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入Spotify】虧了18年才轉虧為盈!為何音樂串流服務龍頭規模這麼大,還是很難賺錢?|怪獸科技公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Spotify 是全世界最知名的音樂串流平台,擁有超過 6 億用戶。但從創立到獲利,Spotify 花了整整 18 年,時至 2024 年才首度轉虧為盈。更吊詭的是,它越成功、虧得越多,利潤被唱片公司幾乎吃光。為什麼 Spotify 不能靠規模取得議價優勢?

越多人用,Spotify 越虧的答案,藏在它與唱片公司簽下的「不平等條約」,也就是不管 Spotify 賺或賠,都得交出 7 成營收給音樂產業上游。這篇文章,將帶你拆解它用戶龐大依舊難賺的商業結構,還有它怎麼靠 podcast 與演算法,試圖擺脫這場不對等的合作關係。

做越大虧越多?問題出在「版稅條款」

Spotify 必須支付營收的 70% 給唱片公司,這是平台無法反轉的基因。2024 年,它創下單年營收新高,卻也創下史上最高的版稅支出,100 億美元。這種分潤方式,代表 Spotify 不論規模再大,都無法享有規模經濟。做大不會賺更多,只會付更多。

延伸閱讀:
數據分析和 A/B 測試:Netflix為何吸引人、Spotify怎麼用數據做出超猛文案?|怪獸科技公司 S2E12.1

免費版的毛利幾乎為零,9 成營收來自訂戶

為何會這樣?Spotify 的商業模式,在於利用免費服務吸引到大規模的用戶。freemium(免費為主、付費為輔,但付費用戶貢獻多數營收)模式免費用戶占比高,但毛利只有 1~2%,若無法成功導入付費機制,只會拖垮整體財務體質。

Spotify 難就難在他很大,但商模有缺陷。《聲入 Spotify》提到,公司內部人員表示,免費版就像是用來獲取新用戶,並試圖引導他們使用付費服務的「漏斗」,但漏斗的出口卻縮得像吸管一般窄小。

Spotify 付費訂戶持續成長

Spotify 付費訂戶持續成長

直到 2024 年,Spotify 首度全年獲利,關鍵就在於訂閱戶規模擴大、轉化率提升。但這也只是勉強「平衡」,並非真正脫離風險。太多的免費用戶,已經讓 Spotify 精心調整打造的商業模式出現弊端。

為何一開始走這種毛利低的模式?

故事說回 2006 年,Spotify 在瑞典成立,創辦人丹尼爾・埃克(Daniel Ek)看見 BitTorrent、海盜灣橫行,唱片公司收入崩盤,於是想打造出一種「免費但合法」的音樂使用方式。

spot+identify:品牌名背後的反盜版策略

Spotify 的品牌理念,就是讓使用者「即時發現音樂」並「被平台理解偏好」(spot,代表發現;identify,是辨識),用推薦與串流創造合法替代品。

《聲入 Spotify》提到,Spotify 曾被蘋果封殺,理由是賈伯斯反對 Spotify 的 freemium 模式,認為這是「免費送出音樂」。當時,蘋果用 iTunes 搶下數位音樂合法化的話語權,花 0.99 美元買一首歌,用 iPod 隨身聽音樂,試圖建立全球最大的數位音樂發行平台,並用來對抗 Google。

當時,iTunes 相當於美國數位音樂販售的動力來源,同時也推動著 MacBook 及 iPod 的銷售業績。而 Spotify 能讓音樂隨時播放,加密儲存至裝置的快取記憶體。關鍵在於,資料並非被儲存於裝置,只能透過網路使用;換句話說,用戶雖然能夠播放音樂,但不能取得所有權。只要忍受幾則廣告,就能免費串流無數首歌曲。

延伸閱讀:
拖延症掰掰!跟Google、Spotify和Meta學「快速行動」|實戰篇|前導|【怪獸】你與科技的距離 EP6.2

蘋果封殺 Spotify,賈伯斯拒絕 freemium 模式進美國

為何免費?因為這是打擊盜版的唯一方式。賈伯斯心知肚明,這項產品簡直堅不可摧,萬一瑞典人在美國取得授權又突然被 Google 收購的話,那可怎麽辦?於是他不讓 Spotify 上架美國 App Store,還設下 30% 抽成。

而埃克也知道,成敗取決於能否擴大營業規模。Spotify 需要拉開與競爭對手之間的距離,進軍美國市場,成為世界第一的音樂串流服務供應商。要是做不到這點,Spotify 就會倒閉。

於是,Spotify 靠 2 招繞過蘋果,引導用戶到官網付款,避開蘋果收費機制;並與 Facebook 整合,一鍵註冊帳號,短短四天內就吸引 100 萬新用戶,讓 Spotify 在美國一舉打開聲勢,成為蘋果之外的熱門音樂平台。

Apple(原 iTunes)、Spotify 用戶數比較

Apple(原 iTunes)、Spotify 用戶數比較

當然,Spotify 無法靠內容取得壟斷(不像 Netflix 製作原創劇),因為音樂到哪裡聽,其實都差不多。YouTube、Pandora、Apple Music 都能提供相似曲庫,而且 YouTube 靠 MV 賺到不少廣告費,支付給唱片公司的金額卻遠比 Spotify 來得少。

也因此,Spotify 把資源投入在優化演算法,用 AI 幫你「找到喜歡的歌」,打造超高黏著度與用戶習慣。這是它能和 YouTube、蘋果抗衡的關鍵優勢。

內容無法壟斷,押注「體驗與推薦機制」

Spotify 很清楚,隨機播放模式才是自家強項,只有極少數的付費用戶會因此取消訂閱,轉而使用這類免費服務。因此,將免費使用者轉化為付費使用者,一直是 Spotify 最重要的任務。

2024 年終於首次全年獲利時,Spotify 它並沒有就此保守,而是持續投入資源發展影音市場,來自於他們觀察到,相較音樂每次播放都要支付權利金,Podcast 一旦製作完成後邊際成本近乎為零。Spotify 自家演算法加成下,可讓用戶停留更久、提升毛利。

從音樂播放轉向內容平台,建立演算法驅動的飛輪

Spotify 將「內容黏著度」與「演算法推薦」緊密結合,逐漸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內容飛輪。《華爾街日報》報導,84% 的年輕聽眾偏好收看 podcast 影像內容;愛迪生研究公司(Edison Research)的調查也顯示,YouTube 已超越 Spotify 和蘋果,成為美國最大 podcast 平台,市佔率達 31%。

如今,人們不再只是要「聽」podcast,更要「看」podcast。影像內容分為 2 種,一是 podcast 影像(video podcast),讓用戶可以在收聽的同時,觀看相關的影片內容;二是讓「有聲書」跟訂閱制綑綁銷售,甚至將有聲書推出短影音和圖片,意在匹敵亞馬遜的 Audible。Spotify 觀察到這樣能提高聽眾的參與度,平台使用時間會比以往多 10 小時。

延伸閱讀:
音樂發燒友之於Walkman:音樂市場的數位轉變|使用者意見調查 EP10.3.1

靠廣告、演算法雙引擎,從唱片公司手中奪回話語權

Spotify 現在的角色,不再只是音樂平台,而是一個串流娛樂公司。相較於 Netflix 等影視串流平台把更多時間與資源花在確保供給端,Spotify 花更多時間在確保它擁有優於其他競爭對手的內容發現機制,並積極推動該機制的變現方式:廣告。

Spotify 營收主要還是靠付費用戶

Spotify 營收主要還是靠付費用戶

對 Spotify 而言,從唱片公司手中「奪回」商業主導權的關鍵之一,就是讓廣告收入成為第二成長引擎。更重要的是,Spotify 借助自家演算法技術,讓廣告投放的效果甚至優於社群平台,大幅提升整體毛利空間。

但即便 Spotify 的飛輪能夠對抗 Apple Music、Amazon Music,甚至 YouTube,它的挑戰也從未停止。YouTube 支付更少權利金、Apple 壟斷 iOS 收費通路、亞馬遜則用雲端與 Alexa 結合音樂服務。Spotify 難以靠「內容獨佔」勝出,因此選擇押注於體驗創新與市場規模,觸及更大的市場。

延伸閱讀:
Google Podcast 掰了!最新 YouTube Podcast 免費自動上傳、無痛轉移搬家教學|怪獸科技公司

raw-image

🤖 怪獸科技公司旗下五大版圖

最懂你的 #科技入門:一起培養在快速變化社會的超強適應力

🗣️ 節目|怪獸科技公司 Podcast(每週日晚上 9 點各大平台首播)

✍️ 專欄|怪獸科技公司 vocus 沙龍

🎥 影音|怪獸科技公司 YouTube:來賓焦點訪談✖️重點短影音

🔥 社群|怪獸科技公司 IG:怪獸科技公司/商管人文✖️人生職涯

📰 電子報|怪獸雙週快報:1 則熱門時事分析✖️ 2 本人生思考書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冒冒-avatar-img
1 天前
我在想KKBOX 是不是也遇到類似的問題
冒冒 所以母公司科科科技 26% 的營收來自 AI 多媒體業務,也是要做串流之外的生意
avatar-img
怪獸科技公司✖️沙龍
30.2K會員
470內容數
你是否有想過,為什麼看過這麼多成功的人的例子,聽過這麼多厲害的人他們的分享,有時候自己卻好像只是在原地踏步呢?《怪獸科技公司》第二季將從科技產業的角度切入,透過跨領域的視野,帶你掌握各種必備的自我管理能力與心法,一起用科技去思考你的人生。
2025/05/02
上篇文章《奧特曼傳》聚焦 OpenAI 如何從「讓 AI 造福人類」的理想出發,演變成資本與權力的角逐賽,奧特曼與馬斯克分道揚鑣後,OpenAI 與微軟攜手推出 ChatGPT,席捲全球;然而,真正的較量並不僅限於兩人,而是以「AI 霸主」之名,在更廣闊的戰場上展開......
Thumbnail
2025/05/02
上篇文章《奧特曼傳》聚焦 OpenAI 如何從「讓 AI 造福人類」的理想出發,演變成資本與權力的角逐賽,奧特曼與馬斯克分道揚鑣後,OpenAI 與微軟攜手推出 ChatGPT,席捲全球;然而,真正的較量並不僅限於兩人,而是以「AI 霸主」之名,在更廣闊的戰場上展開......
Thumbnail
2025/04/25
本文探討 OpenAI 執行長山姆·奧特曼的崛起之路,以及他和伊隆·馬斯克的合作與決裂。從奧特曼的童年經歷、創業歷程,到 OpenAI 的創立、轉型以及與微軟的合作,探討了 AI 發展的潛力和風險,以及對人類未來的影響。
Thumbnail
2025/04/25
本文探討 OpenAI 執行長山姆·奧特曼的崛起之路,以及他和伊隆·馬斯克的合作與決裂。從奧特曼的童年經歷、創業歷程,到 OpenAI 的創立、轉型以及與微軟的合作,探討了 AI 發展的潛力和風險,以及對人類未來的影響。
Thumbnail
2025/03/28
本文從《張忠謀自傳:下冊》,拆解張忠謀如何從德州儀器副總裁,歷經三次辭職低潮,最終在56歲創立台積電並使其成為世界級企業的歷程,分析張忠謀的管理哲學、商業模式、技術策略和關鍵決策,例如選擇ASML設備、與蘋果的策略聯盟等,以及台積電如何利用學習曲線理論、規模經濟和投資策略來擊敗競爭對手。
Thumbnail
2025/03/28
本文從《張忠謀自傳:下冊》,拆解張忠謀如何從德州儀器副總裁,歷經三次辭職低潮,最終在56歲創立台積電並使其成為世界級企業的歷程,分析張忠謀的管理哲學、商業模式、技術策略和關鍵決策,例如選擇ASML設備、與蘋果的策略聯盟等,以及台積電如何利用學習曲線理論、規模經濟和投資策略來擊敗競爭對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Netflix 會像 Spotify 那樣成為所有藝人的平台嗎? ▌ #葉郎每日讀報 #快讀版 20240626 ■ 獨立電影也必須想辦法變成事件型電影 作為目前美國獨立電影的龍頭之一,Neon 的主管在一場論壇上解釋了獨立電影目前的處境。降低前往電影院的頻率之後,觀眾變得比過去更加精挑
Thumbnail
▌Netflix 會像 Spotify 那樣成為所有藝人的平台嗎? ▌ #葉郎每日讀報 #快讀版 20240626 ■ 獨立電影也必須想辦法變成事件型電影 作為目前美國獨立電影的龍頭之一,Neon 的主管在一場論壇上解釋了獨立電影目前的處境。降低前往電影院的頻率之後,觀眾變得比過去更加精挑
Thumbnail
每年11月底將近12月初,Instagram、Facebook、Threads、X等各大串流平台上,不乏大家分享自己年度音樂旅程,這可以歸咎於自2016年以來Spotify引領的分享音樂風潮,「音樂年度報告書」(Spotify Wrapped)。
Thumbnail
每年11月底將近12月初,Instagram、Facebook、Threads、X等各大串流平台上,不乏大家分享自己年度音樂旅程,這可以歸咎於自2016年以來Spotify引領的分享音樂風潮,「音樂年度報告書」(Spotify Wrapped)。
Thumbnail
懶人圖快睇 Spotify 生意分析 Spotify 如果只靠免費仔規模會縮小 10倍 Spotify 的生意模式,收入其實很簡單。收入來源可以帶致分為兩種,廣告的收入 (免費仔收聽) 和 付費會員的收費。付費會員 佔總收入超過 85%,廣告的收入 10%左右。大家都知道,付費會員 在
Thumbnail
懶人圖快睇 Spotify 生意分析 Spotify 如果只靠免費仔規模會縮小 10倍 Spotify 的生意模式,收入其實很簡單。收入來源可以帶致分為兩種,廣告的收入 (免費仔收聽) 和 付費會員的收費。付費會員 佔總收入超過 85%,廣告的收入 10%左右。大家都知道,付費會員 在
Thumbnail
▌葉郎每日讀報:Spotify 如何用修改公式幫唱片公司多擠出一點(杯水車薪的)奶水 ▌ 20231127 已經沸沸揚揚地傳了好幾個月的 Spotify 串流權利金分配機制變更,終於在上週正式在 Spotify 官方部落格曝光。 繼續穩坐市場龍頭的 Spotify 並沒有改善他們的處境。一
Thumbnail
▌葉郎每日讀報:Spotify 如何用修改公式幫唱片公司多擠出一點(杯水車薪的)奶水 ▌ 20231127 已經沸沸揚揚地傳了好幾個月的 Spotify 串流權利金分配機制變更,終於在上週正式在 Spotify 官方部落格曝光。 繼續穩坐市場龍頭的 Spotify 並沒有改善他們的處境。一
Thumbnail
Spotify,來自瑞典斯德哥爾摩的聲音串流平台,創立於2006年。早期其商業模式非常單純,支付訂閱費的會員在平台上能收聽全球的音樂,而使用免費版的用戶,在音樂前則會聽到一段廣告。
Thumbnail
Spotify,來自瑞典斯德哥爾摩的聲音串流平台,創立於2006年。早期其商業模式非常單純,支付訂閱費的會員在平台上能收聽全球的音樂,而使用免費版的用戶,在音樂前則會聽到一段廣告。
Thumbnail
〈串流王者The Playlist〉主要是改編書籍〈Spotify Untold〉,以亦真亦假方式闡述 Spotify的創業故事,並描繪創辦人Daniel Ek 如何克服困難,成立創辦擊敗蘋果、亞馬遜的串流音樂霸主 Spotify。 這部影集特別的是,並非單單從創辦人角度理解 Spotify的建立,
Thumbnail
〈串流王者The Playlist〉主要是改編書籍〈Spotify Untold〉,以亦真亦假方式闡述 Spotify的創業故事,並描繪創辦人Daniel Ek 如何克服困難,成立創辦擊敗蘋果、亞馬遜的串流音樂霸主 Spotify。 這部影集特別的是,並非單單從創辦人角度理解 Spotify的建立,
Thumbnail
Spotify在上週舉行了2018年以來第一次的投資者日,介紹了他們現在的營運狀況與未來展望,其中對Podcast的投資受到了大家的矚目。
Thumbnail
Spotify在上週舉行了2018年以來第一次的投資者日,介紹了他們現在的營運狀況與未來展望,其中對Podcast的投資受到了大家的矚目。
Thumbnail
源自瑞典音樂串流品牌「Spotify」主打以大數據資料庫藉由智慧演算,提供使用者適合歌曲清單,高度接軌之曲風將Spotify儼然打造成「專屬你的智慧型播放器」。
Thumbnail
源自瑞典音樂串流品牌「Spotify」主打以大數據資料庫藉由智慧演算,提供使用者適合歌曲清單,高度接軌之曲風將Spotify儼然打造成「專屬你的智慧型播放器」。
Thumbnail
買進大趨勢裡的領頭羊,是一個絕佳好方法。有多好呢?如果你手上籌碼是各個趨勢的領頭羊,那麼 2020 別人的災難年;其實是你的豐收年。想知道 Spotify 是否具備投資價值?就得先回答「串流音樂是大趨勢嗎?」鬼宿認為:能寵壞使用者,讓人從心裡覺得「我們回不去了!」它就是「大趨勢。」
Thumbnail
買進大趨勢裡的領頭羊,是一個絕佳好方法。有多好呢?如果你手上籌碼是各個趨勢的領頭羊,那麼 2020 別人的災難年;其實是你的豐收年。想知道 Spotify 是否具備投資價值?就得先回答「串流音樂是大趨勢嗎?」鬼宿認為:能寵壞使用者,讓人從心裡覺得「我們回不去了!」它就是「大趨勢。」
Thumbnail
近年來「訂閱經濟」已經成了「風口上的豬」在音樂、影視、軟體等領域;都已出現領頭羊。Spotify 是這些巨頭之中,唯一發源於歐洲的科技公司,2013 年起訂閱 Spotify 的用戶飛速增長,它的發展與潛力如何?讓鬼宿帶大家從不同的視野,深度認識這家;來自瑞典的串流音樂巨頭。
Thumbnail
近年來「訂閱經濟」已經成了「風口上的豬」在音樂、影視、軟體等領域;都已出現領頭羊。Spotify 是這些巨頭之中,唯一發源於歐洲的科技公司,2013 年起訂閱 Spotify 的用戶飛速增長,它的發展與潛力如何?讓鬼宿帶大家從不同的視野,深度認識這家;來自瑞典的串流音樂巨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