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現場×職涯反思】回台北面試與運動的省思:從「天時地利人和」談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最近,筆者正在準備高教體系的面試。對許多人來說,這可能就是準備簡報、更新履歷而已。但對筆者而言,每一次面試,其實都是一次自我重新盤點的契機。

這次的面試,讓筆者特別有感的,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詞語──「天時、地利、人和」。這三個面向,幾乎貫穿了整個準備歷程,也點出了筆者在教學與職涯中始終遵循的節奏。

天時:不是幸運,而是留給自己的調整空間

面試的前一天,颱風意外來襲。課務取消、行程延後,反倒讓筆者多了一整天的時間,能夠靜下心來練習口說、修整簡報,甚至在健身房做一小時划船訓練。

這才發現,天時不只是「老天賞飯吃」,更像是生活裡的留白。我們經常追趕進度、想把一切安排妥當,卻忘了要有餘裕空出空間,讓節奏重新校準。

筆者習慣在這樣的空白裡,重新整理自己:從語言的節奏、講話的語氣,到呼吸與站姿的穩定。這不只是準備面試,更是讓自己能「進入狀況」的過程。

raw-image
raw-image


地利:不是你擁有什麼,而是你看得懂什麼

這次面試的科系是藝術管理相關領域,筆者提前聯繫了幾位系所老師,也閱讀了系上近幾年的發展方向與成果報告。

對方期望招募的教師,不只是能寫計畫、發表論文,更要能引導學生進入實作現場,並且擁有國際合作的視野。甚至談到希望與日本服飾產業建立產學合作的機會。

這讓筆者聯想到自己過去的經驗:曾帶學生前往鹿兒島大學進行交流、策劃文化與服飾設計展覽,也能以日語與當地職人溝通協調。

「地利」不只是你有多少資源,而是你能不能在對的時機,說出對方在意的語言,並展現你能「補位」的能力。

人和:被看見的努力,來自長期的累積

筆者幾乎每週都固定發表六篇方格子文章與六支YouTube影片,持續經營「走讀創生讀書會」,也規劃公益講座、跨校分享。

這些不是為了流量或曝光,而是希望讓自己持續發聲、持續整理、持續與世界建立連結

這份穩定的累積,也讓筆者在面試前,不需要「臨時抱佛腳」地補資料,而是從既有成果中挑選、整合、轉化。

面試背後的自我訓練:一次又一次的迭代

筆者的求學與求職歷程從來不是「第一輪就上」。從碩士到博士、從專案教師到正職教職,每一次幾乎都要經過兩輪、三輪甚至等待候補名額,才有機會上榜。

但也因為如此,每一次的面試都是一次更靠近自己的練習

當年剛念碩士時,筆者也常覺得自己表達不夠流利、內容不夠紮實。但隨著每一次口試、簡報、教學示範的歷程,筆者學會了不斷調整,也逐漸找到屬於自己的教學風格。

有點像筆者的跑步經驗:高中時體育課總是全班最後幾名,但經過半年訓練,居然能在校園路跑中拿下第一名。

迭代、累積、不懈練習,或許不會讓你一夕改變,但會讓你在下次遇到機會時準備得更好

把課程做成社會對話的場域

筆者一直相信,課程不是知識的傳遞,而是與學生一起進入社會、觀察議題、設計回應的對話空間。

像是「AI健身器材與專業倫理」課程,我帶學生討論師生戀、家庭教育、職場霸凌,也閱讀公車讓座、兒童廣告等案例。學生不只是讀懂資料,更能結合USR計畫、走入社區實作。

當議題太大筆者無法獨自應對時,也會邀請業界夥伴進入課堂。例如 Lynn(曾任沃爾瑪與好市多經理)、Tony(現任科技公司副總),他們的實務經驗讓學生對「倫理」有更具體的理解。

面試,不只是站上講台,而是站回自己

這趟回台北,不只是一次面試,更像是一趟再次確認「我想往哪裡去」的旅程

筆者不再只思考「怎麼讓人覺得我很棒」,而是問自己:「我能為這個系所帶來什麼?我有哪些資源能讓學生走得更遠?」

天時,是節奏;地利,是理解;人和,是信任與累積。

如果你也正在準備一場重要的申請,無論是學位、工作還是人生的轉彎處,也許你可以問問自己:

這段旅程,不只是為了「成功」,而是為了在過程中,活出那個更完整的自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走讀城市創生─許正賢的沙龍
28會員
214內容數
歡迎喜歡地方創生的朋友,一同討論。
2025/07/11
傍晚的圖書館像被一層透亮的橘色琥珀包住,寧靜、微暖。我窩在最裡側靠窗的位置,讓餘暉落在筆記本頁面。白紙中央僅寫了兩個詞——專任教師、專案教師。僅僅一字之差,卻像兩條分岔的河流:一條緩慢蜿蜒、養育水草;一條湍急奔騰、沖刷河岸。明天早上八點半,我必須在系主任與三位委員面前,用不到三分鐘的答案說明這兩條河
Thumbnail
2025/07/11
傍晚的圖書館像被一層透亮的橘色琥珀包住,寧靜、微暖。我窩在最裡側靠窗的位置,讓餘暉落在筆記本頁面。白紙中央僅寫了兩個詞——專任教師、專案教師。僅僅一字之差,卻像兩條分岔的河流:一條緩慢蜿蜒、養育水草;一條湍急奔騰、沖刷河岸。明天早上八點半,我必須在系主任與三位委員面前,用不到三分鐘的答案說明這兩條河
Thumbnail
2025/07/09
近年來,「策展」一詞已從博物館內部術語悄然擴散到日常語言。只要背後有人用意識地安排素材、建構敘事並召喚共感,不論是一場市集、一系列線上講座,甚至是一條社群平台的時間軸,都足以稱作策展。於我而言,十餘年的實務經驗最常被問到的不只是「藝術如何感動人」,而是「作品要如何平安抵達現場」。當媒材從畫布、雕
Thumbnail
2025/07/09
近年來,「策展」一詞已從博物館內部術語悄然擴散到日常語言。只要背後有人用意識地安排素材、建構敘事並召喚共感,不論是一場市集、一系列線上講座,甚至是一條社群平台的時間軸,都足以稱作策展。於我而言,十餘年的實務經驗最常被問到的不只是「藝術如何感動人」,而是「作品要如何平安抵達現場」。當媒材從畫布、雕
Thumbnail
2025/07/08
距離線上讀書會只剩四十八小時,我在桌曆「13」這格旁畫下一枚啞鈴圖案。書名是《運動比你想的還輕鬆》,但我的心跳怎麼也輕鬆不起來——螢幕另一端,將出現四十多位平均七十歲的長輩。我得在一個小時內說服他們:運動其實就像刷牙一樣簡單。   中午時分,企業老闆來電,聲音像滾燙的青草茶。   「老師,週
2025/07/08
距離線上讀書會只剩四十八小時,我在桌曆「13」這格旁畫下一枚啞鈴圖案。書名是《運動比你想的還輕鬆》,但我的心跳怎麼也輕鬆不起來——螢幕另一端,將出現四十多位平均七十歲的長輩。我得在一個小時內說服他們:運動其實就像刷牙一樣簡單。   中午時分,企業老闆來電,聲音像滾燙的青草茶。   「老師,週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現在寫這篇心得的時間點是升碩二,其實推甄結果出來後就該寫了,不過想說隔一段時間好像比較可以反省當時哪些事情做得好或不好(肯定不是因為拖延症)。下面會先介紹我的個人背景,接著分別分享審查資料的準備和口試筆試的情形,最後再附上在城鄉所第一年的一些經驗和心得。
Thumbnail
現在寫這篇心得的時間點是升碩二,其實推甄結果出來後就該寫了,不過想說隔一段時間好像比較可以反省當時哪些事情做得好或不好(肯定不是因為拖延症)。下面會先介紹我的個人背景,接著分別分享審查資料的準備和口試筆試的情形,最後再附上在城鄉所第一年的一些經驗和心得。
Thumbnail
我剛剛偶然在 Dcard 上看到一篇文章,內容是一位政大畢業的學生去公股銀行進行求職面試 面試內容對他而言略為刁難,因此上網 po 文抱怨 底下最多則愛心的留言反饋是「面試不過就是逢場作戲」 使我聯想到,「人生,不也是逢場作戲嗎?」
Thumbnail
我剛剛偶然在 Dcard 上看到一篇文章,內容是一位政大畢業的學生去公股銀行進行求職面試 面試內容對他而言略為刁難,因此上網 po 文抱怨 底下最多則愛心的留言反饋是「面試不過就是逢場作戲」 使我聯想到,「人生,不也是逢場作戲嗎?」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給所有會考生在最後關頭的建議,希望大家看完這篇文章都能夠調整好自己的狀態,用最完美的身心去面對人生中第一場重要考試。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給所有會考生在最後關頭的建議,希望大家看完這篇文章都能夠調整好自己的狀態,用最完美的身心去面對人生中第一場重要考試。
Thumbnail
揮別幫忙改履歷的日子,最近進入幫忙模擬面試的階段。 由於去年順利申請上藥廠實習,因此今年也收到不少朋友、同學與學長姐的請託。此外,我也有留意到我的學妹們,雖然沒有問我是否可以協助他們,但是看到他們,就像看到過去的我自己,所以我主動提議可以給他們一些建議。在這樣的情況下,意外忙碌了起來。 撰寫
Thumbnail
揮別幫忙改履歷的日子,最近進入幫忙模擬面試的階段。 由於去年順利申請上藥廠實習,因此今年也收到不少朋友、同學與學長姐的請託。此外,我也有留意到我的學妹們,雖然沒有問我是否可以協助他們,但是看到他們,就像看到過去的我自己,所以我主動提議可以給他們一些建議。在這樣的情況下,意外忙碌了起來。 撰寫
Thumbnail
   身為專科生要領到畢業證書需要通過兩次的歷練,一個是畢業專題,另一個是實習。    上個學期,科上安排了一系列的課程,撰寫履歷、實習公司入班宣導、職場面面觀;學期末,甚至以模擬面試做為期末考評量。   這學期,他們進入實戰,自己去找公司面試,自己爭取錄取機會。   為了這場面試,我們從過年
Thumbnail
   身為專科生要領到畢業證書需要通過兩次的歷練,一個是畢業專題,另一個是實習。    上個學期,科上安排了一系列的課程,撰寫履歷、實習公司入班宣導、職場面面觀;學期末,甚至以模擬面試做為期末考評量。   這學期,他們進入實戰,自己去找公司面試,自己爭取錄取機會。   為了這場面試,我們從過年
Thumbnail
繼上一篇文章記錄我成為交換生的動機與期待,政大商院交換的時程、如何準備書審,接下來,來到面試環節啦! 如果這篇文章對閱讀的你有幫助,請給我愛心,也可以留言給我! 對我來說會是繼續書寫文章的一大動力!謝謝閱讀的你們 面試如何準備、當天被問到什麼題目、面試後的感想……,我將在這篇文章裡逐一向你們說明
Thumbnail
繼上一篇文章記錄我成為交換生的動機與期待,政大商院交換的時程、如何準備書審,接下來,來到面試環節啦! 如果這篇文章對閱讀的你有幫助,請給我愛心,也可以留言給我! 對我來說會是繼續書寫文章的一大動力!謝謝閱讀的你們 面試如何準備、當天被問到什麼題目、面試後的感想……,我將在這篇文章裡逐一向你們說明
Thumbnail
考完了然後勒 考完試以後,大部分高中生大學都會有幾個機制, 第一個是甄試簡單來說就是學校版的職場面試, 你必須準備你的被審資料還有參考正式的衣服前到學校來面試, 我那個時代真是一共有三個學校可以選,通常好的學校都會有甄試第二個就是填學校, 一共會有100個空格,依照你的成績機率來選學校,第
Thumbnail
考完了然後勒 考完試以後,大部分高中生大學都會有幾個機制, 第一個是甄試簡單來說就是學校版的職場面試, 你必須準備你的被審資料還有參考正式的衣服前到學校來面試, 我那個時代真是一共有三個學校可以選,通常好的學校都會有甄試第二個就是填學校, 一共會有100個空格,依照你的成績機率來選學校,第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