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這裡是充滿魅力的咖啡店,讓人不再迷惘的咖啡店。」

這本書在說什麼?
在東京,有一間生意很好的咖啡店。這間咖啡店打破服務至上,店員可以跟客人吵架,遇到言行舉止不合理的客人可以拒絕客人再次光顧。在這裡,員工的感受高於顧客,凡是會讓員工覺得不舒服的人,就不適合成為這家店的客人。
作者的上一份工作是在一間大企業裡上班,歷經身心俱疲之後,她形容自己是「逃難般離職」。隨後經歷了一段無業遊民的生活,她不知道下一步該往哪裡去,離職在當時對她來說是最好的決定。沒有工作的時候,她到處旅行,想睡覺就睡覺,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偶然有一天,她覺得自己休息夠了準備回到東京,那時的她走進一家咖啡店,而這間咖啡店剛好貼出徵人啟事的公告。先有工作再說吧。回到家後他馬上拿起電話打給咖啡店的老闆。
這間咖啡店僱用員工的條件是「溫柔」「體貼」,不管是對待客人、員工還是廠商,都要以這樣的特質替他人著想。正因為這裡的員工待客之道是好的,有禮貌的,溫柔且體貼的,自然也會希望每位前來的客人都能以正常且不踰矩的態度對待店員。所以當遇到一些言行舉止令人難以理解,不那麼妥當時,這裡的店員才可以很理直氣壯的請這些人離開:「我們這裡不需要沒禮貌的客人。」
當初抱持著先有工作的想法,開始在這間咖啡店上班。不知不覺也度過了五年。這本書,不僅是記錄著讓人感受不舒服的客人的故事,也寫下她在這裡遇到的好同事及好客人帶給她的養分,透過在這裡的人際交流與互動,儘管還是避免不了遇到奧客,卻也讓她找到與以往工作不同的人生方向,重新思考關於工作的意義。
書中印象深刻的故事
作者以一個店員的角度,寫下她在這間咖啡店的遭遇。舉凡像是認為自己花錢就是大爺的客人、來店裡消費只是為了要看某個漂亮的店員、有的客人會給喜歡的店員奇怪的禮物,甚至邀約店員下班後的時間、餐忙期間站在櫃台結帳的時候還在討論誰要付錢的問題、遇到店裡人很多時還要分開結帳、認為自己是常客,就覺得自己常坐的位置是專屬座位而把先來的人趕走...等等例子,我想身為餐飲服務業的人看到都會很有共鳴。
我在這裡想舉幾個我看完書之後,令我印象深刻的例子。
- 留下不屬於店裡的垃圾
作者曾經遇過客人用完餐之後,把不屬於店裡的珍珠奶茶塑膠杯或是飲料杯留在店裡,或者把垃圾藏在椅子底下不容易察覺的地方,結完帳垃圾沒帶走就要離開。一般而言,或者是我,大概都會默默地直接收走垃圾吧,然後事後越想越委屈,過個幾天決定貼出告示「禁帶外食」及「非店裡的垃圾請自行帶走」之類的文宣。然而,作者可不是省油的燈,遇到那種故意把垃圾留在店裡的,她會直接拿著垃圾跑出去跟客人說你們有東西忘記拿,客人的回答是:「喔,我不要了。」,作者也會很明確的回應:「我們也不要喔。」直接展現出這家與眾不同咖啡店的原則,遇到不對的事情就要說出來。為什麼會認為店家應該且有義務需要幫客人收拾非店裡的垃圾呢?
- 老樣子
有些客人會認為自己是常客,每次都點一樣的品項,店員應該會記得自己,所以到店裡都會直接跟店員說「一樣」或是「老樣子」。我自己在外面吃飯的時候,有時候也會聽到有客人這樣講。作者在這部分的描述蠻實在的,她說我們每天幾乎都要服務上百位客人,除非今天是店員主動問你老樣子嗎?不然客人直接說老樣子是很失禮的。
店員如果記不得客人的老樣子,有的客人還會當場生氣;或者看到是新人,就故意對新人說老樣子。新人表示滿頭問號時,客人還不打算主動說要吃什麼,反而說你去問廚房那個就知道了,這真是讓人覺得更滿頭問號了。
看到這裡我會心一笑。我自己曾經當過餐飲業店員,真的站在外場後我才突然理解,店員其實很容易就記得誰曾經來過。只要點個幾次餐,大概就會知道這個客人下次的點餐內容。我自己是沒有遇過客人跟我說要老樣子,我頂多是在看到熟悉的客人出現時,腦中會浮現對方固定都點些什麼。我很慶幸我遇到的客人都會主動說出餐點內容。
大多時候我都是一個消費者的身分。儘管我每周都會去同一間咖啡店,店員也早已認識了我,但我從來沒有一次是直接對店員說老樣子的,因為我知道,店員沒有義務去記得每一個人的喜好。店員是來上班不是來考試的。店員是來製作好吃的餐點給客人的。如果這個店員有記得客人的老樣子,當下會讓人覺得很暖心沒錯,但若沒有記得,也沒有關係。去店家消費的時候,本來就是要自己主動告知店員今天要吃什麼啊~(笑)
- 開店的意義
疫情那時候,不僅旅行業很慘淡,餐飲業更是首當其衝。在台灣,餐飲業被要求禁止內用,而在作者身處的日本,政府則是宣布餐飲業要縮短營業時間,對餐飲業來說絕對是很大的打擊。沒有客人上門等同於沒有營業額。雖然縮短營業時間,為了生存還是得開門營業。當時的人們擔心被傳染,幾乎很少人出門,能減少與他人互動是最好的。
經營一家店,力求生意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但在有些情況下,你會將營業額暫時拋在腦後,在疫情期間感受到客人帶來的微小溫暖,日子再苦好像就有了撐下去的理由,這種程度上的意義不是用金錢就能堆疊出來的。
這家咖啡店在疫情期間,推出外帶服務及飲料券,有些客人在這種情況下,更願意花錢去支持他們喜愛的店家。還有的客人會特地留下紙條,只為了跟店員說儘管自己的力量很微小,但在這樣的時刻還是想用自己小小的力量消費,看著店員自己一個人顧店很辛苦,要加油。我覺得這種暖心的舉動,會讓一個店員甚至是經營這家店的老闆,瞬間感受到這就是經營一家店能夠獲得的另一種意義。
社群媒體時代的影響:談談現在的五星好評
現在在網路上搜尋,就能輕鬆找到一家店的基本資訊,甚至還可以看到各種評論附帶照片。我們被賦予言論的自由,真心喜愛一家店,可以透過網路留下自己的文字,還可以用照片輔助說明。在這樣方便的訊息傳遞之下,每一個人寫下的評論及給予的星等,很容易就能影響一間店家。很容易就能讓觀看的人多多少少從評論去斷定一家店的好或壞。
你應該看過,有些客人在評論一間店時,比較會以「自己」的角度來寫,動不動就說店員態度不好、餐點很難吃、無糖的茶跟水一樣、店員的臉很臭好像欠他錢...諸如此類的字眼。大多時候這些評論反映出「我自己自認為是這樣,但店家提供的不符合我的需求以及我的既定認知」時,我的既定認知就會告訴我這家店很爛,最好大家都不要去,隨隨便便就給店家一顆星。我有時候在想,如果店家也可以替客人打分數,我相信蠻多客人應該會不及格吧。
評論是一種很主觀的,我們可以作為參考,有時候確實會幫我們避掉一些雷,但真實的感受還是要親自去體驗過才知道。每個人被賦予的五感與體驗的能力,這都是很珍貴的。我們自己實際體驗過後,自己決定下次要不要再次光顧,這是難得的自由。第一次如果我的體驗不好,假設東西不是那麼好吃,我可能會過一段時間再去一次,如果第二次依然如此,那我就會先不要再去了(笑)。
在這間咖啡店工作帶來的轉變
誤打誤撞地來到這間咖啡店,也許曾經讓她認為只是暫時餬口有收入的地方,卻也不知不覺就做了五年。作者的上一份工作是在一家知名內衣品牌企業上班,那時候剛畢業的她,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在唯一面試這家公司且被通知錄取後,就決定去上班。當時的她心想這是一間大公司,講出來大家都知道,也能讓自己的家人感覺很有面子,也比較不會被別人瞧不起。實際工作後才發現,現實跟想像的仍有差距。遇到不合理的客訴時,也要以客人的感受為優先。
在公司待了半年後被提拔為店長,在這個追求業績至上的企業,再加上對待任何事情都很認真全力以赴的她,長時間的工作帶來的不僅是身體上的累,還要應付同業的打壓及往來的業務開黃腔,私下約吃飯。她跟在職場上的很多人一樣,總跟自己說「再撐一下就好」「再忍耐一下就好」。但是當你忽視身體及心理帶給你的訊號時,等到你意識到的時候,通常都已經很嚴重了。直到有一天她去看身心科,醫生的說法讓她馬上決定離職,隔天就遞出辭呈。
這家咖啡店在當時也許是提供她暫時有收入,暫時有事情做的地方。隨著時間的積累,她也逐漸發現自己的轉變。店裡只聘請溫柔的人。她在這裡遇到很多很好的同事,同事微不足道的小事分享與關心,在工作上失誤也不會被責備,讓過去在還沒到這間咖啡店上班之前,覺得與人溝通稍有不慎就容易招致誤解,因此不想與他人過度交流的心房漸漸敞開。
現在的她,很喜歡這份工作,儘管還是會遇到不好的客人,但在這裡她可以活得像自己,成為內心強大的人。這家店的原則教會她可以坦然面對自己的感受,遇到奧客可以禁止他們繼續光顧。不對的事情就不應該忍氣吞聲的縱容。那跟之前她在大公司上班有著完全不同的感受:為了顧及品牌形象,凡事都必須替客人著想,遇到不合理的客訴不能反駁,只能乖乖認錯鞠躬道歉,客人永遠都是對的,有著很大的反差。
這家咖啡店把員工放在比顧客更重要的位置,讓她明白自己也有能力及勇氣跟不合理的事情說不,也讓她重新思考工作的意義以及找到人生的方向。
店員與客人的關係是對等的
一開始看到這本書,我就覺得這本書真是太酷了。在既定觀念我們都知道顧客至上,餐飲業就是不能讓客人等,出餐速度要快,客人不合理的要求也要為了顧及店家生存,怕消費者留下負評,而委屈店員的世界,居然會有人寫出「讓店員覺得不舒服的客人就不要再來了」的書,而這本書還不是虛構的,而是在日本東京真的有這樣一間咖啡店。作者透過她在這間咖啡店的經歷,完成這一本書。
閱讀的時候我很有共鳴,有時會心一笑,有時被作者的文字逗樂。寫到這裡,我突然又想到,以我自己是消費者的身分,我也看過有的人對店員的刁難,對於餐點送上來時不跟店員說謝謝就算了,而是繼續將手機放在桌面,繼續滑著手機,連頭都不抬。我都會心想,萬一要是食物不小心撒在客人的手機上,這時候要怪誰呢?是不是又要怪店員沒注意,沒提醒,而不是客人自己想自己這樣的行為帶給店員送餐時的困擾。
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可以很靠近,也可以很疏遠。店員跟我們一樣也是普通人,也是某個人掌心上的寶貝。身為消費者的每一個人倘若認為自己花錢消費就能為所欲為,或是總是要求店員服務態度要好到頂天,那麼身為消費者的客人就不需要展現該有的禮貌嗎?但願每一個消費者都能在自己喜歡的店裡,單純地享受這家店美味的餐點,舒適的空間,愜意的悠閒時光。
—「為了讓我喜歡的客人們都能度過美好的一天,我會準備好美味的咖啡和餐點等候他們的到來。」
Info
書名:沒常識的咖啡店
分類:日本文學
作者:我的瑪麗
譯者:蕭家如
出版社:好人出版
出版日期:2025/05/28
#沒常識的咖啡店 #好人出版 #遠足文化 #讀書共和國 #閱讀心得 #書評 #閱讀治癒所 #日本文學 #職場 #餐飲業 #服務業 #自我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