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電影《王者天下》的中後段,新任耶路撒冷國王居伊,帶著十字軍大舉出征薩拉丁,卻在路上慘遭全軍覆沒。
這一仗在歷史中的原型,稱之為「哈丁之戰」(Battle of Hattin),堪稱十字軍歷史的轉捩點之一。此戰於1187年發生。居伊剛剛接任國王之位沒多久。
就在這個時候,薩拉丁終於決定一了百了,徹底消滅耶路撒冷王國。
從春季開始,他在大馬士革以南的浩蘭地區(Hauran),雲集麾下的精兵悍將。
這一次出征人數之多,乃是薩拉丁人生前所未有:一萬兩千名騎兵,四萬名步兵,超過五萬之數。
另一方面,當消息傳到耶路撒冷,舉國恐慌,居伊王也盡可能全國動員,所有能找到的戰力一並徵召:
約一萬八千名軍力,聚集到了「真十字架」之下。此亦為耶路撒冷王國史上僅見,但仍遠不及薩拉丁的軍隊。
由於眾寡懸殊,耶路撒冷起初尋求的戰略是老套路。
他們盡量不與交戰,但保持這一批可觀力量的存在,迫使薩拉丁軍在決戰不成的情況下,撤軍回國。
薩拉丁心生一計,決定引著大軍,跑去圍攻一座叫「提比利亞」(Tiberia)的城堡。
提比利亞本身倒不難攻陷,但裡頭卻剛好有十字軍顯要「雷蒙伯爵」的妻子避難於斯。
薩拉丁就是希望十字軍被他誘出來,去馳援提比利亞。若是內部分裂爭吵,更是上上大吉。
而如他所料,十字軍果然開始為了到底該不該支援提比利亞,爭執不休。
雷蒙伯爵支持放著提比利亞不管。至於老婆,他覺得事後出重金贖回就好。
另一方面,夏堤勇的雷諾和聖殿騎士團大師傑拉德(Gerard of Ridefort),卻警告如果在此狀況下仍不出戰,未來將難免遭到國人「畏縮避戰」的非議。
居伊最後被雷諾和傑拉德說動,於是在7月3日,大軍開拔,前往提比利亞。
然而,耶路撒冷的軍隊徹底落入了薩拉丁的陷阱中。
薩拉丁一聽說耶路薩冷軍隊行動,立刻把圍城大軍移走,只留下最低限度的包圍軍力。
同時,薩拉丁下令讓軍隊控制住這一帶的重要水源,卡夫勒薩巴特的泉水(Kafr Sabt),其他沿途井水,一律填平。
但另外,他刻意留下一處在他嚴密監視下的水源地:哈丁的泉水。
於是,耶路撒冷軍隊在盛夏之中,長途跋涉之際,卻陷入了無水可用的窘境。
到了7月3日晚間,十字軍在半途之中,眾多士卒嚴重脫水,陷入了薩拉丁軍隊的重重包圍之內。
居伊王遲疑不定,不曉得是應該全軍死命衝鋒,往加利利海突圍,還是往東北方向的哈丁泉水突圍。
最後難下決斷的居伊,只得下令當地紮營,度過一晚,明日再說。
遺憾的是,明日就沒時間了。
薩拉丁的軍隊此時,以「真主至大」的戰呼激勵士氣,已準備要最終決戰了。
到了7月4日,薩拉丁繼續用箭雨和輕騎折磨這群身陷包圍網的十字軍。
十字軍在脫水、包圍、和箭雨下,最後全體潰散。
居伊不死心,帶著一小搓人馬衝破包圍,逃到哈丁附近的一處死火山上(稱之為哈丁之角)紮營。
在那裡,居伊下令餘下的軍力朝薩拉丁陣中衝鋒——只要殺掉薩拉丁,一切都還有希望!
只是,奇蹟終究沒有發生:十字軍的拚死一搏還是被擋住了。
而在沒多久後,追擊的穆斯林軍隊攻陷了居伊的王帳。「真十字架」就此落入敵手,象徵了這場大戰的落幕。
在這場戰爭中,耶路撒冷王國幾乎全數有生力量,都葬送於此。國內防線門戶洞開。
耶路撒冷城淪陷的喪鐘,也就在「哈丁之戰」的大敗中敲響了……
&
圖片:王者天下劇照
資料來源:
Thomas Asbridge, "The Crusades: The Authoritative History of the War for the Holy Land"
Geoffrey Hindley, "Saladin : hero of Isl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