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刺療法不可拍針一事,是我從他人聽聞到的。該前輩對於身體變化較為敏感,他認為拍針完之後無論是對於病人或是醫者自身,都會造成傷害。
我對於該前輩描述的身體變化未能體會,但是從我自己的經驗與思考而言,確實也是認為不拍針的療效比較好。
拍針的問題在於太快速的進針,導致身體各層次對於異物的侵入,未能給予充分的反應時間,本該起到治療與協助的效果,變成一種外來侵害,身體要花上約20分鐘重新校正各個層次,最後才能適應針具的存在,這是我認為為何有些針灸師強調針刺要留針20分鐘以上才能有效的根本原因。拍針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病人怕痛的關係,所以才會用快速進針的方式,來減輕針刺進皮層的疼痛。但是針刺療法為何會起效。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針具物理性的刺激神經,導致神經反應,而有後續的調理效果。而皮層就是神經最為密集的一層,針刺容易會痛,會痛,調節的反應就會大,療效才會明顯。並非說針灸就一定要劇痛,但是少了皮層的痛與神經調節的效果,療效會因此打折扣,有些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