你是否相信末日會來,準備的過程,就足以帶來一種安定的力量。


後來,跟美國友人討論到當末日來臨時,我們最需要哪些生存技能?

Top 10 Survival Skills for Worst-Case Scenarios

1. First Aid & Emergency Medical Skills

2. Fire Starting (Without Matches)

3. Clean Water Procurement & Purification

4. Basic Self-Defense & Situational Awareness

5. Shelter Building◦

6. Navigation Without Technology

7. Food Foraging & Hunting

8. Bartering & Negotiation

9. Mechanical & Repair Skills

10. Mental Resilience & Problem-Solving

我會選 5.搭建避難所、7.尋找食物、10.冷靜和應變。


📚 參考資料與延伸閱讀

1. Axios Local Salt Lake City, Businesses seek a foothold in growing prepper community (報導猶他州「Be Prepared」備災博覽會,介紹多元產業如何切入 prepper 市場。)

2. New York Post, What’s a Costco door? Why this popular Mormon home trend will soon be in every home (說明摩門教家庭常見的儲糧設計「Costco門」及其文化意涵。)

3. Religion News Service, For today’s Mormons, it’s Food Storage Lite (探討當代摩門教徒對儲糧教義的現代化詮釋與實踐差異。)

4. Salt Lake Tribune, Prepping for the coronavirus the Mormon way (描述摩門教徒如何以自身文化背景應對 COVID-19 疫情與物資短缺。)

5. Mormon Truths, How the Mormon Church Creates Doomsday Preppers (分析宗教如何影響一整個產業鏈的形成與推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在日常裡旅行|艾力的語言與文化筆記
2會員
34內容數
我是艾力,喜歡在語言裡旅行,在文化中生活。 記錄語言學習、新聞閱讀、跨文化交流,以及旅行裡的味道與風景,走在日常裡,慢慢認識這個世界。
2025/06/29
本文摘自《The Economist》2025 年 6 月 23 日〈Business|Soft-toy power: It’s not just Labubu dolls. Chinese brands are booming〉一文。這篇文章探討了中國本土品牌的崛起,並分析近期爆紅的Labubu
Thumbnail
2025/06/29
本文摘自《The Economist》2025 年 6 月 23 日〈Business|Soft-toy power: It’s not just Labubu dolls. Chinese brands are booming〉一文。這篇文章探討了中國本土品牌的崛起,並分析近期爆紅的Labubu
Thumbnail
2024/11/25
2024年WBSC 12強賽決賽中,中華台北隊在東京巨蛋以壓倒性的4-0戰勝日本隊,首次奪得冠軍。陳傑憲在第五局打出三分全壘打,為球隊開啟得分並獲得最有價值球員(MVP)榮譽。全場觀眾達到41,827名,包括超過6,000名來自台灣的球迷,見證了這場激動人心的比賽,彰顯了亞洲棒球的最佳水準。
Thumbnail
2024/11/25
2024年WBSC 12強賽決賽中,中華台北隊在東京巨蛋以壓倒性的4-0戰勝日本隊,首次奪得冠軍。陳傑憲在第五局打出三分全壘打,為球隊開啟得分並獲得最有價值球員(MVP)榮譽。全場觀眾達到41,827名,包括超過6,000名來自台灣的球迷,見證了這場激動人心的比賽,彰顯了亞洲棒球的最佳水準。
Thumbnail
2024/11/15
2024年COP29氣候峰會面臨全球領袖缺席和政策轉向的挑戰。川普重返美國總統位置後,強調重商主義和美國經濟優先,削弱美國對多邊氣候協議的支持,也讓國際對美國的氣候承諾產生疑慮。歐洲方面,德國總理蕭茲因政治危機退出COP29,反映出歐洲領袖面對內部利益壓力下的政策轉向。台灣要如何因應?
Thumbnail
2024/11/15
2024年COP29氣候峰會面臨全球領袖缺席和政策轉向的挑戰。川普重返美國總統位置後,強調重商主義和美國經濟優先,削弱美國對多邊氣候協議的支持,也讓國際對美國的氣候承諾產生疑慮。歐洲方面,德國總理蕭茲因政治危機退出COP29,反映出歐洲領袖面對內部利益壓力下的政策轉向。台灣要如何因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本文探討基督教的末世論,揭示上帝對人類罪孽的憤怒以及即將來臨的大災難。引用聖經啟示錄的相關經文,分析當前社會的問題與道德淪喪,並反思人類的行為可能帶來的後果。筆者呼籲人們關注目前的社會現狀,尤其是某強國所面臨的嚴重困境,並指出唯有回歸信仰與上帝的教導,方能尋求救贖與憐憫。
Thumbnail
本文探討基督教的末世論,揭示上帝對人類罪孽的憤怒以及即將來臨的大災難。引用聖經啟示錄的相關經文,分析當前社會的問題與道德淪喪,並反思人類的行為可能帶來的後果。筆者呼籲人們關注目前的社會現狀,尤其是某強國所面臨的嚴重困境,並指出唯有回歸信仰與上帝的教導,方能尋求救贖與憐憫。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探討了猶太人的文化和宗教信仰,介紹了舊約聖經對於猶太人生活的重要性,以及對於抽象事物的詮釋和觀點。文章中談及了舊約聖經對於統治權力和家庭價值的看法,以及猶太人經歷的國家興衰。透過深入瞭解猶太人的文化和宗教信仰,可以更好地理解他們的價值觀和行為。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探討了猶太人的文化和宗教信仰,介紹了舊約聖經對於猶太人生活的重要性,以及對於抽象事物的詮釋和觀點。文章中談及了舊約聖經對於統治權力和家庭價值的看法,以及猶太人經歷的國家興衰。透過深入瞭解猶太人的文化和宗教信仰,可以更好地理解他們的價值觀和行為。
Thumbnail
世界末日的概念在人類歷史上一直存在,一個被討論了幾個世紀的話題。不同文化和宗教對世界末日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認為它將是一個具體的事件,比如核戰爭或自然災害,而另一些人則認為它將是一個更漸進的過程,比如社會的崩潰或環境的退化,它們通常都涉及重大變革或世界終結的時期。
Thumbnail
世界末日的概念在人類歷史上一直存在,一個被討論了幾個世紀的話題。不同文化和宗教對世界末日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認為它將是一個具體的事件,比如核戰爭或自然災害,而另一些人則認為它將是一個更漸進的過程,比如社會的崩潰或環境的退化,它們通常都涉及重大變革或世界終結的時期。
Thumbnail
寫這題目好像有點超出我的能力,不過之前寫了「教會如何留住年輕世代?」 以後,我好奇查一下網路上的類似文章。 世界各國都有類似文章(我當然是看翻譯的),這也不是什麼新問題,實際上這問題應該已經有二十年以上了,只是近年才開始變嚴重,因為武漢肺炎加速了這個進程。 各種反省文章都有,大概幾個新興年輕人特
Thumbnail
寫這題目好像有點超出我的能力,不過之前寫了「教會如何留住年輕世代?」 以後,我好奇查一下網路上的類似文章。 世界各國都有類似文章(我當然是看翻譯的),這也不是什麼新問題,實際上這問題應該已經有二十年以上了,只是近年才開始變嚴重,因為武漢肺炎加速了這個進程。 各種反省文章都有,大概幾個新興年輕人特
Thumbnail
伊坂幸太郎的《末日愚者》設定政府宣佈小行星將於八年後撞擊地球,屆時地球將會滅亡,世界末日的消息公佈初期,社會陷入一片混亂,但五年過去,混亂情況終於平靜下來,生活總算回復一點常態。在距離世界末日還有三年的情況下,在仙台的一個小區中,住著各式各樣的人物,他們在世界末日來臨之前如何面對剩餘的人生呢?
Thumbnail
伊坂幸太郎的《末日愚者》設定政府宣佈小行星將於八年後撞擊地球,屆時地球將會滅亡,世界末日的消息公佈初期,社會陷入一片混亂,但五年過去,混亂情況終於平靜下來,生活總算回復一點常態。在距離世界末日還有三年的情況下,在仙台的一個小區中,住著各式各樣的人物,他們在世界末日來臨之前如何面對剩餘的人生呢?
Thumbnail
本文談到了可預期的危機特徵,以及建議建立早期預警系統,並將之納入制度化管理以避免危機發生。文章主要提示領導者應該做好風險預防管理,並強調了危機處理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本文談到了可預期的危機特徵,以及建議建立早期預警系統,並將之納入制度化管理以避免危機發生。文章主要提示領導者應該做好風險預防管理,並強調了危機處理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是關於莫拉克風災十週年的故事,講述了災區原住民的故事、生存智慧和教育問題。
Thumbnail
這是關於莫拉克風災十週年的故事,講述了災區原住民的故事、生存智慧和教育問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