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教育實習-實習老師生存指南-高中國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1 分鐘

#實習老師也想當怪物新人~!關於轉生回到高中的我站上講台那回事(在鬧什麼)

第一次在方格子上寫文章,送給努力完成實習的我,以及即將開始實習的各位實習老師們。本文會以極度詳(ㄌㄨㄛ)盡(ㄙㄨㄛ)的「高中」「國文科」半年實習老師的見聞、思考來做分享,歡迎其他教育階段、其他科別的朋友走過路過當作看看,也懇請前輩教師不吝闡發對實習老師的期許。本文篇幅微長,會分成五大點講我經過半年實習後,回頭看哪些事情很重要、哪些事可以做得更好之類的觀點。讀者可以運用左側目錄欄快速檢索,閱覽更方便喔(全文8000+字)。

(如果喜歡我的想法,不妨在留言區分享高見,我會感到非常榮幸的!)

在此提醒各位準實習老師,考過教檢是第一要務,沒過後面的都不用看。真的不幸沒考過教檢,還是要好好打電話去向實習單位致歉,表明無法來實習喔。


一、前言

  • 自我介紹(本文以什麼角度出發、適合什麼樣的人)
    在開始分享之前,簡單講一下我個人有哪些tag,方便讀者評估自己需不需要參考我的想法。我是師範大學系列的其中一所國文系畢業,勉強還算是能讀書的類型,大學修課技能樹通通拿去點文學類(不推薦),並且算是70%確定自己想走國文教學這條路線。在大學的各種小圈圈裡面屬於那種會做做系活、但又不太愛跑社交場的半E半I咖。
    因此,如果你也是「因為想當厲害的國文老師而去實習」、「成績算還行但知道自己有哪些弱項」、「除了用功念書之外還有一些額外探索經驗值」的人類,並且你想在半年實習內「變強」、「變專業」、「被讚美」等,這篇文的觀點或許適合你。但如果只是為了教育實習而實習的話,這篇太hardcore了拜託你不要逼自己照做XD
  • 已有資源&本文重點
    之所以會想寫這篇文,一部分是想回報我的無私分享的老師,希望自己也能在分享資訊這方面盡一份心力。另一部分,是因為自己開始實習的時候有一些技術上的迷惘,不知道如何開始這趟旅程,搜了網路上的文章,大多是國中小階段的實習老師經驗分享;或是範圍比較統合的,適用所有實習老師的一些常規禮貌、心法類的文章。這類型的文章搜尋狄卡、翻轉教育都有很多基本提醒,可以自行做一些簡單的筆記。
    (另外,ptt studyteacher有很多資源,沒事可以加減看一下。)

    一年後的現在,在網路上重新搜尋,我覺得還是沒辦法完全解決當初的我的疑惑。總之,本文會稍微針對「在高中進行國文科實習」這件事的「技術」面多加著墨。

二、目標(搞清楚自己為何來實習=演練當一個老師會有的生活)

以108課綱「以終為始」的精神來講,就是請你先確定你想在半年實習當中得到什麼。是「想平安順利拿到教師證」?還是「還在探索職涯,總之先來看看」?還是「已經確定要當老師,想要踏穩起步」?先認識自己想要什麼,其實是最重要的任務。否則面對日漸繁忙的生活,你會懷疑你的存在意義,應該會不太舒適。確立目標之後,半年實習這段期間,你可以看到/了解這些關於教師職涯的大小事:

  • 認識職業
    首先就是「當老師」這份工作到底跟你想像中的「當老師」一不一樣。師範系列大學通常在大四會安排短期的集中實習,如果還不確定自己想去哪個教育階段,很推薦安排短期跟半年去體驗不同的地方。在實習期間你會需要練習如何高效率、高精度的備課,在教學/導務/行政工作之間交叉運轉,記住不同班級的學生……等,也就是讓實習老師在指導老師的保護傘下,練習當一個真的老師。如果老師這個職業在做的「工作」你不排斥且做得稱手,甚至喜歡,那這條路有很大機率適合你。
  • 認識職場
    再來就是「當老師」的生活是否符合你的需求。包括上下班作習、休息時間的運用方式、「穩定且持續學習」這件事你有沒有辦法堅持三十年、有沒有辦法跟成分穩定度很高的同事相處三十年、薪水、工作制度的cp值等,都屬於職業環境評估的一部分。
    老師之間常常有人愛講「教育圈很小」,這是真的,到處都可能有OO認識XX然後XX覺得你怎麼樣欸這種事。不過請記得,教育圈很小,但外面的世界更大,如果實習過後發現真的不喜歡教職環境,及時止損,盡早轉向投資也很重要。
  • 認識自己
    最後這點需要花多久都因人而異,不過誠心建議實習老師們用心自我覺察,不管是對工作邏輯也好、職涯探索也好,以後設思考的角度自我審視,如果能在實習階段得到「我要花多久時間解決OO問題?」「我如何逼自己開機?」「怎麼在這個工作中保持能量?」等諸如此類問題的答案,勢必也是一番自我成長。

    總之,「教育實習」這件事,是在「練習當老師」的過程中,建立一個社會新鮮人的職場認知框架,培養個人專業思維及解決問題能力的絕佳機會。

三、實習前準備(含八月)

通常八月不會有太繁重的工作,正式上軌道基本就是將近開學的時候,故假期間要做什麼我一併算進實習「前」的準備。這段期間大部分人會認真讀書,不過該讀什麼?做什麼?利用得當的話,開學第一個月的你就能駕輕就熟地面對教學。

  • 知能準備
    我一直記得集中實習的時候,學校幫我們找的指導老師,是一個頗有武俠小說裡面師傅模樣的老師。師傅每天用一副菸嗓腔的超流利台語,腆著一個大肚子,跟我們這幾個大學生反覆叮嚀「教材你一定愛熟」(請自行想像語音)。同樣的話推薦給準實習老師們,教材掌握度低,就像想打降龍十八掌,但連蹲馬步都蹲不穩一樣,根本沒辦法談「如何教」乃至「如何教得好」的問題。

    八月是熟讀教材的好時機,我自己習慣在學生版的白課本上用鉛筆先做一輪備課記錄,看自己在「不依賴備課用書」的前提下能抓多少重點、能不能想到什麼地方應該寫什麼知識點……等,自己筆記過一輪之後,再看備課用書的建議做補充跟修正。不過,可以從這個階段就慢慢培養自己,獨立於備課用書的專業思維,若自己做的統整與備課用書的講法有出入,先想想可能有哪些原因 ?並在未來上到該課次的時候,吸收指導老師的講法,與指導老師交換意見,或許會有更多啟發。

    熟悉教材之餘,若這段期間已經取得學校行事曆,可以試著想像看看:「如果是我,我會如何安排整學期的課程進度表?」這個問題除了讓自己對單元比重稍微有一點手感以外,也可以刺激自己進一步追問自己:「這單元排了O節,O節課各要做什麼事?」稍加記錄自己在課程設計的思考。並且有餘裕的話,把近三年的學測試題印出來寫熟,對課程脈絡的掌握度也有幫助。

    總之,要培養自己身為專業教師的獨立性,先從基本功練起。暑假的每一天幫自己排定一個小任務(如:做第X課國學常識補充筆記/整理第X課寫作手法……等),暑假能把上學期要上的內容能準備多少是多少。但也不用給自己太大壓力,認為一定要生出十二課完整教案之類的,因為你在真正上課之後也會有思考上的進化,回頭看自己暑假的筆記也會覺得自己以前很笨XD,故主要任務還是放在「熟稔教材」就好。
  • 習慣養成
    其次是暑假期間工作量相對會比較少,以「成為社會人」的角度審視自己的公/私領域平衡。強烈推薦三個對工作非常有幫助的習慣:

    第一是個人行事曆。紙本或電子隨個人習慣,排出「OO事件在O月O號前要完成,所以O月O號一校、O月O號二校」,並且一定會有複數個事件疊火車,因此事件之間必須交叉調整、提前完成……等。把行事曆寫清楚的習慣,可以有效避免忘事及火燒屁股的困擾,並有助於檢討自己對每件事所需時長的評估,進而提升對自己工作效率的掌握度。

    第二是電腦工具熟用。如果你像我一樣大學期間就因為系活,經常操作簡報、文書檔、統計表之類的工具,這部分鐵定難不倒你。但如果你只會用滑鼠點,不會用快捷鍵、打字速度還是二隻食指、excel的功能還是普通表格不會寫公式……等,建議在暑假期間去看一些網路上免費電腦技能教學,做一些簡單的筆記,重溫一下國小電腦課的打字測驗,總之讓這種技術性的問題占用你越少時間越好。否則文書檔案堆起來的時候會很想哭。

    第三是運動習慣。到學期中末忙起來所以中斷也無妨,但強健的體魄有助於維持健康的心智。筆者雖也不是什麼魔鬼身材辣妹,但相信沒有人希望自己工作二十年後變成水桶大叔大媽,更不希望自己的代謝、肌耐力……等落於人後甚至病態。正所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中年的你忙於事業的時候,你會感謝年輕的自己,保養了一副有能力幫你撐著的好身體。

    如果有提前接觸到指導老師,也可以問老師是否有要指派暑假作業,或是提前請教老師對這學期的整體規劃等。總之,讓自己成為社會人的第一個暑假是充實的,自己心裡也會很有成就感。

四、方法

開學以後就如前述,你會有教學、導務、行政三大主線要忙,並且還要兼顧實習的作業等。以下分項分享我會如何把這幾項工作做好:

  • 教學
    雖然每個人實習階段最重要的任務,一定都是落在十一、二月左右的「教學演示」,但前面基礎打好,這一關基本不會有太大問題,認真準備且態度良好,應該不會有指導老師不讓自己實習生過啦,本文就不寫教學演示了。但何謂「基礎打好」跟「態度良好」,就要從觀課的環節講起(也是我聽了別人的實習鬼故事,才知道原來不是每個人都有基本sense嗎(汗顏))

    這部分會著重在如何把觀課營養最大化。早期我在觀課的時候做的筆記,跟學生在課本上寫的筆記相近,但後來發現「記錄知識」的價值太低,應該找一些可以刺激思考的東西來寫。大原則就是少寫「教什麼」,多寫「怎麼教」。

    首要任務,是絕對不要腦袋空空去上課,不管是基本的,預習這堂課老師要上什麼內容,還是認真的,當作自己要上場般的備課,至少要加減準備一下,確保不把「看書就能學」的東西寫進觀課筆記上。觀課筆記,可以多記錄老師講哪個地方大概會用多久、用什麼問句測驗學生是否學會概念、用什麼例子說明、板書如何配置、學生討論時的狀況跟預期有何落差……等,課後也可以問老師為什麼想到用這個例子、為什麼想強調重點A而非重點B、OO學生的狀況老師怎麼想……諸如此類的問題。有發問,老師才能給你深入的「之所以這樣設計課程」的想法,得到老師的解答之後也試著加以總結或反饋,讓自己保持高強度學習的狀態。

    有機會的話,也可以多找機會看看其他老師的課。不過最好透過指導老師接洽,或確認指導老師願意讓你去問哪位老師,免於師生之間不信任的尷尬。觀其他老師上課的最大好處是,可以接收不同的教學風格或重點呈現。像是我實習期間有一天看了二個老師上鴻門宴,但二個老師舉的情境、整理的分析就有很大不同,這個過程就有助於實習老師釐清,如何不偏離學科本質的核心,自由表現自己的教學特色,體會教學「沒有標準答案」的那部分,並解除自己對備課用書的權威信仰。

    最後提一下基本禮節。我因為跟指導老師都在行政處室的關係,都會一起走到教室,所以到教室後跟老師一起坐下我覺得沒差。但如果去觀別的老師的課,最好前一節下課去找老師,或是事前打過招呼,要在觀課地點集合的話,請站在觀課位上等老師,老師示意你坐下或老師坐下再坐。觀課途中盡可能避免拿起手機,以免觀感不佳。課後主動到教室外等老師,向老師今天的分享致謝,有什麼感想或疑問也可以在這個環節交流。
  • 導師
    因為我剛好接到沒有教的導班,跟學生的交流除了每周班會,剩下就是自己創造的時間,所以這部分我能分享的比較有限。我認為導師實習的最低標準是「至少不要讓學生覺得實習老師只是來打混的」,因此要給自己設定諸如「在O月前記住多少人名」、「每天都要跟導班學生互動到」、「每周跟導師討論一件在班上觀察到的事」等,有心的話這些事都做好,就是一個合格的實習導師了。

    我個人的方法是利用掃地時間跟午休前觀察學生,在沒有真導師在場的情況下,學生有可能忽視你的指令,所以這也是一個磨練自己導師風範的機會。例如個人遇到掃地不愛掃的學生(幾乎到處都會發生的很普遍狀況),我有嘗試過同理心策略、溫柔堅定策略等,但效果最顯著的做法最後是我自己以身作則。這類的體會應該會因人而異,所以還是推薦大家多看多想多嘗試,最後就會得到多經驗多成長。班級當中也會遇到大小不一的事件,例如個別學生向實習老師傾訴煩惱,身為一個導師你如何應對、班級盛行OO風氣但你覺得不太好……等,我認為問題是被「察覺」出來的,發現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能在實習階段多找問題來看導師如何處理,也可以幫未來的自己奠定一些基礎。

    我認為在高中做導師實習,最大的困難是「不知道如何拿捏『給學生自主』跟『放生不管』之間的界線」。高中有很多學生自治活動,但他們對如何做事情其實還沒有成熟的概念,這時候其實很依賴老師告訴他們該如何做。遇到覺得放不下心,好像應該下指導棋,但又怕扼殺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的時刻,不妨跟導師分享,讓導師分享他如何掌握教與不教的界線,說不定可以聽到很多很棒的故事喔。
  • 行政
    不管是固定處室實習,還是輪換處室觀察,通常都不會讓實習生參與核心事務運作(可能涉及責任、學生隱私等的事),大多是庶務與paper work。這些事情可能很簡單,也可能很繁瑣,但大原則就一點:行政的瑣事不要留到明天。當天能完成多少就盡量當天完成。

    一般的行政實習生的話準時完成工作,當辦公室的好後輩,基本上就差不多。但如果有想要增進自己對處室業務的掌握度,可以主動問行政指導「關於現正進行的XX任務,我有什麼可以幫忙做的嗎」,或是「關於XX業務,我們OO組在其中是以什麼角色進行呢」等問題,選在長官沒有在焦頭爛額的時候問,通常也都能學到很多學校行政事務運作的大邏輯。

    也提一下個人的辦公室禮節,集中實習的時候學的。如果我是第一個下班的晚輩,我會跟行政指導詢問「今天是否還有事情可以讓我幫忙」,通常懂職場語言的長官就知道你是在問他可不可以下班。如果在這個環節接到任務,一樣奉行今日事今日畢大原則,因為通常下班了還派任務,代表處室可能真的很忙,身為晚輩擔待一下也是禮貌。

    不過,也有機率遇到有毒的行政工作環境,如果覺得行政的要求超出你的負荷,可以試著跟指導老師協調,或是詢問單位內的助理、協行等輩分跟你接近的人,再看狀況決定要如何處理。然後幾乎每所學校都會遇到找實習老師來假日加班(假日學校辦活動需要人手的場合),也不一定每所學校都有給加班費(像我有遇到有單位認真幫我們算加班費、保險;也有單位叫我們來加班結果換算下來時薪不到一百塊的==只好說自己歡喜做甘願收)。假日支援的場合就自行斟酌職場倫理跟當下個人業務量,真的無法負擔的話誠實說那天有事情就好,千萬不要以「賺加班費」為動機來支援,錢只是學習過程中的小bonus,別忘了你的身分是實習生,對校方而言您就是來學習的,想學就不要想錢,對心態會比較健康。
  • 作業
    要交上實習平台的作業,不外乎是大部分人都會覺得很無聊的官腔式文書作業。每所學校指定要交的東西不太一樣,請自行確認自己的師培學校指定哪些檔案必交,不要看著實習同事在做就傻傻跟著做啊QQ
    這種枯燥乏味成長能量又低的事,能越快解決越好,所以盡可能幫自己平均分配,幾月要做哪幾個檔案,並快刀斬亂麻,確實解決任務。拖到最後再做也不是不行,但當你看到其他演示完走路有風、無事一身輕的同事,再看看作業平台的一堆紅燈,你會想哭。

實習是每個老師進入教育職場的「新人」階段,如何當職場中那個「讓前輩好想把全部經驗都分享給你的新人」,培養自己「回饋」→「回饋別人的回饋」→「回饋別人回饋的回饋」的循環(by我的實習同事)是很重要的,主動把實作狀況或現階段理解拿去請教前輩意見,保持有禮貌的態度,並積極從發問跟犯錯中得到前輩指點,我覺得是成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五、心法

終於來到最後一大點啦讀者大人辛苦你了!實務面的處理方法結束後,我想還是不免俗要提一下,用什麼心態看待自己跟實習這件事,可以讓實習這件事更輕鬆愉快。

  • 職業心態
    首先是開始將自己當成一個真正的老師。我想很多人選擇回母校實習,偶爾會有一些場景跟學生時代的自己重疊,於是就不自覺想代回十幾歲的角色。我知道這很困難,即使我沒回母校也偶爾有這種時刻,不過心態轉變本來就不是一蹴可及,只要有意識地提醒自己,自己已經是一個教育場所內負有責任的大人,自然會開始成長出一些成熟的面貌。

    再來是分清楚事件的重要性。每個職場一定都會有耗時間但不重要的破任務,可以善用四象限分類法,把「重要且緊急、重要但不緊急、緊急但不重要、不重要且不緊急」的事件分類後,在每天一坐到辦公位上時,盤點自己今天的任務目標,再著手執行。並且千萬不要每件事都全心全力處理,可以讓團隊一起完成的事就請信任團隊、只要「有做」就好的事情就不要吹毛求疵,最重要的是評估「什麼任務能幫我帶來真正的專業成長?」,把最大心力投注在這類任務上比較重要。

    最後是原諒狀態不好的自己。本來課堂上的呈現結果,就會受到很多變因影響,如老師自己剛好口條卡住、上課時間在第一節/吃飯前/午休後/放學前(怎麼佔了一天的一半救命喔)、班級學生組成成份、當天班級氣氛……等,都會讓課堂的樣子出現落差,而且每個老師教學生涯中,不可能每堂課參與度都是100%的。因此,若遇當天課堂參與度低、講述表現差,好好檢討問題點、確定哪些東西漏掉,明天講好,這樣就好,不必過於自責。狀態不好,很正常,每個人都會遇到,但能怎麼把自己調整回來,裨補缺漏,才是真正強大的老師要練習的。
  • 發問技術
    上一點在講做事方法的時候,有提到多問才有多學這回事。比較簡單的確認自己是否學會的問題,可以用「謝謝老師剛才的分享,對於這個概念我可以理解成OOOOOO,不曉得對不對?」的問句,讓你自己迅速用幾句話總結剛才學到的知識,也讓老師可以檢驗你的理解是否有誤。

    不過,有時難免遇到大腦開不了機、自己也處在知識盲區內的狀況,很常有「不知道有什麼可以問」的窘境。這時候有一招「偷吃步」,就是把你對這個事件的筆記丟給AI(注意,請不要用老師給你的檔案,尊重他人智慧財產,用你自己的筆記,很重要),請AI用你的筆記出幾個不同層次的問題,測驗你是否已經學會老師分享的這個概念。正常來說因為筆記是你自己做的,所以理論上你應該要答得出來;但AI問的問題讓你發現你沒懂的時候,就是你可以拿去問老師的問題。這時候也不要直接用AI問你的問句,請自我反思之所以不理解的點,有脈絡地陳述你的問題給老師,也有助於老師調整他對你講述的方式,促進教學相長。
  • 與人相處
    終於來到人際互動的環節了。整體來說,我待的實習學校幾乎所有人都用很友善、很溫暖的方式對待他人,我也很幸運得到一群非常好的實習夥伴。那麼,應該怎麼做才可以很順利融入新職場呢?

    對我來說,只要保持「基本對人的禮貌」就好,不用刻意把自己造作成什麼樣子,平時在大學如何跟人相處,到職場就保持你的待人態度即可(除非你大學時期待人風評不佳)。你剛來,別人也剛認識你,對所有人而言這學期都是新的開始,如果很擔心無法融入群體,不妨找個大E人抱大腿(?),或趁午餐時間,像集章活動一樣收集跟不同實習夥伴吃飯聊天,自然就會發展你的職場關係圖。不用特別期待把實習遇到的人都變成朋友,如果過了半年,你們只是同事,那才叫正常。真正可以變成朋友的人需要一點機緣、需要人格特質契合等要素,真的交到知心好友,那是非常幸運,請好好珍惜!

  • 小結、後記
    以上就是實習完的我對於半年教育實習該做到哪些事的想法。一點點後話,如果希望自己在實習過後馬上迎來的教甄季不要被爆電的話,教學演示完就要盡可能備課,至少二冊,最好四冊甚至五冊。並且有機會的話,找實習同事一起練試教,並有禮貌請可信任的老師前輩來幫忙看、給建議(在不造成經濟負擔的前提下可以準備小點心當回禮),會對未來的求職考試有很大的幫助。

    成為一個新手教師,犯錯一定不可避免,但實習期間犯過的錯,就是幫自己未來避掉的雷。雖然犯錯的感受跟後果都很不好,但在難得的有別的老師保護下,你可以勇敢提出自己的構想,徵詢建議後努力去做,把自己當成主動的主體,在「試錯」中成長。保持自己誠心學習、用心實踐的態度。實習,可以是讓一個老師決心投身教學的契機,也可能是嚇跑一個老師的轉折。祝福看到這裡的所有準實習/正在實習的老師,都能順利在實習過程中,找到自己要的答案。

    (歡迎留心、留言、分享/如果喜歡我的想法可以留言鼓勵我我會很高興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實央的五四三二一
0會員
1內容數
暫時想不到有什麼更好的名字,於是用我在打電動的時候的常用名。這邊應該會分享我做過的事的體驗,歡迎走走來看看(?)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本來想等確定新學年服務單位後再來回顧,但因為一些因素,拖到七月底還只能先底定。最後決定趁現在還能悠哉享受過渡期(?)趕緊把這一學年課務相關的心得好好整理面對。 這學年我的教職是從10月底退伍後才開始算起,到考季差不多半年,就算全職當考生,存款也能負擔這段時間,所以原本沒打算找兼課,直到快開學前接到
Thumbnail
本來想等確定新學年服務單位後再來回顧,但因為一些因素,拖到七月底還只能先底定。最後決定趁現在還能悠哉享受過渡期(?)趕緊把這一學年課務相關的心得好好整理面對。 這學年我的教職是從10月底退伍後才開始算起,到考季差不多半年,就算全職當考生,存款也能負擔這段時間,所以原本沒打算找兼課,直到快開學前接到
Thumbnail
35年後再與大學生一起上課。
Thumbnail
35年後再與大學生一起上課。
Thumbnail
經驗分享教學心得,從高中文學到華語教學,面對不同年齡、背景的學生,教學策略大不同。分享教學重點和融入遊戲的方式,並保持學生學習興趣。下週總複習即將來臨,期待進一步分享!
Thumbnail
經驗分享教學心得,從高中文學到華語教學,面對不同年齡、背景的學生,教學策略大不同。分享教學重點和融入遊戲的方式,並保持學生學習興趣。下週總複習即將來臨,期待進一步分享!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我轉換工作後的第一份工作的心路歷程,包括了環境的陌生感、與老闆的相處、上班壓力與薪資討論等等。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我轉換工作後的第一份工作的心路歷程,包括了環境的陌生感、與老闆的相處、上班壓力與薪資討論等等。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跟隨老師轉變職場的心情抒發,分享了作者在調整課程和工作安排中的困難與感受。本文充滿個人情感,並表達了對未來教育事業的美好期許。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跟隨老師轉變職場的心情抒發,分享了作者在調整課程和工作安排中的困難與感受。本文充滿個人情感,並表達了對未來教育事業的美好期許。
Thumbnail
【 好學、自學、共學 】 我常常說,上大學後才是我學習的開始。在中央英文系,我們需要閱讀大量文本、大量對話、大量反思和輸出,我從來沒想過,這樣的課堂風景能在數學課發生!
Thumbnail
【 好學、自學、共學 】 我常常說,上大學後才是我學習的開始。在中央英文系,我們需要閱讀大量文本、大量對話、大量反思和輸出,我從來沒想過,這樣的課堂風景能在數學課發生!
Thumbnail
【免責聲明】 以下做法與言論僅代表個人經驗,本人的做法、想法、情緒與反思僅代表個人行為,不代表學校立場,也不代表全國體育班以及該校體育班,更不代表師資培育機構與實習機構,本人行為僅屬個人做法,本人也已從該校離職,與學生毫無師生關係。
Thumbnail
【免責聲明】 以下做法與言論僅代表個人經驗,本人的做法、想法、情緒與反思僅代表個人行為,不代表學校立場,也不代表全國體育班以及該校體育班,更不代表師資培育機構與實習機構,本人行為僅屬個人做法,本人也已從該校離職,與學生毫無師生關係。
Thumbnail
這幾天聽到些許消息,有些老師想要先休息一下。   尤其是去年開那麼多缺,如果考上離家遠的縣市,想考回來的,絕對想把握今年的機會,趁還有缺額的時候。   剛上岸不到一年的我們,其實好用力好用力啊。   平時的備課,還有班級經營的掌握,還得面對家長,與同事交際,跟行政相互配合,還得研習、進修
Thumbnail
這幾天聽到些許消息,有些老師想要先休息一下。   尤其是去年開那麼多缺,如果考上離家遠的縣市,想考回來的,絕對想把握今年的機會,趁還有缺額的時候。   剛上岸不到一年的我們,其實好用力好用力啊。   平時的備課,還有班級經營的掌握,還得面對家長,與同事交際,跟行政相互配合,還得研習、進修
Thumbnail
現實記異篇下 紀錄在冊,準備關帳結算前30年。
Thumbnail
現實記異篇下 紀錄在冊,準備關帳結算前30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