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不是單親兒童:好吃的東西不寂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歐洲野葡萄。圖片作者:ChatGPT

歐洲野葡萄。圖片作者:ChatGPT

葡萄,這在基督教文化中被譽為「神之血」的水果,有著非常悠久的馴化歷史。


過去對葡萄馴化的研究,讓我們以為葡萄只有一個來自西亞某處的祖先,經由人類馴化而成今天全球風靡的果實與美酒。這樣的故事簡單又有歷史感,也與過去的考古學證據相呼應。然而,在2023年發表於《Science》的最新研究卻顛覆了這個單親神話——葡萄其實有兩個祖先,來自兩個地點、分開馴化,最後才在歐洲交會,混血、雜交、重塑我們今日熟悉的葡萄家族。


這項研究由中國雲南農業大學主導,結合全球38個研究單位,分析了來自世界各地3525個葡萄樣本(包括2503個栽培種與1022個野生種),比以往任何研究都更全面、更深入。除此之外,他們以新建立的突尼西亞野生葡萄基因體作為參考樣本,搭配現代群體基因體分析工具,逐步重建葡萄的演化與馴化歷程。


首先,他們就推翻了單點馴化的理論!他們的研究發現,葡萄的馴化不僅發生了不只一次,而且還發生在不同地點。


過去的主流觀點認為,葡萄是在西亞(包含今伊朗、土耳其與亞美尼亞一帶)由野生葡萄(Vitis sylvestris)馴化而成。但透過這個超大型研究,研究團隊發現,栽培葡萄實際上有兩條明顯分支: 一支起源於西亞地區(CG1),主要用於餐用,果粒大、糖分高;另一支則來自於高加索地區(CG2),偏向釀酒用途(這一支就是過去被認定是葡萄的唯一祖先)。


這兩個獨立的馴化事件都發生在大約一萬一千年前(11,000 年前),時間點幾乎一致,但在不同區域、不同人群下進行,沒有交集。這意味著葡萄的馴化不是一個單一事件,而是兩場平行發生的「人果互動」(好吃的東西,大家所見略同)。


這兩種葡萄,因為人類的不同需求而被選拔出來:CG1 往往具有大顆果實與可口甜味,是為了生食或製成葡萄乾而馴化;而 CG2 則具有濃縮風味與適合釀酒的特質,如皮厚、糖酸平衡佳。


這個發現,也挑戰了過去一個常見的假設:釀酒葡萄比餐用葡萄更「原始」。在雙起源模型中,它們兩種並不存在著先後關係,而是在不同起點發生的平行演化。


當然,到這裡我們要問:為什麼過去都不知道這麼多事?


這個研究之所以能有這麼大的發現,主要是因為幾個關鍵差異:


1. 樣本範圍大:研究團隊納入了3525個樣本。而且不只是多,範圍也廣!選擇的樣本涵蓋歐亞非各地品種與野生種,尤其是來自於高加索與中亞地區的樣本,都是過去較少分析的樣本。就是因為包含的夠多、夠廣,所以才能看到以前看不到的角度。這提醒了我們一件事:科學常常都使用「歸納法」來導出結論,但是歸納法的缺點就是:如果一開始就沒有把資料收集齊全,怎樣「歸」也歸不出什麼大結論。

2. 參考基因體更新:研究團隊使用來自野生葡萄的完整染色體作為比對基準,而非傳統的栽培種。

3. 分析工具提升:使用如 MSMC2、Momi2 等先進族群演化模型,能重建時間軸與族群分化關係。


這些樣本收集以及生物技術上的精進,使得原本被視為「變異」或「雜交」的現象,轉變為系統性的證據,支持雙起源的解釋。


更精彩的是:這兩支葡萄後來到了歐洲以後,還進一步與當地野生葡萄發生雜交,導致基因滲入,進一步形成我們今日所熟悉的歐洲酒用葡萄品系。這是下一篇文章要說的重點。


總而言之,這篇研究提醒我們:「馴化」經常都不是單一時空發生的事件,而是一種分布在地理空間、文化選擇與氣候條件交織下的長期過程。葡萄的雙起源正好印證了這點。


它常常不是一棵系譜分明的家族樹,而是一整片基因網絡,裡面記錄了人類的選擇、誤判、機緣與智慧。


下一篇文章將會揭開葡萄的麝香風味、白果皮與兩性花背後的基因秘密。


參考文獻:

Yang Dong et al. ,Dual domestications and origin of traits in grapevine evolution. Science 379, 892-901(2023). DOI:10.1126/science.add8655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老葉報報
247會員
801內容數
主要介紹關於植物的新資訊,但是也會介紹一些其他的。 版主在大學教植物生理學,也教過生物化學。 如有推薦書籍需求,請e-mail:susanyeh816@gmail.com
老葉報報的其他內容
2025/07/14
從小如珍珠到大如棒球,番茄的馴化走過長路。 在番茄的馴化研究裡,有一個角色曾經被誤認——S. lycopersicum var. cerasiforme,中文暫可稱作「櫻桃番茄」(cherry tomato)。它曾被視為野生種,不過在這篇論文中,他們發現它是「中間型」的喔!
Thumbnail
2025/07/14
從小如珍珠到大如棒球,番茄的馴化走過長路。 在番茄的馴化研究裡,有一個角色曾經被誤認——S. lycopersicum var. cerasiforme,中文暫可稱作「櫻桃番茄」(cherry tomato)。它曾被視為野生種,不過在這篇論文中,他們發現它是「中間型」的喔!
Thumbnail
2025/07/13
過去科學家認為,植物的馴化由於人類常常只選擇少數基因型,因此往往會產生瓶頸效應。 但是也有些科學家認為,馴化作物的多樣性降低是漸進的,而不是突然發生的。 最近,一本文藝復興時代的標本書,為番茄的馴化提供了重要的資料。
Thumbnail
2025/07/13
過去科學家認為,植物的馴化由於人類常常只選擇少數基因型,因此往往會產生瓶頸效應。 但是也有些科學家認為,馴化作物的多樣性降低是漸進的,而不是突然發生的。 最近,一本文藝復興時代的標本書,為番茄的馴化提供了重要的資料。
Thumbnail
2025/07/13
當我們談論蘋果的祖先,大多數人會很自然地想到「新疆野蘋果」。 這種觀點深植人心,甚至被美國農業部奉為圭臬,在1990年代四次派員遠赴哈薩克,進行採集與研究。 但是,蘋果其實還有另一個起源中心喔!
Thumbnail
2025/07/13
當我們談論蘋果的祖先,大多數人會很自然地想到「新疆野蘋果」。 這種觀點深植人心,甚至被美國農業部奉為圭臬,在1990年代四次派員遠赴哈薩克,進行採集與研究。 但是,蘋果其實還有另一個起源中心喔!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種植水果 我的故鄉位於東西橫貫公路的西邊,那裡的人們常常會爬到梨山的山頂去種植各式各樣的水果。無論是水蜜桃、蘋果還是梨子,每一樣都充滿了自然的甘甜與新鮮。每年到了豐收的季節,我們的家裡就會堆滿各種水果,而其中,蘋果的釀酒過程更是讓我印象深刻。 只能待在家裡 我還在讀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年紀小
Thumbnail
種植水果 我的故鄉位於東西橫貫公路的西邊,那裡的人們常常會爬到梨山的山頂去種植各式各樣的水果。無論是水蜜桃、蘋果還是梨子,每一樣都充滿了自然的甘甜與新鮮。每年到了豐收的季節,我們的家裡就會堆滿各種水果,而其中,蘋果的釀酒過程更是讓我印象深刻。 只能待在家裡 我還在讀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年紀小
Thumbnail
葡萄好吃,但是要吐籽麻煩。所幸,無籽葡萄品系很早就出現了。大名鼎鼎的「蘇丹娜」(Sultania),或者說Thompson Seedless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品系,據說可以回溯到小亞細亞的黎凡特(Levant)。 但是,到底無籽的性狀是什麼基因決定的?最近的研究發現,真是一言難盡啊!
Thumbnail
葡萄好吃,但是要吐籽麻煩。所幸,無籽葡萄品系很早就出現了。大名鼎鼎的「蘇丹娜」(Sultania),或者說Thompson Seedless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品系,據說可以回溯到小亞細亞的黎凡特(Levant)。 但是,到底無籽的性狀是什麼基因決定的?最近的研究發現,真是一言難盡啊!
Thumbnail
學習品飲葡萄酒,想必大家都是從認識風土、熟讀原產地開始,但你知道嗎?在葡萄酒的漫長歷史中,原產地命名法與風土觀念,完全只是個BABY!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重視風土與原產地的概念呢?又是誰開始建立原產地名稱認證系統呢?
Thumbnail
學習品飲葡萄酒,想必大家都是從認識風土、熟讀原產地開始,但你知道嗎?在葡萄酒的漫長歷史中,原產地命名法與風土觀念,完全只是個BABY!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重視風土與原產地的概念呢?又是誰開始建立原產地名稱認證系統呢?
Thumbnail
嗯,好像被發現了,可惜發現的有點慢,啊嗯,這葡萄冰冰涼涼的還真甜,果然人工改良的品種最符合胃口。
Thumbnail
嗯,好像被發現了,可惜發現的有點慢,啊嗯,這葡萄冰冰涼涼的還真甜,果然人工改良的品種最符合胃口。
Thumbnail
發源於肥沃月彎的小麥,可說是歷史最悠久的穀物之一。從一萬兩千年前被馴化以後,小麥一直都是很重要的穀物,也是我們日常飲食中非常重要的食物來源。但隨著氣候變遷和全球環境改變,我們需要培育出更能適應惡劣環境的小麥品種,以確保糧食安全。 最近針對一個大型小麥品系種源庫的研究,讓我們取得更多小麥的基因資源!
Thumbnail
發源於肥沃月彎的小麥,可說是歷史最悠久的穀物之一。從一萬兩千年前被馴化以後,小麥一直都是很重要的穀物,也是我們日常飲食中非常重要的食物來源。但隨著氣候變遷和全球環境改變,我們需要培育出更能適應惡劣環境的小麥品種,以確保糧食安全。 最近針對一個大型小麥品系種源庫的研究,讓我們取得更多小麥的基因資源!
Thumbnail
彰化是葡萄的故鄉,而聞名遐邇的「巨峰葡萄」更是彰化大村的名產水果。 趁著1月份的假日空檔,小圓姐姐參加了「福泰商務飯店-農食嘉年華」2天1夜的農遊旅行,原本是想採葡萄回來,做美味葡萄蛋糕的,但因為錯過了葡萄冬果的採收期,所以這次的農遊體驗,就以農場種植生態參訪及葡萄果醬diy為主囉~
Thumbnail
彰化是葡萄的故鄉,而聞名遐邇的「巨峰葡萄」更是彰化大村的名產水果。 趁著1月份的假日空檔,小圓姐姐參加了「福泰商務飯店-農食嘉年華」2天1夜的農遊旅行,原本是想採葡萄回來,做美味葡萄蛋糕的,但因為錯過了葡萄冬果的採收期,所以這次的農遊體驗,就以農場種植生態參訪及葡萄果醬diy為主囉~
Thumbnail
在樹幹上,如紫黑寶石,長相像葡萄,果肉是白透明,只帶一顆仔,它是樹葡萄也稱嘉寶果。 嚐鮮樹葡萄的同時 心想有我愛的山竹口感,甜度高中帶小小酸,皮是光滑有點厚實,不建議吃皮,直接吃果肉算是好吃的水果,如想攝取皮的營養,建議做成果汁濾掉皮食用。 因室溫下2-3天容易變質 所以可以製作
Thumbnail
在樹幹上,如紫黑寶石,長相像葡萄,果肉是白透明,只帶一顆仔,它是樹葡萄也稱嘉寶果。 嚐鮮樹葡萄的同時 心想有我愛的山竹口感,甜度高中帶小小酸,皮是光滑有點厚實,不建議吃皮,直接吃果肉算是好吃的水果,如想攝取皮的營養,建議做成果汁濾掉皮食用。 因室溫下2-3天容易變質 所以可以製作
Thumbnail
早上看到隔壁鄰居在採樹葡萄 原來到了樹葡萄的產季了 樹葡萄真正的名字是「嘉寶果」 嘉寶果又被稱為樹葡萄
Thumbnail
早上看到隔壁鄰居在採樹葡萄 原來到了樹葡萄的產季了 樹葡萄真正的名字是「嘉寶果」 嘉寶果又被稱為樹葡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