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偷跟你說,自從我用 GitHub repo 組織研究專案產生的文件,心理健康因為這三個原因大幅改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研究做到後期,最可怕的其實不是做不出東西,

而是你做出了一堆檔案、一堆版本、一堆筆記,卻不知道哪一份才是最新版、哪一個才有價值。

自從我改用 GitHub repo 來管理專案,

我的心情穩定多了,因為下面這三個原因。

▋1. 每一次 commit,都是我清楚「我有做事」的證據

以前做一個下午,沒有產出 PDF、沒有發現突破,就會很焦躁。

現在我每做一小段,就 commit 一次,留下紀錄,也留下自信。

這不只是版本控管,更是心理控管。

▋2. 專案所有檔案都聚焦在一個地方,我再也不怕找不到東西

以前桌面、Dropbox、Google Drive 到處都有版本。

現在每個研究主題就一個 repo,資料、草稿、程式碼、讀書筆記都一起長大。

我再也不用懷疑:「到底那份才是我做過的那一版?」

▋3. repo 本身就是公開心法的舞台,讓我對自己有 accountability

我會把部份 repo 設為公開,讓學弟妹能追蹤也能學習。

也因此我更會整理、命名、留下說明,讓自己的未來也能看懂自己現在做的事。

這種「不是只做給自己看」的狀態,讓我做起事來更踏實、更有責任感。

你不用會寫程式,也能學會用 GitHub。

因為它真正能幫助你的,是心理健康、而不是科技炫技。

整理得當、紀錄清晰,你就會感受到:

研究不是一場混亂的折磨,而是一場清楚的旅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啟樺的沙龍
587會員
1.9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王啟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15
剛開始學卡片盒筆記法(Zettelkasten)時, 只覺得它看起來很「德國式」的龜毛。 但五年後我才明白,這套系統不是為了好看、也不是為了整理, 而是為了讓你在寫作時,越寫越快,越寫越穩。 下面這三點,就是它背後真正讓寫作變省力的核心原因。 ▋1. 先在卡片上嘗試思路,走通的才學術寫作
2025/07/15
剛開始學卡片盒筆記法(Zettelkasten)時, 只覺得它看起來很「德國式」的龜毛。 但五年後我才明白,這套系統不是為了好看、也不是為了整理, 而是為了讓你在寫作時,越寫越快,越寫越穩。 下面這三點,就是它背後真正讓寫作變省力的核心原因。 ▋1. 先在卡片上嘗試思路,走通的才學術寫作
2025/07/15
讀研究所,不只是寫論文、發 paper、跑統計, 更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在這段時間裡,打底自己人生的核心能力。 畢業只是短期目標,成為什麼樣的人,才是長期勝利。 這三個特質,如果你在碩博士期間練起來, 到三十歲時,你會發現自己比同齡人冷靜、更穩、也更有選擇。 ▋1. 可以接受「卡關」,但不能
2025/07/15
讀研究所,不只是寫論文、發 paper、跑統計, 更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在這段時間裡,打底自己人生的核心能力。 畢業只是短期目標,成為什麼樣的人,才是長期勝利。 這三個特質,如果你在碩博士期間練起來, 到三十歲時,你會發現自己比同齡人冷靜、更穩、也更有選擇。 ▋1. 可以接受「卡關」,但不能
2025/07/15
許多人想要「什麼都能寫」,結果卻變成「什麼都寫不深」。 真正厲害的寫作者,不是主題多,而是能把一個主題挖得夠深、講得夠久,說得夠有味道。 你想寫出自己的聲音, 先從一件事開始,一直寫、反覆寫,寫到你能寫出角度、層次、氣味與骨頭。 ▋一件事,寫夠久,才會長出風格 你寫「碩博士生的痛苦」寫了一
2025/07/15
許多人想要「什麼都能寫」,結果卻變成「什麼都寫不深」。 真正厲害的寫作者,不是主題多,而是能把一個主題挖得夠深、講得夠久,說得夠有味道。 你想寫出自己的聲音, 先從一件事開始,一直寫、反覆寫,寫到你能寫出角度、層次、氣味與骨頭。 ▋一件事,寫夠久,才會長出風格 你寫「碩博士生的痛苦」寫了一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今天,來分享這一週喜歡的內容、我自己克服的恐懼。 制定目標 最近聽《思維槓桿》podcast,提到了很好的概念 制定明確目標很重要。 因為沒有那麼多時間,必須排出優先順序。以前我想做的很多,經過很多嘗試,我找出自己最想達成的3個目標,專注在這三個方向,並加上健康方面的附加目標
Thumbnail
今天,來分享這一週喜歡的內容、我自己克服的恐懼。 制定目標 最近聽《思維槓桿》podcast,提到了很好的概念 制定明確目標很重要。 因為沒有那麼多時間,必須排出優先順序。以前我想做的很多,經過很多嘗試,我找出自己最想達成的3個目標,專注在這三個方向,並加上健康方面的附加目標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自我省思的四個步驟:客觀紀錄、分析總結、提出解法、結果分享。通過紀錄事情緣由、分析和總結,提出改進方法,並對結果進行分享,以避免再犯類似的問題。詳細分析了心態問題和做事方法方面的缺陷,並提出改進對策。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自我省思的四個步驟:客觀紀錄、分析總結、提出解法、結果分享。通過紀錄事情緣由、分析和總結,提出改進方法,並對結果進行分享,以避免再犯類似的問題。詳細分析了心態問題和做事方法方面的缺陷,並提出改進對策。
Thumbnail
於是就整理一下見工資料。其實我一直讀,一直讀,讀完了就塞爆了見工的File…當我今天整理的時候,怎麼這一頁有幾張證書,那一頁有不知明的作品…這滿滿的血汗終於需要在這裡斷捨離
Thumbnail
於是就整理一下見工資料。其實我一直讀,一直讀,讀完了就塞爆了見工的File…當我今天整理的時候,怎麼這一頁有幾張證書,那一頁有不知明的作品…這滿滿的血汗終於需要在這裡斷捨離
Thumbnail
我們都喜歡閱讀,然而我更重視閱讀後:我收獲了什麼?文章能跟我生活的哪些事情結合?文章能幫助別人什麼嗎?今天來聊聊《你的人生,真正重要的是什麼?》的心得運用。
Thumbnail
我們都喜歡閱讀,然而我更重視閱讀後:我收獲了什麼?文章能跟我生活的哪些事情結合?文章能幫助別人什麼嗎?今天來聊聊《你的人生,真正重要的是什麼?》的心得運用。
Thumbnail
上個月再次地把緒論修改好,還算順利地繼續往下,突然發現原來第一章真的很重要,同時也最難動筆,一字一句都舉步艱難(但過了之後就覺得海闊天空)。
Thumbnail
上個月再次地把緒論修改好,還算順利地繼續往下,突然發現原來第一章真的很重要,同時也最難動筆,一字一句都舉步艱難(但過了之後就覺得海闊天空)。
Thumbnail
去年3月搬完家之後,除了想跟想環境熟悉之外,我也想重新認識自己。於是我開始著手整理在疫情期間,隨手寫的童年,回當時的IG限動找感覺。每天起床先對著電腦冥想2小時,再出門工作⋯ 忘記這樣的日子多久了,我開始不再是對著電腦冥想,而是開始打字,打打刪刪⋯電腦的垃圾桶堆滿了我的胡言亂語。 七個月之後,我
Thumbnail
去年3月搬完家之後,除了想跟想環境熟悉之外,我也想重新認識自己。於是我開始著手整理在疫情期間,隨手寫的童年,回當時的IG限動找感覺。每天起床先對著電腦冥想2小時,再出門工作⋯ 忘記這樣的日子多久了,我開始不再是對著電腦冥想,而是開始打字,打打刪刪⋯電腦的垃圾桶堆滿了我的胡言亂語。 七個月之後,我
Thumbnail
美好 整理 照見最好的自己 回首此次整理已經過三周,正式邁入收尾階段,許多目前無法支持自己的衣物和收納盒,回收或轉送。房間內騰出了許多空間,對未來選擇道路逐漸清晰,欲從事與''療癒、健康、藝術、芳療調香''等領域工作。
Thumbnail
美好 整理 照見最好的自己 回首此次整理已經過三周,正式邁入收尾階段,許多目前無法支持自己的衣物和收納盒,回收或轉送。房間內騰出了許多空間,對未來選擇道路逐漸清晰,欲從事與''療癒、健康、藝術、芳療調香''等領域工作。
Thumbnail
剛剛跳脫的原因為何
Thumbnail
剛剛跳脫的原因為何
Thumbnail
資料整理是職場上的重要技能,也是一大挑戰! 透過專案管理的手法建立一套有效的資料管理系統,進而提升工作效率並獲得成功。
Thumbnail
資料整理是職場上的重要技能,也是一大挑戰! 透過專案管理的手法建立一套有效的資料管理系統,進而提升工作效率並獲得成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