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5日星期二,計畫開始每個月專為付費會員寫作的第一篇,就以多巴胺姑娘₯來開場。這篇科普是基於2025年的神經科學研究,其中探討多巴胺水準如何釋放潛在的創造力關係,通過在整個創作週期中的多巴胺內在驅動力所喚醒沉睡的七個創意繆斯。
奇妙的神經科學悖論,「多巴胺創意」揭示了當我們的身體穿越時間歷經不可避免的衰敗時,心靈卻能藉由多巴胺找到一種奇異而明亮的自由。在這裡,科學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大腦地圖,它不斷變化的脈絡和神經遞質的化學作用。而藝術則向我們展現了一幅靈魂地圖,在多巴胺水準被重塑的大腦世界中,找到創意的聲音。
過去的研究曾強調多巴胺療法以及其他因素如何提高帕金森氏症患者(PD)的創造性動機和藝術產出。儘管PD與認知障礙和流利度與原創性的降低有關,但接受較高每日劑量的多巴胺能藥物患者往往表現出更大的原創性。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沒有多巴胺治療的情況下,在其他神經系統疾病患者中也觀察到類似的藝術增強,如額顳葉失智、額顳葉變性、路易體失智和皮質基底節變性等。那麼多巴胺水準和大腦變化結構以及心理狀態/人格特徵的變化,如何實現創作潛力,成為神經科學家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